深藍汽車,最近可真是在汽車圈“出盡了風頭”,只不過,這風頭可不是什么好名聲,而是一連串讓人瞠目結舌的 “迷之操作”,一次次挑戰著大眾的底線。
先來說說那讓人笑掉大牙的“員工購車可離職兩個月” 言論。車企員工購車優惠本不算稀奇事,可這 “離職旅行” 的噱頭,實在是荒誕至極。在如今就業形勢嚴峻的大環境下,這一政策被網友們無情地嘲諷為 “賣車 + 裁員” 的低劣營銷手段。雖說 CEO 鄧承浩后來急忙解釋,可這一鬧劇已然讓深藍汽車的形象在大眾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成為了網友們茶余飯后的笑料。
這事兒熱度還沒消下去,深藍汽車又干出了車機強制投放開機廣告這等“壯舉”。5 月 27 日,大量深藍老車主一覺醒來,啟動愛車,本應是熟悉的車機界面,卻被一則醒目的廣告強行霸占。“感恩 48 萬深藍車主信任,現面向首任車主發放 10000 萬元 S09 購車券”,這看似 “感恩” 的文案,背后卻是對車主們深深的不尊重。車主們花錢買的車,憑什么車機成了車企隨意投放廣告的 “自留地”?
從銷量數據來看,深藍汽車的處境確實有些尷尬。乘聯會數據顯示,2025 年 4 月深藍汽車交付量為 20138 輛,環比微跌 0.02%。雖說同比有增長,但在新能源市場整體高歌猛進的當下,這樣的成績顯然難以讓人滿意,市場份額也正遭受著嚴重的擠壓。也許正是在這種銷量壓力下,深藍汽車慌了神,病急亂投醫,想出了車機強制推廣告這種 “損招”,妄圖通過精準觸達老用戶,刺激新款深藍 S09 的銷量。
可他們似乎忘了,用戶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這種未經車主同意、無視用戶權益的行為,已然觸碰了法律的紅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未經當事人同意或請求,不得向其交通工具發送廣告。深藍汽車此舉,無疑是在法律邊緣瘋狂試探。不僅如此,駕駛過程中突然彈出的全屏廣告,嚴重分散駕駛員注意力,給行車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車企為了眼前的利益,竟將用戶的生命安全置于不顧,實在是令人發指。
看看網友們的反應,就能知道深藍汽車這次的行為有多招人嫌。微博、論壇等社交平臺上,車主們的吐槽和憤怒如潮水般涌來。“吃相太難看”“消費用戶信任”“再也不買深藍” 等負面評論鋪天蓋地。深藍汽車的品牌形象,在這一波操作下,可謂是碎了一地。更有甚者,一些潛在用戶原本對深藍汽車還有些興趣,經過這事兒,直接將其從購車清單中劃掉,“車機廣告” 成了他們心中的購車 “雷區”。
再回顧一下深藍汽車過往的表現,頻繁降價背刺老車主,車機芯片與宣傳不符等問題早已讓車主們怨聲載道。如今又加上這強制廣告事件,真是“舊傷未愈,又添新疤”。深藍汽車啊,在你急于追求銷量、渴望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的時候,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已經突破了底線?是否真正把用戶的權益和安全放在了心上?新能源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不是廣告彈窗,而是真誠與尊重。與其在車主車機上“薅羊毛”,不如先學會把消費者當“自己人”——畢竟,誰愿意花錢買輛“廣告車”還受氣呢?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系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法律顧問
北京市煒衡(福州)律師事務所 賴成龍律師
官方網站
www.51qc.com
15960183947 黃主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