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甘肅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甘肅大劇院隆重召開。大會表彰了近年來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勞動者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副所長王勝義研究員榮獲“甘肅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王勝義,中共黨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獸用天然藥物與抗生素替代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從事幼畜腹瀉病防控中獸藥新藥開發和牛羊微量元素代謝病研究,對牛羊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和牛羊疾病的綠色防控做出了突出貢獻。曾先后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獲國家新獸藥證書3項;發表論文73篇,參編著作8部,授權發明專利17項;以第1完成人獲甘肅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甘肅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蘭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甘肅省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1項;參與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1項、甘肅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甘肅省專利獎二等獎1項;2019年被中國獸醫協會評為“十大杰出獸醫”。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用科研成果守護養殖健康
牛羊微量元素營養代謝病具有慢性、隱蔽性、消耗性、發病率高和呈地方流行性的特點,嚴重影響牛羊的生產性能、綜合效益。面對牛羊微量元素代謝病給畜牧養殖業帶來的嚴重威脅,王勝義同志深入牛羊主要養殖區,調查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土壤、牧草樣品中微量元素的變化,進行分析,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動物和不同生長階段對微量元素需要量的差異,提出牛羊微量元素代謝病精準防控策略,破解了牛羊微量元素代謝病防治難題,提高牛羊生產性能和肉品品質,有效地降低了微量元素代謝病及其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促進了牛羊養殖業健康發展。
榮譽背后的堅守:永不停歇的創新之路
“獸藥研究不是實驗室的盆景,得是能真正解決問題的處方。”牛羊腹瀉病嚴重影響牛羊養殖業健康發展,缺乏有效防治藥物,治療以化藥或抗生素為主,存在著過度依賴抗生素、過量或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增加病原菌耐藥性的風險,引起公共食品安全問題。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性和抗生素減量化示范應用是我國目前非常重視的工作。王勝義同志緊跟國家戰略需要,面對牛羊幼畜腹瀉治療中抗生素的依賴性和濫用現象頻發的問題,依據中獸醫辨證施治理論和中藥現代研究新技術,通過藥效學、藥理毒理學、藥物分析學和臨床治療學等試驗,針對犢牛濕熱型、虛寒型腹瀉和羔羊痢疾,科學組方,研制出防治幼畜腹瀉系列高效中獸藥新藥,大大提高了相關疾病的治愈率,有效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王勝義研究員用實踐詮釋著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用在養殖戶,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這是當代科研人的使命,也是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的最好注解。
來源:中國農科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
資源對接,合作交流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贊”和“在看”
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