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強化應對突發地震災害的自護自救能力,青大附中天山校區與燕兒島校區于本月開展了地震逃生應急演練活動。本次演練以“科學避險、有序疏散”為主題,通過模擬地震突發場景,檢驗校園應急預案實效性,錘煉師生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夯實校園安全工作基礎。
演練總指揮通過校園廣播系統發布地震警報。伴隨急促的警報聲,教學樓內瞬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任課教師立即停止授課,指揮學生采取“伏地、遮擋、手抓牢”避險動作——迅速鉆入課桌下方,用書包或書本護住頭部,蜷縮身體緊靠承重墻;走廊安全員立即到位,在樓道轉角處形成人墻防護。
主震暫停間隙,疏散指令隨即下達。全體教職工按照預案分工,分層包干引導疏散:低樓層班級優先撤離,高樓層班級有序壓陣,形成“錯時、分梯、控速”的疏散流線。師生們沿預定逃生路線快速轉移,過程中自覺做到“三不兩要”——不推擠、不逆行、不中途滯留,要手扶欄桿、要觀察腳下。天山校區師生在2分54秒內完成集結,燕兒島校區師生用時3分30秒抵達應急避難場所,各班清點人數均實現“零遺漏”。
演練總結環節,學管處主任范芹、大隊輔導員宋鵬作現場點評,特別指出:此次演練首次采用“雙震相”模擬設計,即“主震避險—余震疏散”兩階段處置,更貼近真實地震場景;師生在突發情況下展現出的冷靜判斷力和規范執行力值得肯定,但同時也暴露出學生重視程度不夠,疏散過程嬉笑、講話,速度緩慢;個別學生避險姿勢不規范,和火災逃生的避險姿勢相混淆;有的班級組織站隊慢且紀律渙散等問題。針對短板,學校將完善“班級安全員輪值制”“疏散通道動態標識系統”等創新舉措。
青大附中始終將生命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學,除每月常規演練外,定期邀請藍天救援隊進校開展專題培訓。此次地震逃生演練的成功舉行,不僅檢驗了“班級—樓層—校區”三級應急體系的協同效能,更通過實景化演練讓“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未來,學校將持續優化“演練—復盤—改進”閉環管理機制,為師生構筑堅實的校園安全屏障。
撰搞:張鵬
攝影:姜鵬 王鑫
編輯:姜鵬
審閱:彭念東 周元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