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見你就笑》為觀眾輸送源源不斷的“輕解壓”能量的同時,也在探索劇綜聯動的新路徑中,展現出為多元劇集高效賦能的強大潛力,試圖成為一個跨越平臺界限的劇宣優選地。
文|黎河
《一見你就笑》第七期的“滑溜溜足球賽”上,王安宇在濕滑的地面上屢屢摔得人仰馬翻,卻依舊掙扎爬起,高喊著“我很全能!”的宣言,這充滿反差萌的爆笑一幕,便足以點亮一個疲憊周三的期待感。
正是這樣一檔被譽為“快樂補給站”的節目,總能精準地在周中為觀眾輸送活力:從首期《濾鏡》宣傳時檀健次與李蘭迪因游戲互動而意外“苦命”吃蛋糕的表情包刷屏,到第六期《樹下有片紅房子》“天河小分隊”重聚時翟瀟聞被楊肸子wink“釣成翹嘴”的害羞瞬間……這些鮮活的片段,如同散落在社交媒體上的快樂火花,共同構筑了其獨特魅力。由騰訊視頻推出的首檔影劇綜通告年番綜藝節目《一見你就笑》究竟是如何在看似輕松的表象下,精準拿捏觀眾笑點,并為劇集宣傳提供一種高效且充滿人情味的行業思路?
行走的“梗”制造機,
“笑能團”構筑快樂基石
構建一個充滿默契與活力的“熟人局”,更能持續生產快樂能量。
在常駐嘉賓的構成上,楊迪,這位被譽為“內娛綜藝水印”的控場大師,憑借其穩如泰山的節奏把握和快如閃電的即時反應,為節目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快樂輸出基本盤。他總能巧妙地接住每一個拋來的梗,并將其轉化為意想不到的笑料,例如在第七期“抱團取暖”蓋被子游戲中,面對屢屢“不聽話”、仿佛“長了魂一樣”自行飄走的被子,他不僅與楊超越絞盡腦汁合力開發出各種令人捧腹的“怪招”試圖“馴服”它,更在一次次嘗試與失敗中貢獻了諸多神級表情與精準吐槽,將簡單的道具互動演繹成一場充滿戲劇張力的喜劇表演,充分展現其深厚的綜藝功底與將萬物綜藝化的能力。
而鬼馬少女楊超越,則以其毫無偶像包袱的真實與活力,成為團隊中一抹亮色。她與徐志勝之間“邪門CP感”的意外碰撞,常常在不經意間戳中觀眾笑點,比如兩人互相涂口紅時的“中毒”妝效,或是楊超越模仿《雁回時》經典片段時的“反串”演繹,都讓人忍俊不禁——這種“豁得出去”的綜藝精神,使得她能與各類嘉賓迅速打成一片。
更值得注意的是,節目并非一成不變,“笑能團”也在持續注入新鮮血液。第七期中,唐九洲、黃新淳、張顏齊三位“實習生”的加入,便為這個快樂團體帶來了新的化學反應。他們在“蓋被子”環節中,盡管努力嘗試各種“怪招”,卻屢屢上演“大型翻車現場”,貢獻了努力白努力的“無效努力”式搞笑;在“方言猜詞”游戲中,張顏齊快如5G的接梗速度,與唐九洲對楊超越“抽象鼻祖”的精準點評,都展現了新成員融入團隊后所激發出的獨特火花。這些新老成員的搭配,使得“笑能團”的群像感更加豐滿,他們如同一個行走的“梗”制造機與移動的“解壓包”,共同構筑了節目快樂、松弛的基調。
事實上,這份源自“熟人局”的松弛感與信任感,不僅讓“笑能團”內部的化學反應妙趣橫生,更能有效地催化前來宣傳的劇組嘉賓,讓他們迅速卸下防備,融入節目的歡樂氛圍。
當《陷入我們的熱戀》劇組的劉浩存與王安宇到來時,王安宇是“梅開二度,越戰越勇”,在“笑能團”營造的輕松場域中,他依然能自信喊出“我要拿回屬于我的一切”,并與劉浩存一起,在游戲中展現出角色之外的真實與可愛。劉浩存在“腦筋急轉彎”環節中展現出的腦回路,連中三元讓王安宇驚嘆不已,這種“綜藝之神附體”的瞬間,恰恰是松弛狀態下最真實的流露。這種奇妙的“去客場化”氛圍,讓每一位嘉賓都能自在展現,也讓“群像感”成為節目最吸引人的核心魅力之一。
“定制化”的游戲巧思,
驅動劇宣的“場景升級”
為觀眾提供“好笑好玩好看”的解壓體驗很重要,但《一見你就笑》更核心的使命在于為平臺內外紛至沓來的劇集提供一個生動、有效的宣發舞臺。
這種“定制化”的用心,體現在對每一部劇集核心特質的精準捕捉與巧妙轉化上。當宣傳《濾鏡》時,節目組不僅安排全員cos檀健次劇中造型,更別出心裁地邀請真羊駝來到現場,瞬間拉近了綜藝與劇集之間的距離,讓觀眾仿佛一秒穿越回這部腦洞大開的劇集;而《雁回時》與《俠客行不通》兩個古裝劇組同場競技,爭奪“最強牛馬獎杯”的設定,則巧妙呼應了劇集的熱血與中二氣質;當宣傳都市劇《值得愛》時,節目又帶領全員穿越回千禧年代,從Y2K風格的服裝造型到充滿懷舊感的QQ愛BGM,每一處細節都精心設計,力求喚醒特定觀眾群體的年代共鳴與情感連接……
到了最新一期《陷入我們的熱戀》,“定制化”的巧思更是貫穿始終。為了契合劇集的青春校園與甜蜜愛戀主題,節目設置了許多既能展現嘉賓活力又能促進親密互動的游戲。在“抱團取暖”蓋被子游戲中,王安宇與劉浩存首次搭檔便延續了劇集里的默契,輕松拿下高分,兩人相擁而臥的畫面被網友戲稱為“晚安瑪卡巴卡隨地大小睡”,甜蜜氛圍溢出屏幕。
這種“一戲一格”的設計理念,使得劇集宣傳不再是生硬的口播或尷尬的植入,而是化為游戲中的一個眼神、一次互動、一句與劇情相關的調侃,自然而然地融入歡聲笑語之中,讓觀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對劇集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與向往。
尤為值得稱道的是節目在粉絲互動與情感鏈接上的深度挖掘。例如《陷入我們的熱戀》中,“果真許愿”環節便將粉絲的愿望直接搬上熒幕:劉浩存將王安宇畫作小狗,并引用劇中“小狗在搖尾巴,就永遠有人愛他”的臺詞,讓王安宇瞬間嬌羞;兩人更需蒙眼臉頰相貼,猜測頭盔、手套等與劇情緊密相關的道具,每一個互動都精準擊中粉絲“嗑點”。這種讓粉絲的期待直接在舞臺上被偶像“舞起來”的設計,巧妙地將“旁觀者”轉變為“共創者”,使得追劇體驗從單向接收延伸至雙向奔赴的“玩劇”模式。
而備受好評的B舞臺“神秘倉庫”理念,則以其獨特的懸念與互動設計貢獻了諸多高光時刻。例如第二期《雁回時》劇組的陳都靈與辛云來在“神秘倉庫”中互相化妝的環節,便因其反差與趣味而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辛云來細致地為陳都靈打造配合其卷發的“港風”妝容,而陳都靈則為辛云來設計了“偽素顏妝”,兩人面對彼此“杰作”的微妙表情,以及NPC那句“啊~有兩把刷子”的精準調侃,都讓屏幕前的觀眾忍俊不禁。這些看似“失控”的真實瞬間,恰是“神秘倉庫”這一設定的魅力所在,它總能激發嘉賓們意想不到的一面,為節目持續輸出可供反復回味的“名場面”。
超越“即時娛樂”,
“養成式”陪伴沉淀IP長效價值
《一見你就笑》那堪稱“顛覆想象”的后期制作,無疑是其成功俘獲海量年輕觀眾,尤其是Z世代群體的又一“殺手锏”。
節目中的許多爆笑瞬間都被后期制作團隊通過精準的音效(如戲劇性的慢放、加速音)、“奪筍”的花字注解以及富有網感的快節奏剪輯,進行了無限放大與趣味包裝。這種“不顧嘉賓死活”的“癲狂”風格,不僅極大地提升了節目的娛樂性,更為廣大的粉絲群體和內容創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二創”素材,使得節目的熱度能夠持續在社交平臺發酵、傳播。小紅書上諸如“剪輯師眼里沒有工作的繁瑣,只有對藝術的追求”“這節目仿佛每個人都扛著笑料kpi來的”等評價層出不窮,直指其后期制作的“癲狂”與用心。
事實上,當所有這些元素——鮮活有趣的“人”、巧妙融入劇集特質的“局”、以及極具網感的“后期”——有機地匯聚在一起,《一見你就笑》便首先為翹首以盼的劇粉們端上了一席量大管飽、誠意滿滿的“超強售后”與“沉浸式劇宣”盛宴。無論你是鐘情于劇中CP的甜蜜發糖,渴望在戲外捕捉主演間自然流露的化學反應——節目中精心設計的互動總能讓你得償所愿,直呼“嗑到了”;還是偏愛劇組團建時的歡樂氛圍,期待看到演員們卸下角色光環后的真實一面——節目同樣能為你呈現諸多捧腹笑料與溫馨團魂,充分滿足劇粉們“追一部劇,愛一群人”的深層情感需求。
而在此堅實的劇宣內核之外,《一見你就笑》更憑借其純粹的快樂基因,超越了單純的“電子榨菜”屬性,真正成為了一個為廣大都市打工人與學生黨量身打造的周三“情緒加油站”。許多觀眾在社交平臺分享“不允許任何人還沒看過《一見你就笑》”,稱其“要素過多”,感慨“怎么會有這么好笑的綜藝”,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愛,正是對其提供穩定情緒價值的最好證明。
更深一層來看,《一見你就笑》作為一檔“年番綜藝”,其獨特的“養成式”陪伴屬性,正在為其沉淀超越即時娛樂的長效IP價值。觀眾不僅在每周的固定時間里,見證著“笑能團”成員之間化學反應的日益醇厚、新成員融入后產生的奇妙效應,也在一期又一期節目中,陪伴著來自不同劇組、不同平臺的演員們完成他們的宣傳使命。
從《濾鏡》的奇幻浪漫,到《雁回時》的古裝權謀,再到《棋士》的懸疑對弈,乃至《陷入我們的熱戀》的青春悸動,觀眾在歡笑中接收劇集信息,對演員本人也產生了超越角色的認知與情感。這種長線的情感鏈接與集體記憶的構建,是傳統季播綜藝難以企及的獨特優勢,它使得《一見你就笑》不僅僅是一個節目,更像是一個與觀眾共同成長的“快樂社區”。
因此,在劇綜聯動日益成為行業主流趨勢的當下,《一見你就笑》憑借其對平臺資源的有效整合、對用戶心理需求的精準洞察,以及在內容模式上的持續創新與打磨,有力地證明了:即便是在看似“輕量級”的通告綜藝賽道,只要真正回歸“人”的真實魅力與鮮活互動,深耕“內容”的定制化與趣味性表達,摒棄浮夸與套路,同樣能夠打造出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廣泛市場影響力的優質I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