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Defence Security Asia》報道稱,日本的電子戰 (EW) 和雷達專家,已準許前往印度研究霹靂-15E空空導彈的殘骸。身為老牌發達國家日本可不是腦回路驚奇的印度,日本完全擁有逆向研發霹靂-15E的能力,那么霹靂-15E機密會不會就此泄露,霹靂-15被抄襲了咋整?
霹靂-15E被擺上貨架之時,技術泄露就已成為必然,就算印度抄襲又何妨?
印度在印巴邊境附近撿到霹靂-15E空空導彈的殘骸之時,雖然印度做出了霹靂15E導彈的技術水平并不如印度國產的阿斯特拉導彈先進,其技術已經被印度的導彈技術全面超越的表態,但印度如此表態僅僅是為了挽尊。
為了反制霹靂-15E空空導彈,技術底蘊不足的印度必然會選擇尋求俄羅斯或美國的技術支持。此前一連串的案例證明,美國有的,以色列很快就有了,日本、英國、法國稍晚一會也就有了。俄羅斯擁有的裝備很快就會出現在印度、相關的技術很快就會出現在伊朗與朝鮮。
當印度邀請俄羅斯或者美國聯合研究霹靂-15E殘骸之時,霹靂-15E被翻個底朝天被美俄針對性反制就已經成為了必然,各種機密也會被翻來覆去的研究,技術水平接近于霹靂-15E的空空導彈很快就會擴散。
問題是這不是必然的么?允許外銷的武器,用于實戰的武器,必然會遭遇無法避免技術泄密問題。
任何一款武器裝備在被擺上貨架之前,軍售國往往就已經做好了泄密到淋漓盡致的心理準備。俄羅斯和美國是如此,中國同樣是如此。當霹靂-15E被允許出口巴基斯坦之時,霹靂-15E的泄密就已經成為定局,區別僅僅是早晚而已。
巴基斯坦確實是唯一一個中式高端武器使用國,但巴基斯坦也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巴基斯坦將F16看成巴基斯坦最好的飛機,巴基斯坦的親美勢力影響力也非常大。巴基斯坦的霹靂-15E使用方式由巴基斯坦自己決定,在印巴空戰之前,美國就對霹靂-15E有不少了解,該泄露的早就都泄露完了。
況且任何一款武器在被賣給其他國家的時候,真的都已經做好了泄密與被仿制的心理準備。
印度獲得霹靂-15E的殘骸之后,研發反制戰術或者直接仿制的可能都是客觀存在的。只不過關于武器裝備被仿制一事么,美蘇兩國都有很多話要講,這就叫風水輪流轉,今天你被抄啊!論逆向研發誰比得過中國啊?5個印度捆起來的逆向研發能力,他都比不過中國。
1958年9月24日的溫州灣空戰后,中國農民在農田里發現一枚完好的美制AIM-9響尾蛇紅外制導空空彈。技術不足的中國選擇將這枚導彈送往蘇聯,1961年蘇聯以AIM-9為基礎仿制了K-13空空導彈。 蘇聯進行K-13空空導彈的技術轉讓之后,中國在1964年搗鼓出了國產的霹靂-2空空導彈。
1995年中國和俄羅斯簽訂了采購第二批24架蘇-27SK戰斗機,并引進生產線在沈陽生產200架蘇27戰斗機的合同。中國航空業在組裝蘇-27SK的過程中發現這飛機確實不錯,就是雷達差了點,因此利用蘇-27的生產設施制造了升級雷達的殲-11B戰斗機。
由于蘇-27平臺確實不錯,在實現了蘇-27戰斗機的徹底國產化之后,中國陸續研發了殲-11B、殲-11BS、殲-11D等改進型。從烏克蘭獲得T-10K-3號原型機之后研發了殲-15;引進SU-30之后又參考蘇-30搞了配置更加先進的殲-16;
除了機動性之外,殲-15T都要比各種堂表兄弟強
殲-15T戰斗機更是堪稱最好的的側衛系列戰斗機,最好的蘇-27在中國是讓俄羅斯相當破防的一件事。可以說蘇聯解體時那些武器方案全讓中國端走了,每當想到中國海陸空三軍的那些中制俄式武器俄羅斯總是罵罵咧咧的……
俄羅斯總覺得福建艦是烏里揚諾夫斯克的表親
中國軍工現成的答案就擺在眼前,因此印度獲得幾乎完好的霹靂15E空空導彈之后,會如何處理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分別向美俄提供一部分的導彈殘骸,并從兩國獲得技術支持,隨后抄就完事兒了。恐怕在幾年之后就能看到一款怎么看怎么一股子霹靂15味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改進型。
以俄羅斯X-31反艦導為基礎研發的鷹擊-91
問題是被抄襲又如何?武器原產國害怕被抄襲么?1958年的溫州灣空戰中,中國確實是獲得了幾乎完好的響尾蛇空空導彈,但是早在1960年初使用半主動雷達的AIM-9C空空導彈就服役了;1962年改進了紅外系統AIM-9D、AIM-9E就服役了;1968年AIM-9G服役;1970年代初AIM-9H服役,1977年AIM-9L服役……
中蘇的仿制版響尾蛇空空導彈,從仿制到量產的時間美國研發了多款響尾蛇空空導彈的改進型,中國推進蘇-27戰斗機國產化之時,俄羅斯也陸續推出了蘇-30、蘇-30、蘇-34、蘇-35、蘇-35、蘇-35、蘇-37等等一系列的改進型。巴基斯坦琢磨著研發梟龍隱身版的時候,FC-31戰斗機早已被擺上貨架。
就算印度在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國的技術支持之下,逆向研發霹靂-15空空導彈那又如何?巴基斯坦手里的霹靂-15E,不是中國空軍自用射程接近200公里的霹靂-15。印度獲得的霹靂-15E殘骸,雖是2022年3月生產的,但導引頭是2015年生產的;
這款庫存10年的導引頭早已落后,(氮化鎵T/R組件還是砷化鎵T/R組件不確定)導引頭上下部分進行了減配沒有安裝T/R組件,可以說外銷的霹靂-15E要比自用的霹靂-15差很多。逆向研發霹靂-15E只能研發出一款類似于霹靂-15E的導彈而已。
10年時間,霹靂-15空空導彈的導引頭迭代了好幾輪;自用型的霹靂-15早已經迭代至折疊彈翼階段,甚至于折疊彈翼的霹靂-15E空空導彈都被擺上貨架了,早期版本的霹靂-15E空空導彈技術特征泄漏又如何?中國又不是原地踏步的美國,早就有了性能更強的霹靂-15空空導彈改進型了。
只要外銷就會導致泄密,技術的外流的必然的,但因噎廢食要不得。
軍工體系運轉良好,研發效率高時,技術泄密又何妨?冷戰時期的美國武器出口非常慷慨,F-14、F-15都是服役沒兩年就出口的,蒸汽彈射器和預警機也是說賣就賣。印度想抄霹靂-15就抄唄,只不過等印度抄明白了,霹靂-51出來沒出來不好說但霹靂-31應該服役了,霹靂-17應該也已經敞開賣了。
軍工體系運轉失控,研發效率低下時,技術泄密又何妨?已經不再先進的技術,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榨干最后一絲利用價值,成品、技術、子系統都可以被擺上貨架,就如同當年的俄羅斯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