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提升幸福感的一切
Photo by Anant Sharma on Unsplash
如果你端午想出門,又不知道去干嘛,想分享一個你或許可以考慮的活動——戶外觀鳥。
之所以有這個提議,是因為我近日里過得最快樂的半天,就是和朋友@小一身上有貓毛 (她的微博、小紅書ID都叫這個)去觀鳥。
這次觀鳥完全是臨時起意——我去上海辦事。事辦完了,約朋友小一出來玩。
小一提議去吃Brunch,定了十點半。但我想到自己住酒店會比平時在家里更早醒,有時六七點就睜眼了。
于是問小一,有沒有什么地方可以在吃Brunch前,先去逛逛。
小一回我:觀鳥嗎?可以邊走邊看邊聊。
雖然平時出門路上會看一下附近的鳥,但一次都沒有正兒八經觀過鳥的我立刻答應,內心OS是:「太好了,靠朋友帶我解鎖人生新體驗!」
「世紀公園1號門,八點見。」
收到小一發我的消息,我問她:「咱能在中山公園觀嗎?我住中山公園旁邊。」
小一秒回:「中山不能。」
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為什么都叫「公園」,世紀公園可以,中山公園就不行。(我后來是深切知道了,后文會說。)
第二天一早,我打了個車直奔世紀公園,和小一匯合。
由于前一天下過雨,園內空氣清涼,部分路面還有點淺淺積水。
進園沒走兩步就看到夾竹桃花。一樹白一樹粉,煞是可愛。
荷花玉蘭(又名廣玉蘭)開得寶相莊嚴,花瓣造型的確會讓我想到池中荷花。
流浪小橘貓也不太怕人,看我走近拍照,只是甩甩尾巴,并不著急逃走。
走路時,不時能聽到鳥聲。
小一問我有沒有聽到一個聲音像「遵守紀律」。
我支起耳朵聽了一會,還真的有。尤其是「紀律」兩個字,尾音是往上挑的,別有韻味和腔調。
小一說這是白頭鵯在叫,它在上海、北京都比較常見。
這張是小一拍的說是白頭鵯,但其實它白的區域是在兩眼上方到后枕部,像自帶了一個白色枕頭。
耳羽后部還有一個白斑。翅膀是橄綠色,腹部偏白色。
Photo by ran liwen on Unsplash
這是我在網上搜到的一張白頭鵯近圖,白斑和白色枕環和黃綠翅膀可以看得挺清楚。
走到有松樹的地方,小一站停觀察了一會,指給我看:「那里有大山雀。」
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好小一個黑白團子!
「這是大、大山雀?」
「對,它在山雀里屬于體型偏大的。」
我懂了,這叫全靠同類襯托。
大山雀在樹枝上邊理毛,邊動來動去。小一說,這鳥可愛動了,跟你一樣,像有ADHD。
我:對大山雀的親切度+1!。
小一說,哪里有「好吃的樹」,哪里常常就會有鳥。
比如,之所以在松樹這里找鳥,是因為松樹容易生松毛蟲,大山雀會跑來吃「蟲蟲自助」。
大山雀看起來小小萌萌,但其實頗有戰斗力。
比如,會啄開其他小鳥的腦袋吃腦花,讓我想到食人狂魔「漢尼拔」。
不過,相比只吃新鮮人肉的漢尼拔,大山雀的口味更廣泛——大山雀是可以食腐的——小鳥、鼠類、蝙蝠的尸體,它也可以吃,尤其是在冬季食物匱乏的時候。
主打一個,餓瘋了,啥都能下肚。
在此處還看到一只黑尾蠟嘴雀的雌鳥。
小一讓我留心去看它的鳥喙。嗯,這嘴這弧度看起來就很適合嗑瓜子。
我后來在網上看到文章說,在成都茶館里,冬天時,黑尾蠟嘴雀會飛過來偷吃客人買的瓜子hhh。
走著走著,聞到果香。抬頭看,樹上有黃綠色的小圓果。
路上果實散落,我撿起來一枚,聞了聞,是杏,酸甜清新。
小鳥這伙食真不錯。
也看到有阿姨帶著塑料袋,從地上撿品相相對完好的杏。
小一拍的
在林子里還看到了烏鶇的巢之所以知道這是烏鶇而不是別的鳥的家,是因為烏鶇的黃色鳥嘴一度露在外面,不過照片上看不太見。
當我在蘋果手機上輸入「烏鶇」這兩個字時,出現了這個emoj:??。
我展示給小一看。她說,如果我輸入「烏鴉」,也會出現這個??。但其實從形態上看,這是烏鶇而非烏鴉。
? Sun Jiao / CC BY 4.0
這是成年雄性烏鶇的照片。它的嘴是黃色,眼睛周圍也有一圈明黃色眼線。它尾部的形態、以及嘴巴的顏色和這個emoji??一模一樣。
Photo by Veronica Dudarev on Unsplash
而烏鴉長這樣真就挺烏的,從嘴巴到羽毛到爪子都是黑色。
不過說「天下烏鴉一般黑」也不準確。
因為事實上,自然界里也有羽毛黑白相間、眼睛還是黑色的白變烏鴉(屬于黑色素部分缺失,挺少見),甚至還有羽毛全白、眼睛紅色的白化烏鴉(黑色素完全缺失,極其罕見)。
說回烏鶇,這家伙是口技大師,會模仿畫眉、白頭鵯、喜鵲等其他鳥的叫聲,甚至還會模仿機器聲。
你都能從它的叫聲里回推出,它在的環境里常出現哪些鳥。
在我拍下這張照片之前,這只小烏鶇正在石頭縫里捉看起來像是蚯蚓的蟲子吃。它掃蕩完一塊后,又跳到石頭另一邊接著干飯。胃口真的很好。
小一拍的小烏鶇清晰圖
和成鳥相比,它的羽毛顏色沒有那么「烏」,眼圈顏色也沒有那么黃。
往前走,到了河邊,小一喊我看正在撿泥巴、樹葉,回去筑巢的大烏鶇。
想到前面那只小烏鶇,我不禁感慨:小朋友只需要快樂吃吃吃,而大人鳥已經要建房子了。
小一拍的努力干活的烏鶇近照
低頭看完烏鶇,小一喊我抬頭看河對岸的夜師傅,也就是夜鷺。
在這張我用手機拍的圖上,你可能不太容易發現夜鷺在哪里
小一遞給我望遠鏡,叮囑我:在你用眼睛鎖定鳥之后,頭不要動,視線也不要動,再把望遠鏡舉起來去看。
因為望遠鏡的視角是小的,如果頭亂動,很容易錯過目標鳥。
從小一拍的這張上能看見縮著脖子棲在樹上的夜師傅
她說,夜鷺有個綽號叫「中華田園企鵝」,因為它會溜進動物園的企鵝堆里模仿企鵝,順便偷吃。
你別說,夜鷺這個樣子,猛一看還真的有點像企鵝
Photo by Sarthak Kar Mahapatra on Unsplash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照片紅眼睛的夜師傅,讓我想到紅眼睛的白兔。
小一拍的
夜鷺頭上有兩根呆毛,那是它的繁殖羽。
「它那兩個毛一晃悠,跟大蟑螂一樣,所以也有人管夜鷺叫大蟑螂。」
小一這句讓我想到,前不久我去 香港玩,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有天,我洗完澡,開了衛生間的窗戶換氣,然后我就出門了。
等晚上回家,我在客廳桌子上,見到了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大的蟑螂。
它邊移動,頭上那兩個須還威風凜凜、神氣抖動。說實話,那刻我甚至想到了孫悟空紫金冠上的那兩根雉雞翎。
我之前一直自詡自己不怕蟲,但在看到長須的那刻,我就覺得:我對自己有很深的誤會。
而當我把屋里的不速之客指給小王看后,我第一次知道:人類在恐懼時,可以叫得多么大聲。
我當時的感覺就是:沒被蟑螂送走的我,這下要被小王送走了。
后來,我靈機一動,請了公寓前臺上來幫忙解決。前臺大哥拿了個透明塑料袋就上來了。進門一巡邏,便鎖定了蟑螂。兩分鐘不到,就捉住了。大哥還跟我說,這蟑螂也不算大。
我感覺對大哥來說,解決這件事最大的難度在于:如何在面對我們這兩個被蟑螂嚇變色的小弱雞時,保持職業涵養,忍住不笑場。
總之,我倆對大哥千恩萬謝,而大哥努力壓住嘴角,告辭轉身進了電梯,深藏功與名。
說回夜鷺,小一說夜鷺因為脖子時伸時縮,形態多變,所以也被鳥友稱為cos大師。
我在小X書上看到這張鳥友們總結的夜師傅cos的各種鳥,乃至萬物對夜師傅不禁肅然起敬。
小一說,下雨天,看夜鷺在岸邊等魚,就很容易想到那句「孤舟蓑笠翁」——老大爺披著個蓑衣,縮著頭在那釣魚。
水邊除了夜鷺,還有小白鷺出沒。
小一評價小白鷺:腿長嘴長脖子長。
并給我科普了一下:白鷺分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根據爪和嘴的顏色可以區分。其中,黃爪黑嘴,就是小白鷺。
飛起來也挺飄逸。
小一拍的小白鷺的樣子讓我想到S型掛鉤。
我們在水邊還看到了不少鴨子
紅面鴨
綠頭鴨
它正眼看我了hhh
白羽家鴨和綠頭鴨結伴而行
也遇到了黑天鵝
以及成年黑天鵝帶小天鵝出游
還有黑水雞。這張是小一拍的,距離有點遠,可能你看不清。
放一張我在網上找到的圖你會發現黑水雞真的很像雞,那爪子跟雞爪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小一跟我說,它屬于秧雞科,我當時想到了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科幻小說《羚羊與秧雞》。
我之前一直不知道秧雞長啥樣,現在我知道了有一種秧雞是長黑水雞這樣。
還看到了名字很難寫的?(pì)?(tī),很多鳥友都管它叫PT
這張是小一拍的小一問我「你有沒有覺得它長得很抽象?」
我:??臉上像有一個斜著畫的感嘆號。等等,感嘆號的那一點是它眼睛嗎?
小一:對。
我:像一滴鴨屎精準落在上面。(小PT,對不起)
已經到了 「 小荷才露 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季節了。也看到了灰綠翅膀的蜻蜓,可惜沒拍下來。
草地上有通泉草。小一說,這個花有點像淡紫色鳥。
我辨認了一下。嗯,是一群低著頭翅膀張開的鳥。
觀鳥中,小一還給我展示了她帶的《上海林鳥觀察入門指南》。
不過這本不是售賣的,是在「城市荒野studio」這個公號上申領的,付費20元包郵到家。但最近一次申領在2025年5月10日已經截止了。不過之后可能還會開放吧。
這個系列還有《上海水鳥觀察入門指南》。
因為路上遇到斑鳩,小一邊說「珠頸斑鳩和山斑鳩有點像。
珠頸斑鳩Photo by Ram sundar on Unsplash
辨認方式是,珠頸斑鳩脖子有一圈小珍珠斑點,看起來像二維碼。
山斑鳩 圖源來自網絡
而山斑鳩脖子上是黑灰相間的斑紋,像條紋碼。」邊打開書,指給我看。
而我看完書,去觀察斑鳩,確認我們遇到的是一只珠頸斑鳩而非山斑鳩,也有種心滿意足的愉快。
或許是因為,在認出鳥的那刻,書本上的知識和現實中的親眼所見,相互映證于心。
和小一在世紀公園觀完鳥,一起吃完飯后,我打車回酒店,想著既然都住在中山公園附近,那去中山公園看看吧。
到了后,我被人潮和活力震撼了——無數大爺大媽、姑娘小伙聚集在那里隨著音樂跳舞。
甚至在地鐵口,還有大爺帶著音箱,在那里露天卡拉OK。
那個音量之大,換我是鳥,我都覺得吵。果然不適合觀鳥
我做了一個1分19秒的觀鳥小視頻
回想這次觀鳥,感覺像在日常中見到彩虹一般的奇妙體驗。
其實我平時并不覺得自己多親近、多熱愛自然。
我可以長時間宅在家里,除了扔垃圾就不下樓,靠網購獲得各種生活補給,不以為苦,且自得其樂。
但這樣的我,真的來到公園(是的,我都不需要去遠赴深山老林去接近原始森林,我只需要在城市里進入這樣一個半人工半自然的公園),和朋友在一起,并肩散步,注視樹木、花草、貓貓、小鳥、蜻蜓、粉蝶,聽著時有時無的鳥鳴,聞著雨后植物散發出來的濕漉漉的香氣,我會有抑制不住的開心。
心情既放松平靜,又有著「即將發現什么」以及「哇,真的發現了什么」的興奮。
和小一聊到這個感受,小一說:
「我也不愛出門,但真的出去后,新鮮的感受進來,也會覺得出來走走很好,和朋友社交很好。
可能這就是具身的力量——身體上的改變、生理的感受,可以打破心理上那種無聊的連貫。
啟發就是,認知上調整不了的話,可以試試身體上先做起來。」
如果你都已經看到這里了,我猜你可能對觀鳥感興趣。
放一張世紀公園里,關于觀鳥的小提醒
在識別鳥類這塊,你可以看各種鳥類圖鑒,也可以用「懂鳥」小程序來幫忙。
至于觀鳥望遠鏡,你可以根據自己預算購買。我觀察小一用的望遠鏡是博冠雨燕8x32雙筒(不是廣告,只是供你參考),這款在各大電商平臺都能買到。
最后就祝你端午快樂。如果出門觀鳥,則鳥運亨通!
想買Lumene護膚、Minon防曬和氨基酸洗發水,還有「食味的初相」家零食,直接戳想買夏季衣物、璦爾博士、玫瑰餅和紅茶、凱妮汀、輔酶Q10和鐵劑等好物,直接戳想買skap,戳
想買MoveFree氨糖、函得仕洗護發、優思益護眼丸等好物,直接戳想買楊梅汁、魚油、伊維斯內衣、下廚房食材,戳
合作 請聯系微信:wuweiqua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