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一生有十一個老婆,不要看他老婆多,實際上他僅有兩個子女,親生女兒:愛新覺羅·東莪、養子:愛新覺羅·多爾博。
多爾袞意外去世后,順治帝先是冊封他為義皇帝,廟號:成宗,并給予皇帝禮儀下葬。但不久后,順治帝開始清算多爾袞,東莪下場就更加可憐了。
那么,多爾袞究竟做了什么,會讓順治帝對他如此痛恨。
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個孩子,他的八哥皇太極是大清王朝第一任皇帝,不要看多爾袞排名第十四,可他地位極高,畢竟他的母親阿巴亥是后金大汗努爾哈赤大福晉,母親地位擺在那里,幼年時期多爾袞已經是擁有牛錄最多的王子,從中看出努爾哈赤對他的喜愛。
1626年,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遭遇慘敗,導致其不幸重傷,回來不久因毒瘡發作去世,努爾哈赤死后,母親阿巴亥被逼殉葬,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成為孤兒。
好在,多爾袞有一定軍事才華,讓他很快在后金政權站穩腳步,得到皇太極重用,討伐林丹汗時,多爾袞繳獲傳國玉璽,并將其上繳給皇太極,這讓皇太極有了稱帝條件。
清朝建立后,年僅24歲的多爾袞被冊封為“和碩睿親王”,位居最有權勢王爺第三位,可謂風頭正勁。
不過,我們也能看出,皇太極對這位弟弟確實喜愛,否則也不可能給予如此高位,緊接著,多爾袞有跟隨皇太極進攻朝鮮,多爾袞出色發揮,讓朝鮮徹底脫離明朝,成為清朝的附屬國。
很快,多爾袞率領大軍討伐明朝,歷經數十次戰斗,多爾袞大軍掠山西,破濟南,殺明軍大將盧象升,然后又一路掃蕩回東北老巢。
而后,松錦大戰爆發后,多爾袞又一次成為統帥,帶領清軍浴血奮戰兩年,最終將大明軍隊徹底打敗,明軍統帥洪承疇成為戰俘,大將祖大壽投降,明朝已經無力阻擋清軍關外步伐。
該戰結束后,多爾袞被皇太極任命為吏部尚書,期間,他推薦希福、范文程、鮑承先、剛林等滿漢文臣給皇太極,均被其重用,這些人也為大清王朝統一天下立下無數功勞。
1643年,皇太極猝死在盛京清寧宮,因其生前未立誰為太子,清朝內部為此爆發了激烈奪嫡執政。
那時候,代善為首兩紅旗力量遭到削弱,再加上自己年齡已經大,已經對朝政沒啥興趣,有資格奪取皇位,僅剩豪格、多爾袞兩位王爺。
本來,這個皇位應該屬于豪格,但多爾袞實力過于龐大,豪格不愿當傀儡皇帝,但他也不愿意輕易將皇位讓給多爾袞,畢竟他手中正黃、鑲黃、鑲藍三旗也不是吃素的,多爾袞身后也有兩白旗和兩個兄弟做后盾,但兩方一旦火拼,多爾袞也沒有十足把握搞定豪格旗下正黃、鑲黃、鑲藍三旗。
為此,雙方展開激烈爭奪,誰也不愿輕易放棄,多爾袞雖有足夠威望及能力,無奈想要自立還是有些難度,為確保政權穩定,多爾袞提議年僅六歲福臨繼承帝位,這個決定獲得各方勢力默認,多爾袞、濟爾哈朗成為輔政大臣。
濟爾哈朗雖為輔政大臣,可他并沒有過多干預政策,而是將一切事務交由多爾袞處理,自己做起太平王爺,多爾袞也因此掌控大權。
濟爾哈朗退讓,并未讓多爾袞為此放心,于是他聯合其他大臣誣陷他使用銅器,導致他罰銀兩千,其輔政大臣職務被罷免。
多爾袞沒能當上皇帝,可他依舊忠心耿耿為大清王朝打天下,他一直觀察中原局勢,李自成農民軍在順治帝登基當年,拿下北京城,崇禎帝被迫自縊于煤山,大明王朝宣告滅亡。緊接著,他又聯合吳三桂在山海關外一片石將李自成打敗,李自成被迫無奈退出北京。
多爾袞順利占領北京,同時為崇禎帝發喪,博得原明舊臣的好感,隨即迎順治帝來北京,很快穩定占領區局勢,不久后,清朝遷都北京。很快,清朝開啟統一天下步伐,相繼擊敗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時刻對南明保持軍事威脅。
這期間,他讓自己曾經對手豪格去討伐張獻忠,豪格無奈之下只能聽命前往,經過一番波折后,豪格嫡系部隊損失慘重,多爾袞并沒有對其撫恤,反而以縱容部下冒領軍功,起用罪人子弟”的借口,免去豪格一切職務打入大牢,不久后,豪格死于牢中。
多爾袞見清軍已獲得戰略優勢,決定在統治區域推行剃發令,以此打壓漢族力量反抗決心,讓他們知道滿人是他們未來的主子。
可以說,這時候多爾袞認為自己大清入關第一功臣,為此他有些飄飄欲仙,被自己弄了個皇叔父攝政王,從而表明自崇高的地位。
隨著,清軍針對南明戰役不斷取勝,多爾袞威望達到巔峰,認為自己應該和皇帝享受一樣待遇,自己所穿龍袍有八條龍,僅比皇帝少一條,除此之外,他上下朝、狩獵、打仗時相關規格禮儀方面,均和皇帝差不多,見皇帝也不再跪拜,完全沒有將皇帝放在眼里。順治帝內心雖有不滿,可他因年幼還需多爾袞為自己掌控大局,也只能繼續忍受,等待何時機會給予一擊致命機會。
這期間,多爾袞和順治帝母親孝莊太后傳出緋聞,甚至傳出孝莊下嫁多爾袞奇聞,張煌言的《建夷宮詞》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里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
可以說,如果不是多爾袞全力輔助,順治帝想憑借母親孝莊那點力量奪取皇位壓根不可能,為能給兒子遠大宏圖,孝莊舍棄了一切,從而助兒子登基為帝,但這些都是民間傳聞,并沒有實質上記載,順治帝作為兒子自然不愿意母親傳出一些不好秘聞,也算情理之中。
不過,我們從多爾袞敢自稱皇父攝政王能看出,他和孝莊沒有一定關系換誰也不相信,順治帝之所以給予他這個稱號,完全在于自己勢單力薄,沒辦法反抗,只能聽多爾袞自行安排。
孝莊確實不容易,為了穩固兒子皇位做了太多努力,可以說她的存在讓多爾袞不敢輕舉妄動,這樣一位崇高女性,讓順治、康熙兩位皇帝為之尊重。
可以說,順治帝雖然是名義上皇帝,可實際上多爾袞才是大清王朝話事人,他不動順治帝就是因為他的母親孝莊,否則以他這種殺伐決斷性格,早就把年幼順治帝拉下皇位。
多爾袞去世:
1650年12月,多爾袞外出狩獵時突然從馬上跌落受了重傷,沒幾天就死去了,年僅38歲。多爾袞死后順治帝內心有些震驚,于是他帶著大臣前去迎接多爾袞意圖,同時給予厚葬,并且追封他為“義皇帝”廟號成宗,同時對他的家人撫恤,他的樣子繼承多爾博繼承他的爵位,親信也得到重用。
但這種和諧畫面僅持續兩個月,順治帝治了阿濟格的罪,同時兩黃旗貴族的職位,又將忠于他的力量進行提拔,他的舊部蘇克薩哈看情況不對,馬上倒戈,順治帝又搞掉了多爾袞一批親信,最后開始宣布多爾袞十四條罪狀,剝奪他一切封賞,順治帝依舊不解氣,又讓人毀壞他的墳墓,將他尸首抓出來鞭打后斬首,從中能看出,順治帝痛恨多爾袞的程度。
順治帝發泄內心不滿后,開始考慮如何多爾袞唯一女兒愛新覺羅·東莪,養子多爾博,經過一番思索后,順治帝放過兩人。
多爾袞一生妻子眾多,但他唯一女兒只有愛新覺羅·東莪,作為掌上明珠本該有輝煌人生,無奈多爾袞突然去世,導致東莪人生發生重大變故,東莪和多爾博被交予多鐸兒子多尼看管,從中能看出,順治帝對他們還算仁慈,那么兩人最終去向如何?
多爾博
多爾博作為多爾袞的養子,本有機會繼承他的爵位,享受一生榮耀、富貴。
多爾袞突然去世,順治帝雖然剝奪他繼承爵位資格,可他依舊讓他當多爾袞兒子,多爾博最終撈到一個多羅貝勒的爵位,從中能看出,順治帝還算仁慈沒有趕盡殺絕。
東莪
東莪去了多尼家后,多爾袞一切財產被沒收,東莪失去經濟來源只能由多尼養活,但關于東莪去向有多重傳聞,具體如何也沒有準確說法。
東莪作為多爾袞唯一血脈,皇帝、多尼自然希望妥善安排,這種情況影響下,東莪外嫁成為最佳選擇,于是便有東莪外嫁蒙古傳聞,畢竟這樣能確保她的好去處,同時也避免繼續留在北京的尷尬處境。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順治執政期間,有四位格格嫁到蒙古,其中有兩位是在多爾袞去世后嫁過去,因此,我們可以直接排除前面兩位格格,直接考慮后面兩位。
第一位順治十三年,下嫁給科爾沁土謝圖親王,其封號是郡君(多羅格格),第二位是順治十五年下嫁給科爾沁臺吉鄂齊爾(孝惠皇后之弟),沒有相關封號,將其稱之為格格,那么究竟哪位是東莪呢?
從年齡上看,第一位是郡君,第二位沒有封號,如果我們按照多爾袞身前封號來看,東莪應該是君主,因此第一位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也有其他傳聞,東莪因她的身份受到欺辱,導致她流落民間,最終嫁給一個漢族讀書人,平淡度過一生,不過我覺得這種說法不太可能,畢竟東莪身份較為特殊,皇帝和多尼不可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再加上滿漢有別,這種說法更加不可能。
除此之外,還有說董鄂妃就是東莪,多爾袞死后,內大臣鄂碩收養鄂碩,在其長大后送他進宮,最終獲得順治帝喜愛,孝莊不喜歡董鄂妃,在于他知道董鄂妃是孝莊多爾袞的女兒。
綜合所述:
我覺得東莪最有可能嫁給科爾沁土謝圖親王,畢竟她是多爾袞的女兒,留在京城肯定不好,遠嫁對誰都好,東莪也沒辦法,她知道父親多爾袞走后,自己的命運已經注定。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