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害羞,人們會自動浮現畫面。一位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喜歡上了一個男生,發現之后被人調侃,羞的面紅耳赤,臉紅耳熱。“害羞”這個詞,在人們的印象中,常常都是用來形容人的,很難將它和植物聯系在一起。而事實上在大自然中確實有這樣一直植物,可以將它和“害羞”聯系在一起,人們甚至給它取了個“含羞草”的植物名稱。
相傳這種植物的葉子只要是輕輕一碰,它的葉子就會閉合,葉柄不自覺的下垂,仿佛就像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一般。只能說大自然無奇不有,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認識并了解這種植物,如果你在野外遇到它,不妨將它端回家養起來,非常的具有趣味性。
認識含羞草、了解含羞草
含羞草,原產于美洲,大概在17世紀中葉的時候傳入中國,在我國最早文字記載含羞草是在《南越筆記》中。含羞草,因其葉片用手觸碰之后會閉合,猶如害羞的姑娘,故而得名含羞草。在《南越筆記》這本書中就提到了含羞草名字的由來,說它:“葉似豆瓣相向,人以吹之,其葉自合,名知羞草”。
含羞草也叫知羞草、怕羞草、怕丑草,它是豆科、含羞草屬披散或亞灌木狀草本。含羞草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我們常見的含羞草其實是非常矮小的。但事實上含羞草最高可以長到1米,它是直立或者攀援半灌木,全株都有密布倒生刺毛以及利刺。葉片和大多數的豆科植物一樣,葉子是掌狀排列,小葉多數,呈矩圓形。
含羞草雖然比較奇特,但事實上含羞草在南方是非常常見的,偶爾也能在綠化帶中發現它的身影,曠野或路旁偶爾也能發現。含羞草的花期在夏末,它的花粉紅色或者淡紅色,頭狀花序,放大之后非常的漂亮。果實是秋季,果實是莢果。
含羞草“害羞”的原理
很多人對含羞草“含羞”的原理很感興趣,其實現代科學研究早就對它的原理了如指掌。據研究表明,含羞草之所以會“害羞”,這是因為它細胞內的水分變化造成的。我們人去觸碰它的時候,它葉柄細胞會很快失去水分,導致葉柄細胞內部壓力降低。所以含羞草才會閉合它的葉子,呈現出一種“含羞”的狀態。
所以含羞草的花語也是害羞、敏感、禮貌,不過大家可不要被它的外表給蒙蔽了。事實上含羞草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還是有一定的危害的,尤其是對農業生產,我國農業部門很早就將含羞草列為了二級嚴重入侵種名單當中。
含羞草的價值
含羞草雖然是對生態環境有一定的破壞性,但是它的價值卻是不可小覷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寶藏植物。首先含羞草它獨有的“含羞”特征,讓它迅速成為當下非常受年輕人歡迎的一種盆景植物。很多人喜歡將它當成花花草草養在家里或者擺在辦公桌上,沒事的時候逗一逗它,非常的具有趣味性。
另外含羞草還是一種比較傳統的藥用植物,清朝很多古籍中都有關于含羞草的文字記載。傳統中醫認為,含羞草性苦、澀、微苦、微寒,入藥有涼血解毒、清熱利濕、鎮靜安神的作用。在《生草藥性備要》中就有提到含羞草有止痛消腫的作用。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含羞草了解了嗎?你聽說過這種“含羞”的植物嗎?你有沒有養過含羞草?在你的家鄉有含羞草這種植物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