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文
有網友稱,許多做生意有錢的老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進體制內工作,而不是鼓勵他們像父母一樣去經商賺錢。體制內工作的收入并不算高,僅能養家糊口而已,為什么不讓他們和父母一樣去經商呢?
先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沿海發達地區某部門單位一名負責人。十多年前,據他介紹,在他們那個家族,他是唯一在體制內工作的人,其他的都在各個家族企業里干事或入股。
他說,其實體制內上班沒什么勁,工資收入不高,工作壓力也大,有的時候真想干點事,各種條條框框太多,又難以干出點成績,只能是按部就班而已。
他曾多次向家族提出想辭職參與經商辦企業,但家族的人都說,我們這個家族,還得要有人在體制內的,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你就好好做吧。
第二個,中部小縣城一位小老板。自家生意做得還不錯,至少錢不愁花。多年前,他就給自己的孩子購置了一些房產資產,靠房產資產收租還可以過過日子。
他說,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去經商,經商太苦,自己吃過的苦,不想孩子再去吃這個苦。他想的就是讓孩子進入體制內工作,找個安穩、輕松的工作,舒舒服服,不用想太多事情,工資有多少就多少,又不靠工資過日子。
最重要的是,他覺得還是體制內工作有面子、有地位,經商有再多錢,還是感覺被人瞧不起。
他說,除非是孩子自己特別想經商辦企業,或者是怎么也考不進體制內,那就帶帶他吧,這就算是最后的選擇了。
所以說,一方面是一些經商老板已然賺到錢了,吃過苦了,想的就是給孩子以依靠,讓他們輕松、舒服。
另一方面是有的孩子可能就是沒有拼勁、闖勁,或許也只能是如此了。
不得不說,“官本位”思想在我們這個社會還是比較根深蒂固的。常常有一些話題引發社會討論,甚至于爭論。
比如,公務員與高校教師相比較,究竟哪一個更好?當年,曾經有位大學教授還頗有怨言,說的是自己當年的大學同學當上了高官,而這位同學在大學讀書時成績并不怎么樣,可為什么就當官了?這位教授覺得不公平。令人深思的是,一位大學教授,為何也如此看中當官呢?
曾經有人做過對比。一方面是商人老板,特有錢。但他再有錢,也不會把錢給你,對于其親友或老鄉來說,可能就幫不了多少忙,受不到其多少恩惠。除非生意、企業做到夠大,能夠帶不少人外出就業,這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另一方面如果是公務員的話,在親友和老鄉們看來,覺得是可以受到不少幫助的,比如讀書、就業、辦事等等,都可能在公務員那里找到程度不一的“便利”。這里面可能是商人老板不能相比的。
所以說,當商人們有了錢之后,恐怕更希望的是這種體制內的“便利”。這已經不只是簡單的舒服、安穩了,而是更具價值的“便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