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圖文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轉發只為學習分享,侵權請通知必刪。
作者:李曉明
所有淺色的花頭用淡墨勾勒,深色花頭用中墨勾勒,花房部分用濃墨勾勒。花頭的勾線不要太粗,勾線時要注意起收筆的頓挫變化。花瓣中間的主要結構線以及邊緣的細碎結構線,勾描時要注意線條兩頭的粗細變化。邊緣的細小翻轉結構要在造型上要方圓并用,不用一味的半圓形,避免造型的雷同化。
正葉,均用濃墨勾勒,三根主筋一定要根部粗尖端細。
葉片和葉片之間的交疊部分線條不要留出空白。中遠的景的葉片用線要稍粗稍淡。所有的反葉和植根以及托葉、芎片等,均用中墨勾勒。托葉的用線要更加的靈活多變。
老干,用中墨方筆勾勒為主,疤節出的用筆要有頓挫變化,線條不要太連貫。老干上芽苞和嫩葉用筆一定要輕盈,葉片尖端銳利但是方向變化要婉轉,線條要靈巧活潑。
鸚鵡,以中墨細鐵線描勾勒為主,嘴爪的用線稍重。絨羽部分的輪廓先,用兩頭輕中間重的細線重復處理。眼珠不要畫。
月亮:用極細的游絲描清墨勾勒。或者直接用鉛筆細筆描一下,無需橡皮擦除勾描的痕跡,后期直接上色也可以。
背景:先將畫面用清水整體濕潤后,用底紋筆蘸很淡的花青趁濕烘染背景。
第一遍,先將牡丹的上下以及畫面的左上都淡淡烘染,此步驟需要空出鸚鵡和花頭、葉片等。
第二遍,縮小面積烘染牡丹的下方以及月亮四周的背景。
第三遍,在月亮的上方以及畫面的右上部分繼續小面積烘染。其中、第二、三兩遍是干染法。第一遍為濕染法。畫面吹干、熨平。
花頭:所有的淺色花頭平涂薄白粉底色。水紅色花頭,用曙紅加胭脂加白粉調成較暗的粉紅色平涂,中等左右的厚度較為適宜。深紅花頭,本步驟平涂中等稍濃的正紅色(曙紅加少量大紅)。花房的綠色部分平涂汁綠色(酞青藍加藤黃加少許朱膘)。
正葉:平涂偏藍的草綠(藤黃加花青),花青要多加一些。濃度以中等偏淡為宜,其中,中遠景的用色要更淡一些。
反葉、芎片、芽苞、嫩葉、芽葉、托葉等:平涂汁綠色,其中,芽葉、托葉所用的汁綠色要偏黃一些。
老干:平涂淡褐色(赭石加墨)。
▼點擊圖片學國畫▼
其它知識 書法知識
國學經典
藍色鸚鵡:所有的白色部分平涂中等偏淡的白粉底色。后方藍色鸚鵡的胸腹部分用鈷藍加白粉調和粉藍色由下往上大面積統染。肩羽和翅膀的正面藍色要稍濃。尾羽反面的根部統染淡墨。眼珠平涂淡墨,嘴用鈷藍加少許淡墨調和成類似墨青色的顏色平涂。
黃色鸚鵡:白色部分平涂白粉,邊緣染虛。頸部統染藤黃色,背羽和肩羽、復羽部分,統染粉黃色(藤黃加白色)。腰羽和尾上復羽平涂汁綠色,邊緣也要虛化處理。下腹和尾下復羽有濃淡變化的統染黃綠色(藤黃加酞青藍加少許三綠)。尾羽,末梢稍亮。統染淡墨。飛羽平涂淡墨,靠近外緣部分留白色水線。嘴的顏色和藍鸚鵡一樣,但是尖端要變淺。腿爪,均用粉藍色(酞青藍加三青加白粉)平涂。
背景:用很淡的花青將月亮的四周淡淡襯染。要保證月亮外輪廓的完整性,但是也需要注意對比不要過于強烈,以免變成勒染。下方的牡丹葉片交叉所形成的小空白也需要用花青填色,以免碎裂感。
正葉:淡花青從根部往尖端大面積統染,花頭對葉片的遮掩關系、葉片相互之間的遮掩關系,都需要考慮周全。中景用色要淡,遠景的用色要更淡。
反葉、尊片:統染淡墨綠色(草綠加少許墨)。芽苞、嫩葉、托葉等:從尖端往根部統染淡朱德。
老干:淡暖墨色(墨加少許朱德)依據老干的節點以及分叉的前后關系來統染,染色時,要注意枝干的陰陽關系,陰面的用色要稍粗稍重。更重要的是要有分節的概念,不要出現完全是兩邊重中間輕類似金屬棍子一樣的明暗效果。所有物體對老干的遮掩關系也需要考慮周全。
趙粉:從花瓣根部往邊緣大面積統染很淡的曙紅色,反瓣根部留水線。(花房四周用色整體要重一些)
瑤池春:統染淡黃朱德色(少許曙紅加藤黃)。
鳳丹白:統染淡黃綠色(藤黃加酞青藍加少許三綠)。(以類似勒染的手法為主)
胡紅:中等濃度的曙紅統染,反瓣稍亮。
墨灑金:淡花青多次統染。每一遍顏色要比上一遍的顏色更重一些,但是染色的面積也需要慢慢的縮小,
藍鸚鵡:用花青統染為主,最主要的是表現前方鸚鵡對后方鸚鵡的遮掩關系。頭頂各個部位的交界線都要處理的虛化,不要出現死邊。
黃鸚鵡:小翼羽平涂中墨邊緣留細水線。飛羽平涂中墨邊緣留水線。尾羽,最上層的中墨分染為主,兩側的尾羽也是平涂留水線。黃色的部分,基本上都是統染翠綠色(酞青藍加藤黃加少許翡翠綠)為主,所有絨羽的交界線部分也需要虛化處理。飛羽對腰羽及下腹和腿部的壓蓋關系,要用墨綠色多次勒染。
正葉:用花青順著葉筋的方向由根部往尖端分染,要注意葉筋左右顏色的深淺變化是隨著結構的高低起伏而變化的,不要染錯了方向。葉筋的最根部可以留一厘米左右的水線,其余部分不用留水線。
反葉嫩葉:用淡墨綠色(草綠加少許墨)分染。
托葉和芽苞及芽葉:用淡胭脂從尖端往根部分染。老干:小筆較干的筆觸仔細皴染細小的結構。
鳳丹白:用淡翠綠色(酞青藍加藤黃加少許翡翠綠)分染花瓣的結構變化,顏色面積不要過大,以免影響到花頭的潔白感。
趙粉:淡曙紅分染。
瑤池春:非常透明的淡赭石分染。洛陽紅:中等濃度的曙紅分染。
墨灑金:較重的墨青色(花青加墨)分染。花房:墨綠色小面積分染。
藍鸚鵡:用鉆藍多次分染,最暗處可以加入少許花青分染。胸腹等絨羽部分,要注意邊緣的虛化處理。
黃鸚鵡:主要用頭綠色多次分染,飛羽用重墨平涂和分染,尾羽的墨色要淡。眼球從四周往中間淡墨勒染。嘴的根部分染墨青色。肩羽和小復羽等平涂淡墨,邊緣留月牙形白邊。
背景:畫面下半部分葉片的下方及空隙處用花青色小面積提染。
老干:中等濃度的白粉,從亮部往暗部小面積皴染,水分要稍干,最好能保留一些皴擦的筆觸。
芽苞、芽葉及托葉:稍濃的胭脂提染尖端,要注意虛實變化。
正葉:中等濃度的墨青色(花青加墨)小面積提染花瓣的根部,主要是底層和暗部的葉片。
反葉、尊片等:亮部罩染重點能濃度的四綠色(三綠加白色)。
嫩葉:亮部罩染三綠,根部小面積提染墨綠色(草綠加少許墨)。
鳳丹白:根部小面積提染墨綠色。
趙粉:暗部小面積提染胭脂。
瑤池春:暗部小面積提染土紅色(朱德加少許胭脂)。
洛陽紅:暗部提染墨紅色(曙紅加稍許墨)。花瓣的邊緣小面積提染白粉。
墨灑金:花瓣的暗部提染濃墨,邊緣往根部罩染濃朱嘌。
所有淺色的花頭,均用中等濃度的白粉,從花瓣的亮部往暗部大面積罩染,邊緣的白粉可以更濃一些。
藍鸚鵡:花青提染暗部,并用淡花青多次罩染整體關系。頸部的小型片狀羽平涂淡花青,邊緣留白邊。部分較重的色斑,用中等濃度的花青直接點寫。
黃鸚鵡:片狀羽從外往內順著水線的邊緣小筆提染濃墨。最深的飛羽,整體罩染墨青色。尾羽也整體罩染墨青色。鳥體部分,用淡墨綠色依據整體的結構變化,多次統染。所有白色的部分,提染白粉,邊緣要注意虛化關系。
背景:將畫面整體刷一層清水,順便將畫面的浮色簡單洗刷。遠景的部分要重點的洗刷削弱處理。趁濕的時候用底紋筆從畫面上方往下,
大面積的罩染薄三綠。從畫面的下方往上,大面的罩染薄墨青色(花青加墨)。眼連帶物體一起濕染,最亮的花頭部分如果沁染了濁色,可以用餐巾紙趁濕的時候吸除干凈。最后,將畫作吹干熨平。
老干:重墨局部復勾比較重要的結構線。隨后,用濃墨點苔,并用嵌寶法點濃三綠。
托葉、芽苞和芽葉:淡胭脂復勒。托葉的細葉脈用胭脂細筆勾勒。
正葉:整體罩染薄草綠(藤黃加花青)后,部分的葉尖罩染淡朱瞟色。
反葉和嫩葉:均用胭脂水(胭脂加大量水)復勒。
花蕊:用濃白粉、粉黃色(滕黃加白色)、頭青立粉法點蕊。白蕊用淡曙紅勾蕊線。粉黃蕊用朱膘勾。頭青蕊用濃白粉勾。所有的花絲均用濃白粉勾。
花房:綠色部分畫法同反葉,頂端的柱頭提染濃白粉。
藍鸚鵡:頸部黑斑用小筆蘸中墨點寫。藍色的鳥體,用花青絲毛。
白粉的部分濃白粉絲毛。胸腹部的絲毛要注意筆法和顏色的自然銜接。
頭部的濃斑,濃頭青小筆點寫。
黃鸚鵡:淺色的部分淡墨絲毛,深色的部分濃墨絲毛,飛羽和尾羽在絲毛前罩染薄頭青。綠色的部分在絲毛前也要罩染薄三綠。胸腹和腰羽、尾上復羽等,白粉絲毛。爪用花青點鱗甲,淡花青勒染明暗變化。
爪尖,中墨從尖端往根部復勾,根部最粗的地方勾白粉高光。眼球中央用焦墨點睛,隨后濃白粉咋眼珠的斜上方點高光。
《私語》 局部高清圖
▼點擊圖片學國畫▼
人物知識 山水知識 花鳥知識
點擊:閱讀原文,學習更多繪畫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