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南方在野
最近,董宇輝老師在帶貨間深情背誦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導致聶圣哲教授嚴厲批評與譴責。引發網路廣泛關注。
聶圣哲教授對董宇輝現象的主要批評是:1.橫渠四句虛頭巴腦假大空,要警惕儒家文化借尸還魂。儒家文化滿嘴仁義道德,但實際上往往一肚子男盜女娼。2.董宇輝作為帶貨主播如果老老實實帶貨,這沒有問題,但借此兜售儒家價值觀,就是一種文化現象,應該接受批評。3.董宇輝其人存在很大的道德污點,對自己的老東家俞敏洪缺乏基本的感激,違背了知恩圖報的基本為人的準則,是一個很壞的榜樣。4.董宇輝動動嘴皮子就帶來潑天的富貴,這種現象不具有復制性。將董宇輝樹立為青年榜樣,會導致整個社會的浮躁,而將年輕人帶入歧途。
聶圣哲教授是有真東西的。他在多個領域有卓越貢獻和廣泛影響。比如,他創立了養活教育思想,提倡教孩子做不會做的事情,為孩子盡早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此外,他還創立了 木工學校和匠士學位,這是世界教育史上首次誕生的職業教育學位。他創立了德勝(蘇州)洋樓有限公司,并構建了獨特的“德勝管理體系”,該體系在企業管理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他在文化藝術領域也有顯著的成就,包括文學創作和文藝理論研究。
聶圣哲這個人就是口頭禪不大好。總體來說是個真性情,是個真人。瑕不掩瑜,滿口男盜女娼,內心仁義道德。很多人批評聶圣哲:你說話太粗魯。比如,聶圣哲就評價董宇輝“賊眉鼠眼”[捂臉]。按照傳統文明禮儀,當然不大恰當。但董宇輝作為公眾人物,被人這樣說也是應該承受的。不服只能打官司。
重點是,聶圣哲這樣罵董宇輝,的確有更深層的后臺詞。滿口粗話的背后,還是有人文關懷的。至于不恰當的方面,自有他自己接受其后果。——價值判斷是充滿偏見的。既然如此。聶圣哲對董宇輝的偏見實在容易理解。如果說董宇輝贊成橫渠四句可以理解,聶圣哲對橫渠四句破口大罵也可以理解。罵來罵去,消費者自有衡量。——都是賣貨的,賣貨的夾帶著文化輸出。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對路。相互罵起來。消費者才有眼福。站在消費者角度,我是樂于看熱鬧滴,一天天的和氣一團,消費者有多無聊。讓消費者花了錢,不能讓消費者稀里糊涂接受單方面的文化輸出。主播們,理所當然,不妨拿出好戲來,端出一場文化盛宴。
下面重點談一談橫渠四句。
橫渠四句的問題是狂妄自大而不自知,作惡多端而不自省。為~……。這樣的句式,本來就很有問題。強行代表天地生民往圣萬世,就差說自己是宇宙主宰了。有人說,這是一種愿力。但只考慮愿力的話,問題就很大。天地同意嗎?生民同意嗎?往圣同意嗎?萬世同意嗎?往好的方面來講橫渠四句強調社會責任與擔當。往壞的方面來講,則藏著對天地生民的僭越,對歷史和未來也缺乏敬畏。
——恐怕儒家這些話與佛家的愿力還有不同。這種進攻式的狂妄自大而不自知,危害是非常大的。比不上佛家內斂式的愿力。最可怕的他這種進攻式的狂妄是與儒家烏托邦理性結合在一起的。還不能等同于尼采式的虛無主義。這四句狂飆只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注腳。秦始皇的孤勇也不過如此。拋開儒家禮儀等級秩序而言,這種孤勇,君主聞之則成暴君,布衣聞之則成暴民。結合儒家禮儀等級秩序來說,這種集體癲狂只能導致儒家烏托邦狂熱的烏合之眾。
哲學家旨在解釋世界,而革命家旨在改變世界。不得不承認,儒家更多的是革命家,而不是思想家。思想的貧困,語言的癲狂,行動的狂熱。這正是問題所在。——儒生無時無刻不在改變他人改變世界,按照儒家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這點來說,他們的確是革命家。除非躺進棺材板,否則他們是不會放棄改變他人的狂熱的。一方面缺乏對天地生民的敬畏,一方面又要“為萬世開太平”,那就往往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弄捏歷史了嘛,這不正是儒式“革命家”的一貫作風了嗎?!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儒家的好日子一去難返。總有牛馬不喜歡宏大敘事,不僅僅是不喜歡,而是一種清醒。又不是什么大人物,有什么資格立心立命的。大人物說天地是什么心那就是什么心,說生民是什么命那就是什么命。大人物宏大敘事,這是傲視天地而驅策生民,董個球重復宏大敘事,這是讓大家附和大人物,稱贊大人物,你看,多好的大人物,歲月靜好,小人物不用操心立命,不能也不敢。[呲牙][強]
大人物說這橫渠四句,多是狂妄自大而不自知。小人物說這橫渠四句,多是烏合之眾而不自明。
天地本有其道,能闡發其道拿出厚重的思想理論才能稱得上為天地立心。生民本無宿命,能為生民所遭遇的不公勇于抗命,才能稱得上為生民立命。啟蒙先賢已有鴻篇巨制寫在大地之上,但在某些地方竟成絕學,能繼承啟蒙先賢的道路而前行,方能說為往圣繼絕學。說到太平,人治之下的“太平盛世”,只是君主在粉飾太平,只有真正的法治才能為萬世開太平,而懂個球們,他們為法治可做了絲毫貢獻?說到底,如此嘩眾取寵只能:讓天地傷心,讓生民認命,讓往圣哀嘆,讓后人唾棄。
真正的立心,是立下一顆虔誠的道心。真正的立命,是立下愛人利人的使命。真正的繼絕學,是繼續文藝復興思想啟蒙之學,真正的開太平,是通往法治之路 ,追求真正的仁義與公平。
在“橫渠四句”被權力話語和盲從者異化的今天。聶圣哲的的核心關切在于:警惕宏大敘事淪為權力的工具,強調真正的價值在于個體清醒的實踐與對不公的抗爭,而非空泛的口號或附庸風雅的表演。
當“立心立命”成為“大人物”的專利時,它本質上是一種傲慢的權力宣示,是對“天地之道”和“生民之命”的強行定義與規訓。它服務于權力的合法性構建和對民眾思想的馴化。 這種敘事要求“董個球們”的附和,本質是制造思想同質化和精神依附,剝奪了普通人獨立思考和定義價值的權利。
當“橫渠四句”淪為空洞口號時,其與現實的巨大反差,無疑來說產生了巨大諷刺。真正的立心應是探求、尊重并闡明客觀規律,而非權力者主觀意志的強加。忽視甚至扭曲客觀規律的“立心”,只能是“讓天地傷心”。真正的立命絕非讓民眾安于被安排的“宿命”,而應是賦予并保障其追求公正、反抗不公的權利與能力。粉飾太平、壓制抗爭的“立命”,實質是“讓生民認命”。真正的繼絕學,是繼承和發揚那些倡導理性、自由、平等、人權的啟蒙精神,而非選擇性繼承服務于特定意識形態的“絕學”。忽視或壓制啟蒙思想,造成“啟蒙先賢”的“絕學”在特定語境下斷裂,是對“往圣”精神的背叛,只會“讓往圣哀嘆”。真正為萬世太平基石的,乃是是法治。將“太平”等同于特定統治者的“盛世”,是虛幻的粉飾。缺乏法治保障的“太平”是脆弱的,忽視對法治建設的實質性推動,空談“開太平”,終將“讓后人唾棄”。
與其高喊空洞口號,不讓回歸對天志恒道的敬畏、探索與遵循。將宏大使命轉化為每個個體在具體情境中,面對不公時選擇擔當、抗爭、捍衛正義的公民責任與行動。明確地將思想解放、理性精神、個體尊嚴與權利作為必須繼承和發揚的“絕學”。將“開太平”具象化為建設以法律為準繩、保障權利、限制權力的制度文明。
當崇高理想被權力收編、被庸眾盲從,必然發生異化產生虛偽。它警示我們警惕語言的陷阱:冠冕堂皇的口號極易被抽空內涵,成為權力的裝飾品和思想的麻醉劑。真正的價值不在于復述口號,而在于對其精神內核的堅守和實踐。我們需要明確權力的邊界:任何主體(無論“大人物”還是群體)都無權壟斷對“心”與“命”的定義權。天地有其道,生民有其權。在解構虛假宏大敘事的同時,吾人也須謹防陷入虛無,從而將價值重建的重任落在每個清醒的個體肩上——在具體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對不公時保持清醒、發出聲音、付諸行動。這是中華匹夫對后代的“使命”:對“道心”的堅守,對“啟蒙”的實踐,對“法治”的推動。
真正的“立心立命”,始于對虛假敘事的拒絕。董宇輝的支持者們,與其高談闊論“橫渠四句”,不如基于常識、理性、權利,開展一些可具體行動的公民實踐。如此,才能談得上立道心、立使命、續啟蒙之學、通法治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