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安卡拉宣布,俄烏第二輪直接談判在伊斯坦布爾取得“重大成果”。不過,其所謂的“成果”,卻依然是在圍繞著“換人”的問題上打轉。
本次談判,俄烏雙方確認交換超1000名戰俘,其中25歲以下士兵優先互換,同時將移交“數量非常大”的陣亡士兵遺體。俄方透露,下周將單方面向烏方移交6000具遺體,并成立醫務委員會定期交換重傷員。烏方則表示,烏方提議本月末舉行下一輪談判,但俄方沒有回應。另外,俄方拒絕了烏方提出的30天無條件停火訴求。
難不成換人和移交遺體,就是埃爾多安所說的重大成果?同一天,埃爾多安在內閣會議后發表了講話。埃爾多安強調他“最大的愿望”是促成普京與澤連斯基在土耳其會面,甚至“想讓特朗普一起來”。他這番表態看似是在積極斡旋,卻難掩談判毫無實質進展的尷尬。
第二輪直談對比5月16日第一輪直談僅達成互換1000名戰俘的成果,此次會談仍未觸及停火、領土、賠償等核心議題。土方反復渲染“非消極結局”,不過是給自己這個東道主的顏面找臺階下,畢竟當“調解人”卻無法推動實質性進展,埃爾多安的“國際話語權”難免打折扣。當然,更讓土耳其尷尬的是,烏克蘭在談判的前一天為會談所搞的“預熱”。
6月1日,烏克蘭安全局宣布對俄境內四座戰略空軍基地發動“蛛網行動”,用烏方的話來講,他們憋了一年半,就是為了等待一個機會,不是證明烏軍有多了不起,而是為了告訴世人俄羅斯有多拉胯。據烏方披露,此次行動摧毀41架俄軍飛機,其中包括7架圖-95MS遠程戰略轟炸機、3架圖-22M3超音速轟炸機,以及俄軍僅剩6架中的1架A-50預警機。
對俄羅斯來講,空天軍的這些戰略資源,那都是“寶貝疙瘩”,尤其是戰機,那是損失一架就少一架,畢竟俄羅斯的軍工產能已經大不如前。比如圖-95系列轟炸機,已經停產多年,想要重啟生產線門都沒有。而最羞辱人的是,它們沒有掛在戰場上,卻橫死在老窩里,且對手用的是價值僅500美元的無人機。
這里劃重點,又是無人機,俄烏戰爭帶給藍星未來戰爭方式最大的收獲,就是無人裝備的使用,所以你看看中國在無人機方面的布局是有多前瞻,尤其是最近馬上就要首飛的九天無人機。所以美西方這次又給中國無人機做了一波宣傳,中國軍工,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可以攻擊航母,還可以釋放無人機蜂群。這次,烏克蘭就是靠“機多勢眾”打了俄羅斯一個措手不及。
據俄媒透露,烏方特工利用俄羅斯邊境檢查漏洞,將無人機改裝集裝箱經陸路偷運入境。每個集裝箱頂部暗格暗藏約24架FPV(第一視角)無人機。隨后在網絡上雇傭俄羅斯平民司機,駕駛卡車將集裝箱運送至俄軍基地周邊,只等一聲令下,無人機蜂擁而出,而停在機坪上的飛機就成了精準打擊的目標。事發后,等俄聯邦安全局反應過來的時候,所有烏特工早已全身而退。
烏克蘭安全局消息人士稱,此次空襲行動已籌備18個月,由總統澤連斯基親自監督,安全局局長馬柳克率隊直接實施。6月2日,澤連斯基表示,特種作戰“蛛網”是烏克蘭獨立實施的,沒有合作伙伴的幫助。
澤連斯基急于出來聲明,是典型的此地無銀三百兩。這背后流露出的是,計劃并實施這一切的真正元兇,也就是美西方(北約)害怕了。他們擔心此戰損失巨大的俄羅斯,一時間頭腦不冷靜把矛頭對準自己。所以才趕緊讓澤連斯基這個“代理人”站出來吸引火力。在吸引火力的同時,烏方又趁機提出了三點要求。
首先,繼續以千為單位執行戰俘交換。其次,遣返轉移至俄控制區兩萬兒童。最后,全面無條件停火。也就是無條件先停火后談判,最后這一點是最重要的,也是此前雙方爭執不下的關鍵點之一。在俄軍損失慘重之際,烏方重提要求,明顯是為了敦促和要挾俄羅斯讓步。
面對如此慘痛的遭遇,俄羅斯話少得可憐,除了一開始指責烏克蘭搞恐怖主義襲擊,后面就說要進行“調查”。烏克蘭這邊都認領了,俄羅斯竟然還要調查,果然這很俄羅斯。至于,俄羅斯如何調查,是要對外“立規矩”,還是要刀刃向內“抓間諜”?
事發后,普京徹夜未眠,聽了一晚上的報告。如果要從報告中剝絲抽繭,那無外乎三點。第一,鑒于普京座駕遭襲擊在前,可以確定俄羅斯有內鬼。為何這樣說?第二,人家準備了這么久,俄方竟毫無察覺,難道換了個顏色,換了個名字,KGB就徹底淪落了?第三,俄羅斯這防守,如同清晨的馬路,敵人進入你的腹地、戰略大后方如入無人之境。
四座戰略空軍基地,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遭到自殺無人機的襲擊。它們分別是距離烏克蘭500公里的佳吉廖沃、700公里的謝維尼、2000公里的奧列尼亞、4500公里的別拉亞。甚至距烏6000公里的阿穆爾州也是襲擊目標。阿穆爾州在哪?在中俄邊境。其隔壁就是黑河。
因此,要么是俄方粗心大意,要么是俄方自己拉胯,要么是內有俄奸配合。要我說這三條俄方可能都沾邊。普京座駕被襲擊只是一方面,如此重要的戰略機場,不能因為其在后方,就連防空系統都覆蓋不全,然后飛機還大搖大擺地停在那給美國衛星拍照。再說了,人家不是沒給你打過“預防針”。
5月31日,布良斯克州維戈尼奇村公路橋轟然倒塌,載有388名乘客的列車因撞擊橋體脫軌,7人死亡、70余人受傷,其中3名兒童重傷。該橋在去年剛耗資2780萬盧布安裝“防破壞系統”,但爆炸發生時監控系統詭異失靈,俄方事后才發現橋梁承重結構被植入定時炸藥。
6月1日清晨,庫爾斯克州熱列茲諾戈爾斯克區再發慘劇,一列貨運列車行駛至特羅斯納-卡利諾夫卡路段時,鐵路橋轟然坍塌,機車起火致兩名司機腿部重傷,交通干線被迫中斷。俄方初步調查顯示,橋梁鋼筋早被腐蝕性物質破壞,但巡邏隊竟未發現任何異常。同日中午,扎波羅熱俄占區一列滿載軍用燃料的列車在梅利托波爾區爆炸。
這些難道還不足以引起俄羅斯的警惕嗎?烏克蘭國防部情報局都站出來直接告訴你了,是他們“切斷了克里米亞的輸血線”。普京飛往庫爾斯克州前線視察,座駕被46架無人機包圍。至少有3架FPV無人機突破了500米警戒圈,要不是俄軍“鎧甲-S1”防空系統及時攔截,真的就得開“追悼會”了。所以,俄版“珍珠港”事件并非偶然,是有預謀的。關鍵在于俄羅斯敢不敢像美國當年那樣,揪著主犯的衣領猛捶。
雖然烏克蘭的“預防針”,俄羅斯沒有感受到,但對美西方而言,這只不過是小試牛刀,是又一次成功的戰略測試。如果,俄羅斯接下來繼續拿核武畫“紅線”。那么,美西方朝著解除俄羅斯戰略核威懾就又進了一步。屆時,俄羅斯恐怕就會跟前蘇聯一樣,直到解體,核武只能在發射井里吃土。
接下來,俄羅斯要重點警惕的就是,在美西方“外壓內亂”初見成效的情況下,如何維穩政權,保證社會不亂。畢竟,全藍星都知道俄聯邦全系普京于一身。現在普京已經73歲,執掌俄羅斯25年,至今沒有明確接班人。也正因為如此,恐怕嘗到甜頭的美西方不會止步于此。俄羅斯該怎么辦?或許東方有“名醫”,可妙手回春。但需要俄羅斯莫再“諱疾忌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