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又上熱搜了,這次不是因為中國籃協主席職務的變動,也不是哪家企業(yè)的公益活動,而是一組訓練照——45歲的他,看起來真的瘦了不少,笑得也挺放松,關鍵是網友們的第一反應不是“哇,大姚又瘦了,而是直接把焦點拉回球場,“姚明這是要復出了?你說巧不巧,姚明已經退役13年,這個問題還在球迷嘴邊打轉,背后其實藏著中國籃球的尷尬與想象。
先說這幾張訓練照,背景很簡單,就是健身房,沒啥高科技,也沒有全明星隊友作陪,但姚明的狀態(tài)比不少同齡人都硬朗,這兩個月恢復訓練的消息,其實早在籃球圈子里小范圍流傳過,真正讓吃瓜群眾“破防的是,姚明確實瘦了,而且精神頭十足,說句實話,和他前幾年主席任上的發(fā)福形象一比,這簡直像是換了個人,有網友開玩笑說,大姚這波是“擺爛式減肥,但更多的人其實是感慨,45歲還能主動回歸訓練,這份自律和情懷,不是誰都能做到。
不過,關于“復出這個梗,大家也別太當真,畢竟姚明的腳傷、膝蓋,早就不是新聞,他自己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聊過退役后的適應期,那種突然沒了目標的落差,外人很難體會,球員時代的姚明是天賦加努力的典型,退役后能不能徹底放下,多少會有些掙扎,這次重新訓練,看起來更多是自我調節(jié)和健康管理,真要說復出,恐怕也只能在慈善賽或者名人堂活動里見到大姚的身影,打職業(yè)聯賽?說真的,這事兒連他自己都不會真信。
但姚明的“復出熱度,能火到這個份上,核心原因還是中國籃球這些年的現實——國家隊成績不盡如人意,CBA被詬病沒新意,球迷的情懷和期待只能在“老姚身上找補,姚明當年退役,是因為傷病無解,十年飲冰,難涼熱血,但現在他哪怕只是曬個訓練照,也能讓無數人聯想到中國籃球的未來,甚至有人開玩笑——“姚明要是再能上場,國家隊能直接穩(wěn)進奧運,這種調侃里,既有對現狀的不滿,也有對過往時代的懷念。
說到姚明的職業(yè)生涯,上海男籃的“姚核心模式、火箭時期和麥迪的組合、那場對陣奧尼爾的巔峰對決,各種高光鏡頭老球迷都能倒背如流,如今再看他退役后的軌跡,主席、董事長、公益大使,身份切換得干脆利落,但籃球始終是底色,2024年10月31日,姚明正式卸任中國籃協主席,結束了七年任期,這事兒其實也讓不少人唏噓,姚明自己說得很明白,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離開,是為了給新班子留下完整的奧運周期,這種“體面下課,在中國體育圈里不多見,他對中國籃球的感情和責任心,沒必要再多吹,但確實值得尊重。
有意思的是,姚明剛離任,馬上就有網友對他“恢復自由身后的安排展開熱議,甚至有人腦補他要去搞青訓、開籃球學校、做行業(yè)咨詢,或者干脆直接殺回NBA做教練,現實可能沒那么戲劇化,姚明自己在一次公開活動里被李寧問到“下一步目標,他還調侃說“吃喝玩樂、游山玩水,但別忘了,運動員出身的人,哪怕嘴上說放松,骨子里還是改不了那種自律和目標感,這次恢復訓練,說白了就是姚明和自己較勁,既是健康管理,也是給球迷和家人一個交代。
問題來了,姚明的“再訓練,到底能給當下的中國籃球帶來啥啟示?有網友說,看看45歲的大姚,那些二十多歲的小將是不是該汗顏了,當然,這種比較多少有點苛刻,畢竟姚明的天賦和自律不是一般人能學來的,但換個角度看,中國籃球現在最缺的,其實不是天賦,而是那種“為目標去拼的勁兒,姚明年輕時,帶著一支平平無奇的上海男籃硬生生殺進總決賽,在火箭隊頂著傷病和質疑,一場場拼出來,靠的就是那股不服輸的狠勁,現在的CBA和國家隊,最缺的恰恰就是這種氣質。
其實,姚明的故事不是“老將歸來,而是“精神不老,他能不能復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行動提醒后輩,籃球不是個短線買賣,真正的頂級球員,哪怕離開賽場,也不會和自律、熱愛徹底告別,姚明的訓練照,某種程度上就是給中國籃球打了個樣,別總想著走捷徑,別總抱怨環(huán)境,先把自己練到極致,才有資格談復興,這話聽起來雞湯,但放在姚明身上,確實有說服力。
最后回到輿論場,姚明訓練照刷屏,本質上是球迷對中國籃球現狀的一種“集體投射,既有不甘,也有期待,姚明不會復出了,時代也不會倒流,但他留下的自律、責任感和那股“能扛事兒的勁頭,是所有中國籃球人都該“點贊回懟的精神標簽,至于未來,誰敢說不會有下一個姚明呢?但在那天到來之前,還是希望中國籃球能多幾個像姚明這樣的人,敢拼、能扛,別讓球迷總是靠回憶過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