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學家的眼中,三國時期的劉備向來是一個忠厚仁義、賢德誠善之人。
劉備一貫秉持著“惟賢惟德,能服于人”這樣的政治理念,所到之處都倍受尊敬和禮遇,不斷吸引了天下的英雄豪杰前來歸順,最終成就了一番皇圖霸業。
劉備起初只是一個沒落的貴族,近乎于無名之輩,原本并沒有人愿意效忠于他,可身無長物的他愣是能夠將胸中的宏圖大志一點點地實現了,這要歸功于他求賢若渴、知人善任、擅長團結的特質。
寬厚仁慈的劉備一直都以“禮賢下士”而著稱,從不嗜殺,可他卻在登基稱帝之時殺了一人,繼而導致蜀國走上了敗亡之路,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劉備為什么被稱作“劉皇叔”
劉備,字玄德,公元161年,他出生于漢朝沒落的皇族之家,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細數其輩分,還是漢獻帝的遠房族叔。
實際上,漢室宗族的分支到了劉備這一代,血親關系已經十分疏遠了。劉備的爺爺和父親都只是在偏遠的涿郡當一個小小的官吏,權勢和財富什么的根本就無從談起,算是非常落魄的貴族吧。
因為父親劉弘去世得早,劉備只好與母親以編織販賣草鞋、草席為生。
盡管日子窘迫,可劉備的母親卻寄希望于教育,省吃儉用地將15歲的劉備送到名師盧植的門下,盼望劉備能學有所成,徹底改變困頓的生活現狀。
雖說劉備的學業表現一直不怎么樣,但他卻天生有種與眾不同的魅力,喜歡音律華服的他少年老成、寡言持重,總是引得一眾少年豪俠爭相與之結交,就連中山販馬的豪商蘇雙、張世平等人都認為劉備絕非凡人。
后來,黃巾軍興起作亂,劉備得到了蘇雙、張世平的無償資助,首次組建了屬于自己的武裝力量,因為劉備率隊討伐黃巾軍有功,故而當上了安喜尉一職。
雖說后來劉備又接連當上了許多諸如此類的小官,但這些終究不是他心中的所想所愿。那么,劉備的夢想到底是什么呢?
劉備蓄謀已久的皇帝夢
《三國志·先主傳》中有載:劉備幼時,家門口有棵枝繁葉茂、高近5丈的大桑樹,很像帝王權貴所用的豪華車蓋。
路過的人見了,都贊嘆此樹不同尋常。當時一位有名的術士見到此樹后便驚嘆道:這家日后必出貴人!
劉備有一次與伙伴們在樹下嬉戲,突然指著大桑樹說:我以后要是當了皇帝,一定要乘坐有這樣氣派車蓋的御用豪車。
劉備幼時便有這樣的豪言壯語,足見他胸中早有鴻鵠之志。
劉備在23歲那年便投軍創業,東征西討,之后被曹操所看中,就成了曹操的座上賓。
劉備被曹操封為左將軍,與曹操坐同席、出同車,尊榮有加。可劉備依然不滿足于此,并找機會最終逃離了曹操。
劉備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他不甘心久居于人下的緣故,他想要在曹丞相之上,那么,也就只能是擇機成為皇帝了。
想當皇帝必須要有賢臣能將追隨左右,劉備知道自己不能文也不能武,既無財又無勢,如何能夠讓天下的英雄豪杰自動投奔到自己的帳下呢?
他想到了以仁義籠絡人心、以德行昭示天下,于是,他遇到窮苦無助的百姓,便慷慨地給予幫助和照顧,遇到前來投奔的賢士,就知人善任、禮敬有加。
當深感身邊缺少謀士的劉備聽聞隆中的鄉下有個叫諸葛亮的人有雄才大略,便奉尊降貴,帶著滿腔的誠意前去求賢,面對行事仁厚的劉備,諸葛亮心頭充滿暖意,遂答應了劉備的邀請。
出山后的諸葛亮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傾力輔佐劉備,為他獻計獻策、分析時局走向。
后來,除了結義的兄弟關羽、張飛以外,劉備的麾下又接連增添了馬超、黃忠、趙云、魏延等十余名猛將,可謂如虎添翼,實力大增。
充盈了自身實力的劉備從一開始就是打著“光復漢室”的響亮旗號來興兵立業的,但隨著劉備在三國鼎立的亂世之中拼殺數十年之后,內心卻逐漸形成了與孫權、曹魏無異的想法——成為天下之主。
可是,只要漢獻帝仍然在位一天,劉備就只能繼續蟄伏,繼續當一個愿意為匡扶漢室而奮力奔波的“劉皇叔”。
公元220年,漢獻帝被曹丕所威脅,不得已只好讓出了自己的皇位。劉備得知漢獻帝被拉下臺,暗喜橫亙在自己前進路上的阻礙終于被清除掉了,于是便在諸葛亮等人的支持下準備自行稱帝。
而此時已經徹底暴露野心的劉備,卻被群臣議論紛紛。
劉備為了順利登基錯殺忠臣,失掉了人心
劉備帳下的大多數人還是非常支持劉備稱帝的,畢竟戎馬轉戰了這么多年,如果劉備可以制霸一方,那么大家也都可以加官進爵,繼而得享富貴與安樂。
但也有一部分臣子恪守君臣之道,認為依然應該由漢獻帝來執掌江山,劉備欲自立為帝的想法十分不妥,與亂臣賊子并無二致。
當時,堅持反對劉備稱帝的第一號人物就是主簿雍茂。雍茂是一個對漢室忠貞不二之臣,他之所以無怨無悔地追隨著劉備,就是因為劉備始終是以“復興漢室”為己任的。
雍茂的固執害了自己,他起初只是在言語上反對劉備稱帝之舉,后來,他數次直言進諫,在朝堂上慷慨陳詞,執意勸劉備放棄稱帝的打算。
彼時的劉備已經年近六十,又怎會輕易放棄近在咫尺的圓夢之機。
因為雍茂犀利的反對態度,令劉備數次在群臣面前面紅耳赤、斯文掃地。
劉備想要殺雞儆猴,制止臣子中那股反對自己登基稱帝的力量,于是,他便找了一個其他的借口,把雍茂殺掉了。
一直和雍茂一樣持反對態度的人還有尚書令劉巴,他原是荊州的名士,為人正派穩重、簡樸清高。當他看到雍茂被殺后,徹底寒了心,無奈之下只有選擇屈服。
可劉巴到底還是忿意難平,在劉備登基后的第2年,抑郁難解的劉巴便去世了。
由此可見,劉備登基并非眾望所歸,他為了圓自己的皇帝夢,還是選擇犧牲了忠義的臣子。
《零陵先賢傳》中有載:雍茂被殺后,劉備“由是遠人不復至矣”,也就是說,青年才俊聞聽忠義有加的雍茂竟然慘遭劉備的毒手,不但紛紛對劉備失去了信任,還產生了戒備之心,不肯再來蜀漢效力于劉備。
劉備就這樣親手毀掉了自己謙遜禮賢的好名聲,蜀漢后期,人才凋敝,又沒有新的賢士前來歸順、輔佐,因此,失掉人心、踏上敗亡之路的蜀國率先慘遭覆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