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萌出障礙,牙冠部分被牙齦覆蓋,形成一個隱蔽的 “盲袋”
智齒冠周炎是指智齒(第三磨牙)在萌出過程中,由于位置不正、萌出不全等原因,導致牙冠周圍的牙齦組織發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癥,是口腔頜面外科的常見疾病之一。
一、病因
- 智齒萌出障礙
智齒通常在 18~25 歲萌出,若口腔空間不足(如牙列擁擠),智齒可能無法完全萌出(稱為 “阻生智齒”),牙冠部分被牙齦覆蓋,形成一個隱蔽的 “盲袋”。 - 細菌感染
盲袋內易積存食物殘渣和細菌,難以清潔。當身體抵抗力下降(如疲勞、感冒、熬夜)時,細菌繁殖引發炎癥。 - 機械刺激
萌出過程中,牙齦反復受到牙齒摩擦,或對側牙齒咬合時刺激牙齦,也可能誘發炎癥。
二、典型癥狀
局部癥狀
智齒周圍牙齦紅腫、疼痛,觸碰或咀嚼時加劇,嚴重時牙齦可能化膿。張口受限(因炎癥導致咀嚼肌痙攣),吞咽時咽部疼痛。盲袋內可能溢出膿性分泌物,口氣異味明顯。
全身癥狀
輕度炎癥可能無全身反應,嚴重時可出現發熱、頭痛、乏力,下頜淋巴結腫大、壓痛等。
并發癥
如果炎癥擴散,可能引發頜周間隙感染、面部腫脹,甚至影響呼吸或吞咽功能(需要緊急處理)。
三、治療方式
急性期治療(控制炎癥)
局部沖洗:
用生理鹽水沖洗盲袋,清除食物殘渣和膿液,減少細菌滋生。
藥物治療:
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疼痛明顯時可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藥。
切開引流:
若形成膿腫,需由醫生切開牙齦,排出膿液。
緩解期治療(去除病因)
炎癥消退后,若智齒位置不正、反復發炎,建議拔除智齒,避免復發。若智齒位置正常且有對頜牙,可考慮保留,但需定期清潔盲袋。
四、預防措施
注意口腔衛生
早晚刷牙,使用牙線或沖牙器清潔智齒周圍,飯后漱口,減少食物殘留。
定期口腔檢查
青少年或成年后可定期拍攝口腔牙片,評估智齒萌出情況,對可能引發問題的阻生智齒,可在炎癥未發作時提前拔除。
增強免疫力
避免熬夜、過度疲勞,保持飲食均衡,減少因抵抗力下降誘發炎癥的風險。
什么時候需要緊急就醫?
若出現面部明顯腫脹、張口困難加重、高熱不退,或伴有呼吸困難、吞咽障礙等,可能是炎癥擴散的信號,需立即到口腔頜面外科就診,避免延誤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