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開到天府二街的盡頭,左拐進了一條極其破爛的路。路面坑洼不平,積水嚴重,車速只能減到20碼。路兩邊是公交車停車場、待拆遷的房屋、廢品收購站,遠處還能望見“雙流站”三個字。褪色的店招上寫著:小靈通、尋呼機等古老的詞匯,仿佛穿越到上世紀90年代。
司機疑惑:“這里有啥吃的?”
我也不知道,跟著導航走。幾分鐘后,在一個丁字路口的棚子前停下來。抬頭一看,四個大字赫然醒目:富貴飯店。門口停了一排車,看來都是來尋吃的。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現實版。老板勇哥自嘲道:“我那個店,看到那個P樣子都夠了。哈哈哈。”
夠是夠了,生意卻不少。客人主要是“周圍一轉的”。雖然周圍都已經拆得差不多了,“但小區頭總有人撒,一街到五街都是我們這一轉的,還有附近上班的年輕人,或者熟人介紹的,比如像你。”
·富貴飯店簡陋的門頭
我是慕名而來的。在網上看到他家的炒腰花,鮮嫩欲滴,賣相絕佳。要知道,炒腰花雖是家常菜,卻相當考功夫,對食材、刀工、火候的把控要求極高。一般的做出來,不是腥了就是老了,或是分量少得可憐(要在配料里找腰花)。所以就憑這盤炒腰花,沖了。
坐下來,先盲點一個肝腰合炒。沒想到,他家不做肝腰合炒,只做炒腰花,“官方學名”叫陳皮腰花,是店里最有名的招牌菜之一。聽上去不錯,在其他地方還沒吃到過。勇哥說,這是傳統的荔枝味做法,加上陳皮,有散寒開胃的作用。
·陳皮腰花 圖源?閱月
勇哥是老板,也是大廚。他16歲學廚,至今已經炒了40年菜。現在,店里有4個廚師,他每月炒四天菜。他對自己廚藝的評價是:穩定。“就像步槍打鳥,槍槍都要中,年輕廚師有時候要憑心情炒菜,偶爾有一點區別,曉得不嘛。”
今天很幸運,吃到了“發揮穩定”的陳皮腰花。分量果然很足,入口爽滑,青筍脆嫩。最妙的是,看不到一點陳皮的影子,卻能嘗到回甘的味道,但又不是很重,淡淡地挑逗一下味蕾,很有層次感。在這種環境,能吃到這么“講究”的菜,真的很值。
這份陳皮腰花50元。比其他店價格稍高。勇哥說,一份腰花是半斤,兩個豬腰子才炒得到一份。“為啥收你50元?因為鮮豬腰29一斤,凍豬腰22一斤,我們只用鮮豬腰,還要丟一大堆腰騷,所以腰花基本上屬于配菜。而且我們不用外地豬肉,只用成都本地的豬肉。”
招牌菜除了陳皮腰花,還有藿香鯽魚。這道菜雖不是獨創,也有自己的風格。“藿香鯽魚,調味以泡菜為主(泡蒜、泡豇豆、泡海椒,即‘三泡’),豆瓣用得很少。外頭的話,一般只加點醋,我們微微加點糖,不能甜,又不能酸。這個就是魚香味,成都傳統的老味道。”
在富貴飯店,我第一次弄清楚了糖醋味和魚香味的區別。“糖醋味是糖在前醋在后,要先吃到甜味,再吃到酸味;魚香味正好相反,回口有甜才叫魚香味。”勇哥還順帶普及了一下宮保雞丁和宮保肉丁的區別,“宮保雞丁不加醋,宮保肉丁要加醋,這樣口感才好。曉得不嘛。”
·藿香鯽魚
還有兩道菜,也值得擁有姓名:紅燒豆腐絲、韭黃血旺酸湯。
紅燒豆腐絲做法類似麻婆豆腐,但要勾3道芡,過3道油,最后起鍋時加花椒面。特別之處在于,細如面條的豆腐絲,是用超薄的豆腐皮切成。看上去和江南的文思豆腐異曲同工,我愿稱之為“蒼蠅館子版的文思豆腐”。
·紅燒豆腐絲
韭黃血旺酸湯,用的是鮮鴨血,加姜、醋,勾芡而成。可以醒酒解膩,是一道頗受歡迎的開胃湯。開胃解膩的酸湯喝過,比如正宗的江油肥腸都會配一碗,但韭黃配血旺倒是第一次見。安利之。
·韭黃血旺酸湯
富貴飯店的菜,可以劃為老川菜一派。有一些傳承和門檻,也不是很花哨、重口。勇哥不做預制菜,所有的菜都大火現烹。有一些菜,菜單上有,但當天吃不到,需要提前預定。廚房就在店門口,里面的一舉一動都看得清楚。這是一種自信,對流程、品質和廚藝的自信。
勇哥今年56歲,40年前,16歲的他想去當兵,已經報名了,但父親不同意,想讓他在家學廚藝。“先是請師父來教,磕頭,每個月給師傅發工資,后來又去外面拜師、做鄉廚,刀工都要學三年。師父是個爪手(手指彎曲不能伸直),但在整個雙流縣是數一數二的大廚,還有幾位師爺在教我,所以我學得有點雜。”好像在聽一個郭靖和江南七怪的故事。
三年后考核:用4個雞蛋鏟蛋泡,讓筷子在蛋泡中來立起來。有一道川菜名菜雪花雞淖,就是要蛋泡鏟得好,才做得出來。“現在的館子,一般都沒得這道菜。我的菜單上也沒有。一個是刀工,一個是時間,還有配料,高湯、老母雞、牛肉、鴨子、火腿,太麻煩了。”
最晚從1985年起,富貴飯店就存在了。它的前身是雙流縣協和供銷社飲食店。勇哥的爺爺是供銷社社員兼廚師。后來,集體企業轉為私營,他們家就把飲食店承包下來,于是有了富貴飯店。
“這名字是爺爺取的。我們兩弟兄是玉字輩,小名一個叫玉富,一個叫玉貴,我是富,弟弟是貴。以前窮怕了,所以取了個吉利的名字。我覺得這個名字取得有點喜劇,經常在電視里看到富貴、旺財啥的搞笑角色。”
可能正式因為這種“喜劇感”和反差,讓大家想來看看,這個旮旯里究竟藏著什么“富貴”。現在,這里幾乎是一片廢墟,和幾十年前比,生意竟“沒受什么影響”。
很好奇,幾十年前,大源還是農村,沒有軟件園,沒有天府一二三四五街,更沒有“國際城南”,富貴飯店的客源來自哪里?
一街之隔的雙流站(原白家火車站)即是答案。這個成昆線上的小站,曾經停靠成都至西昌的慢車(5619/5620次,成昆線上著名的“慢火車”,平均速度 29km/h ,至今仍在運行,起始點為峨眉山-普雄),目前已停止了客運業務,只保留貨運功能,蒼老的樹木和紅磚房顯得寂寥沒落。辦公樓上,還屹立著“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口號。
·遠望雙流站(上);成昆線從大源穿過(下)
當年,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從白家站坐到火車南站,5角錢;來往西昌、攀枝花的旅客在這里上下車;成都最大的木材市場人聲鼎沸;川糧集團白家糧庫也在這里;夏天的傍晚,很多人在鐵軌上納涼,文藝青年在鐵軌上彈吉他。
拉糧食的,拉木料的,上下車的……富貴飯店,不僅是吃飯的地方,也是信息集散地——糧庫的調撥消息、木料廠的招工傳聞、火車班次變動等,在這里口口相傳。
“現在雖然沒有當年的客流量,但是經濟比以前好。很多在這從小吃到大、像我這個年紀的人,一個星期不來吃,就覺得心里不舒服。”
·鐵路貨運雙流營業室(上);川糧集團白家糧庫(下)
如今,街上還能依稀見到過去的影子。“老街坊”除了富貴飯店,還有一家理發店、一家雜貨店、兩個旅館、一家藥店,仍在營業。那家藥店的正式名字叫:成都市高新區桂溪大源衛生站,它可能比富貴飯店更老。勇哥說,藥店的醫生原來是“赤腳醫生”,也是他的師父。
“教你做菜的師父?”
“不是,教我武術的啟蒙老師。”
“你還會武術?”
“是的。”勇哥掏出手機,展示他練功的視頻,身形步法相當矯健。幾十年來,他每天5點起來練功,先抓舉20公斤重的砝碼,再練器械套路,練兩個半小時,8點去店里上班。“像你這樣的普通人,三四個人挨不攏我。”
說起習武的初衷,勇哥說是看家護院,“從沒有欺負人的想法”。因為上世紀初,社會上的“超哥”很多,經常遇到社會上的人來吃霸王餐。“名義上是賒賬,其實就是不給錢,不如早點得罪他,當場解決。”
·練武術的勇哥
那天,勇哥穿著新買的、上千元的“雙槍皮衣”去上班,就遇到吃有人霸王餐,對方還動起了刀子。戰斗結束,婆娘驚抓抓地問,皮衣剁爛沒?
勇哥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先問我皮衣剁爛沒,沒說人剁到沒有?哈哈哈。不過現在沒有這種事了,不存在說誰吃不起一頓飯。”
我問:“練武功和做菜有沒有相通的地方?”
“相通之處就是學無止境。隨便你做多久,沒有完全會的,只有沒學到的。”
突然覺得,在天府二街的盡頭,這條看似老舊的街上,臥虎藏龍。
編輯丨Rain
未標注圖源丨Rain、富貴飯店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眾號丨YOU成都視頻號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場小程序丨YOU在場小紅書
合作添加微信號
YOUCHENGDUDU
· 歡迎把小都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哦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