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人民網(wǎng)、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找到痛點,就是學我者生;
跟風辦賽,就是似我者死。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湘潭人齊白石的這句話,湖南人總是領悟不夠。
蘇超的火,是肉眼可見的。
由“十三太保”共同演繹的江蘇城市足球聯(lián)賽火出了圈。
球票一票難求,球場座無虛席,各城市官方紛紛下場參與玩梗,名場面一個接一個。
“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沒有假球,全是世仇”“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宿遷和徐州整上了“楚漢之爭”,無錫和蘇州搞起了“蘇南德比”,就連淮安和揚州都可以在球場上爭一下“誰是淮揚正統(tǒng)”。
“常州輸一場叫吊州,輸兩場叫巾州,輸三場是‘丨州’……”,按照球迷玩梗的說法,留給常州的筆畫不多了。
在競技體育和地域認同感相互激發(fā)的作用下,“蘇超”的熱度不再局限于江蘇省內(nèi)。
順便,整個江蘇,“體育局長輸球的委屈,全寫在了文旅局長的笑臉上”。
前有“村BA”,后有“蘇超”,令其他地區(qū)的球迷有些羨慕,這么個好玩意,我們自己家門口能不能有?
別的地方不說,湖南肯定學不會。
因為,真的學不會。
01 湖南,真的學不會?
有官媒就撰文指出,湖南也可以辦湘超:“‘湘超’的終極奧義,不在于輸贏,而在于讓每一個湖南人找到歸屬感與自豪感”。
這個思路是對的,但落在具體操作層面,或許就會走樣。
君不見,此前貴州村超、村BA火爆,湖南不是沒學過。
從株洲“廠BA”、瀏陽“全BA”,到常德石門的“足球小將”、懷化涼亭坳小學的“灌籃高手”,相當?shù)娜妗?/p>
然后呢?沒然后了。
為何會如此,畫虎不成反類犬而已。
昔日村超的火,火在鄉(xiāng)野里“土味”,而非比賽多么精彩。
今日蘇超的火,火在城市間“斗氣”,而非什么國腳、臭腳。
然而,湖南學的很全面,唯獨沒有自己的味道。
廠BA、全BA打的是什么,籃球;足球小將玩的是啥,足球。
各種比賽一籮筐,中超、CBA都沒人看,誰來看這種低段位的賽事。
換言之,神似而已,沒味。
怎樣才有味?
湖南不是沒出招,場外人間煙火氣很濃,各種烤串、臭豆腐。
果然全面,然而哪個城市沒有,還是沒味。
如何更有味?
各地也有想大招,有的賽事請來了馬可、汪涵走過場,真的就是進場走一圈,都沒有即興投個籃。
有的在場外搭臺子蹦迪、搖滾,甚至還想請來明星搞演唱會……
果然娛樂,然而有個球關系?還是沒味。
02 如何算有味?
江蘇的套路很簡單。
面對“蘇超”比賽,南京市委市政府新媒體平臺“南京發(fā)布”以《“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為標題發(fā)布賽事相關信息。
新華日報南京分社制作的對戰(zhàn)海報口號是“踏平花果山,再吃水蜜桃”……
這些宣傳口號“火藥味”十足。
散裝江蘇,說了這么多年,這一次全國人民看到“內(nèi)斗”拉,看到“對抗式團結”了,從嘴炮到“真踢”,果然有味。
湖南能學嗎?
學不會,沒法學。
咱們十四個地州市,形散神不散,沒這么個故事可說。
就比如咱家鄉(xiāng)株洲的廠BA,參賽各大企業(yè),日常就沒有市場競爭,也不存在多少上下游協(xié)作,比賽就是比賽,贏了也就是企業(yè)多個榮譽罷了,還能如何。
到底怎么學?
齊白石說了,“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學,就要學會別人為什么火的底層邏輯:痛點。
蘇超為什么火?
散裝江蘇只是個引爆點,但真正觸動人們熱捧的是“比賽第一”,是沒有假球,是不吹黑哨。
尤其是面對同步賽事中國足的一敗再敗,中超的情意綿綿腿,打出真火氣的蘇超,就有了情緒價值,成為了一個正面典型。
03 如何學,才會火?
別的不說,說說端午龍舟。
這一屆端午龍舟,佛山疊滘水道繼續(xù)一騎當千,“水上漂移”的極限競速依然華彩無限。
當大家看了多年在大江大河上頗為無趣、也不夠養(yǎng)眼的龍舟賽后,差異化就這么來了。
這個別人學不會!
畢竟如此水道,很難復制粘貼;畢竟船上的千萬富豪、廣東房東,別處難以尋覓。
但疊滘漂移,除了大片感外,還有什么?
還有廣東人開放拼搏的霸氣外泄,有嶺南文化中家族、祠堂和傳承的尋根。
湖南還是學不會!
端午賽龍舟,當然全國矚目汨羅江,但咱們就不能賽花式,必須重儀式,這才是對屈原最真誠的懷念。
一板一眼,才是湖南的神韻;端午源頭,才是龍舟的根骨。
但汨羅不能學,其他地方可以學,只是沒人學,依然一板一眼的在大江大河上劃船,形式大于意義。
回到蘇超,既然已知它的成功關鍵,在于引爆江蘇人乃至全國人民的痛點,湖南該如何學?
04 痛點,你找到了嗎?
找到痛點,就是學我者生。
跟風辦賽,就是似我者死。
比如廠BA,株洲能從中挖掘出什么痛點來?
湖南城市IP聯(lián)動?這個不是痛點,只是引流手法。
官方下場玩梗?這個只是營銷,容易不痛不癢。
開發(fā)衍生活動?這些都是后話,賽事不火都是扯淡。
具體怎么學,痛點找準,可以找的痛點有啥?
產(chǎn)業(yè)工人的地位,需要有更濃墨重彩的拔高!
如果在球場上,鉗工帶上扳手,只要不打架,怎么打球都可以?
老工業(yè)城市滿血原地復活的樣板?
如果在球場上,鋼鐵直男們,用自己不嫻熟的球技,去表現(xiàn)一些不一樣的話題。
例如一邊運球,一邊全場合唱《咱們工人有力量》,又或者《我為祖國獻石油》,賽場秒變同一首歌現(xiàn)場,可以嗎?
各種思考,圍繞當下國人的痛點去解鎖,如此一來,就學會了。
各種操作,圍繞當下國人的痛點去釋放,如此一來,情緒拉滿。
找到痛點,再來談個球的事,才是正道。
如果找不到,至少湊合個癢點吧,別倉促上籃或射門。
話說,有個小問題:
湖南如果分塊來比賽,除了十四個地州市聯(lián)賽外,還能分成湘西、湘東、湘南、湘中吧。
有沒有湘北呢?
哦,那是櫻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