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至10月,是湛江地區蛇類活動的活躍時間,也是毒蛇咬傷高發期。市民野外出行,尤其是在雨前、雨后要特別注意防蛇。入夏后天氣濕熱,蛇類經常出沒,被蛇咬多發于在田地里干農活或夜里走路時。
湛江屬熱帶、亞熱帶海洋性氣候,較常見的毒蛇為竹葉青、銀環蛇和眼鏡蛇。蛇毒按其主要毒性成分與生物效應分為三大類:神經毒素、血液毒素和細胞毒素。其中,銀環蛇的蛇毒屬于神經毒,竹葉青的蛇毒屬于血液毒,中華眼鏡蛇的蛇毒屬于細胞毒,而眼鏡王蛇的蛇毒屬于混合毒,既有神經毒,又含血液毒。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專家表示,蛇咬傷雖然可怕,但它是可預防、可治愈的疾病,關鍵在于患者能否及時有效地就醫診治,并盡早足量地注射抗蛇毒血清。目前,湛江有兩家醫院配備抗蛇毒血清,分別為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和徐聞縣人民醫院,其中湛江市蛇傷防治中心設于湛江中心人民醫院。
夏季蛇類出沒頻繁,市民在草叢、樹林等戶外活動時應盡量穿著長衣長褲,戴叢林帽,穿高幫靴子,涂抹帶刺激性氣味的風油精等,走路時應盡量發出響聲,并用登山杖或者木棍敲擊沿途的樹木草叢;夜行時,應持手電筒照明。
為了有效減少院前延遲
加速院內診治
以及降低致死致殘率
廣大市民一旦被蛇咬傷后
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1.立即遠離危險區域并驅離毒蛇,切勿嘗試捕捉毒蛇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2.盡量記住蛇的特征或拍照保存以便醫生判斷毒性;
3.摘掉受傷肢體飾物,如戒指、手鐲、手表、腳鏈,脫去緊身衣袖或褲子等,以免加重局部傷害;
4.保持冷靜減少運動以降低毒素擴散速度,應盡量全身性制動,傷肢保持低位;
5.對于神經毒類蛇咬傷可采用加壓固定法,但避免壓迫過緊或時間過長;
6.傷口可用清水簡單沖洗,切勿用嘴直接吮吸蛇毒;
7.及時撥打120求助并前往具備條件的蛇傷救治醫院就診;
8.在等待救援過程中可適當采取止痛措施但避免使用酒精;如遇心跳、呼吸驟停等緊急情況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以挽救患者生命。
近日,一名游客在海南三亞被不明生物咬傷后身亡,引發網友關注。三亞市衛健委3日曾發布情況通報:游客自述因“不明生物咬傷后惡心嘔吐右下肢麻木1小時”就診,后轉至某戰區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三亞市衛健委6日凌晨再次發布情況通報,全文如下:
6月2日付淇某某在三亞被不明生物咬傷不幸離世,我們對此深感痛心。省、市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專家組,嚴格按照相關處理程序,對病歷等相關資料進行封存,全面深入開展調查,并安排專人與家屬溝通,表達關切、了解訴求,提供必要的服務保障。專家組通過調取視頻監控、查閱病歷、問詢筆錄等進行了全流程調查?,F將有關情況續報如下:
6月2日凌晨零時許,付淇某某與男友步行回酒店途中右腳腳趾被不明生物咬傷,打開手機照明燈查看,未發現致傷生物。
0時08分,返回酒店清洗傷口。
0時29分,付淇某某與男友搭乘網約車離開酒店前往三亞中心醫院。
01時05分,到達三亞中心醫院急診。
醫院監控錄像和病歷顯示,患者自訴被不明生物咬傷后惡心嘔吐、右下肢麻木1小時,未提及被蛇咬傷。急診科接診醫生查體可見,右足第2足趾兩處模糊齒樣咬傷,相距約1cm,周圍未見紅腫以及滲液?;颊咦允?天前有急性咽喉炎病史,自服藥物治療,否認藥物過敏史。根據患者自述病史以及體征,接診醫生參照《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范》等診療規范,以不明生物咬傷給予留院觀察、靜脈輸液等對癥治療,同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03時24分,患者出現舌部麻木等癥狀,考慮病情突發加重。
03時35分,醫護人員將患者轉送至搶救室監護,并組織專家會診,懷疑毒蛇咬傷。
04時06分,三亞中心醫院聯系并安排救護車轉送到有儲備抗蛇毒血清的定點救治機構某戰區醫院就診。
04時28分,患者到達該戰區醫院,針對患者出現躁動、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下降等情況,戰區醫院采取了補液、升壓、輸注抗蛇毒血清等治療措施。
04時58分,患者出現心跳、呼吸驟停。后經全力搶救無效,臨床宣布死亡。
目前,我委還在就尸檢等問題與家屬進行溝通,以進一步查明死因。我委正依法依規開展調處工作,繼續全力做好家屬安撫和善后事宜,盡最大努力給予人文關懷。請廣大網友尊重逝者隱私,不信謠、不傳謠。
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5年6月6日
夏季是蛇類頻繁活動的季節
6月3日晚上,37歲的黃先生
在東莞市松山湖邊散步時
無意中踩中了一條小青蛇
右腳大拇指被蛇咬傷
目前還在醫院治療
據黃先生描述,東莞市松山湖邊有一條綠道,6月3日晚上他穿著涼鞋在散步時,由于光線比較暗,他沒注意到路上有一條小蛇,直到腳趾感覺“像被釘子釘了一下,很疼痛”,才注意到路上有一條不大的小青蛇,“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被蛇咬了?!?/p>
“我當時忍著痛給小青蛇拍了張照片,然后撥打了120,不久我被送到東莞松山湖東華醫院檢查治療?!?/strong>黃先生告訴記者,當時醫院沒有血清,從其他地方調來血清注射,目前傷情穩定了,處于消腫止痛階段。
在黃先生提供的圖片上記者看到,他躺在病床上,右腳上纏著紗布。還有照片顯示,右腳大拇指上有兩個明顯的小眼。
被蛇咬傷怎么應對?
被毒蛇咬傷后
蛇毒可對機體神經系統、血液系統
肌肉組織、消化系統等產生損害
引起急性全身中毒性疾病
研究表明,被蛇咬傷后2小時內使用抗蛇毒血清效果最佳,而亂用偏方等錯誤救助方式,極易導致病情延誤,甚至致殘、致死。
被蛇咬后請按照四步法處理↓
1、緩步撤離
盡量保持冷靜,限制被咬傷部位活動,第一時間緩步離開現場,快跑會加快毒素擴散。
2、記住特征
盡量記住蛇的基本特征,包括蛇形、舌頭、花紋、顏色,最好可以拍照,以便醫生精準用藥。不要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毒蛇的咬痕一般表現為1—4個出血點,多數情況為2個;無毒蛇為兩排細小牙痕。
3、及時取下配飾
去除患肢的手鐲、戒指、鞋子等受限物,防止腫脹加重后導致進一步傷害。
4、固定并清理傷口
用繃帶(最好是彈力繃帶)在患肢進行綁扎,減緩蛇毒的擴散。同時用夾板或樹枝對傷肢進行固定。
△可先用木棒或板子充當夾板,將其貼靠咬傷部位周圍,再用布條等系在夾板上、中、下三個位置,確保其固定。
傷口處請勿直接用水清洗,應使用浸濕的干凈布料輕輕擦拭傷口,去除污漬。清理干凈后,再用另一塊干凈的布覆蓋傷口,等待救援。
簡單處理后,及時撥打120,或者用交通工具送去醫院。如果沒有交通工具,最好由人背著,送醫院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