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在綠茵場上奮力搶斷、傳球、射門;綠茵場周邊,各族群眾為場上的運動員加油助威……日前,第三屆中濟海體育公園足球聯賽在麗江市古城區中濟海體育公園精彩上演。
這只是中濟海體育公園以“體育+”多元賦能為核心路徑,探索“體育+”融合發展、推動“城市更新”創新發展模式的一個縮影。
中濟海體育公園位于麗江市古城區束河街道東南端,占地面積1050畝,連接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麗江古城,是集運動、休閑、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體育公園。公園以“運動”為主題,由控制中心、驛站、活力運動組團、雪山組團、景觀餐廳等組成,建有健身跑道、騎行道、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等基礎設施,打造有兒童活動區、水上運動區等全齡段休閑場景,不斷吸引眾多參賽者和游客前來打卡體驗。
“近年來,通過科學規范的‘政企協同’運營機制、全齡友好的基礎設施升級、‘體育+’多業態深度融合,中濟海體育公園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成為麗江城市文化展示與生態體育融合的新地標,也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個大舞臺。”麗江市古城區投資控股集團下屬新能源環衛公司副總經理尚艷江表示。
這些與中濟海體育公園的發展模式息息相關。
——公園采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營”模式,實現資源高效利用,積極培育了麗江體育產業和體育旅游發展新載體。
——依托區位優勢和基礎設施條件,公園以足球聯賽、水上運動等體育活動為核心,通過賽事引流、業態聯動等方式,不斷延伸“體育+文旅+消費”鏈條,先后成功舉辦“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奔跑彩云南”名城名鎮領跑賽等各項活動,不斷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廣度。結合“賽事+旅游”“運動項目+旅游”,公園把國際邊交會、美食文化節、納西族棒棒會等節日與賽事活動有機融合,舉辦的文化惠民文藝演出,能讓參賽者與游客在運動中了解東巴文字、民族歌舞等非遺元素。結合“跟著賽事去旅行”攻略,推出“體育+非遺研學”“體育+民俗體驗”線路,實現了體育精神與民族文化的雙向賦能。同時,推出“吃玩游娛行”系列攻略,帶動本土農副產品、省內外土特產熱銷,讓體育賽事不斷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
——公園以游客量、消費數據為基準,精準匹配需求,動態調整業態布局,消費潛力得到充分挖掘,消費動能更加充足。與周邊足球場、籃球館、游泳館、田徑場、圖書館、科技館、青少年宮等場館群有效聯動,打造了集運動訓練、賽事活動、休閑娛樂、親子教培等于一體的多功能體驗區,滿足了各族群眾的多樣化需求,“體育+”多業態融合效應明顯。
依托于此,公園經濟效益明顯提升、品牌影響持續擴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等成效顯著:2022年11月開園以來,公園年均游客量達150萬人次,日均接待4000人次;通過承辦足球聯賽、健步走、定向賽等20余項賽事活動,累計吸引超7500人次參賽;2024年,經營收入達474.82萬元,同比增長680%,帶動周邊餐飲、旅游等業態收入同比增長159%。
以規劃促發展、賽事聚人氣、業態促消費,如今,中濟海體育公園不僅激活存量資源、提升城市品質,為區域經濟注入可持續動能,為全省乃至全國“體育+”融合發展提供可復制的“麗江樣本”,更激發“體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內生動力。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馬新煥
轉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