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基本定向了
已經3年多的俄烏沖突,大方向已經定向了,這就是由俄方占優勢已經完全轉為烏方占優勢。因為從2024年起烏軍就已經以俄羅斯庫爾斯克州為營盤,在俄羅斯境內穩扎穩打了,到2025年烏克蘭的無人機就天天對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進行襲擊。連5月9日俄羅斯傳統的紅場閱兵,都因沖突影響和實力受限,閱兵規模和氣勢大不如前,被外界認為俄羅斯已無力舉辦盛大閱兵式,完全體現出俄羅斯的困境。更糟糕的是,5月20日俄羅斯總統到庫爾斯克視察時,居然遭遇烏克蘭的無人機群斬首,雖然未斬首成功,但已經明顯體現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的被動和岌岌可危。
俄羅斯向何處去?
由于俄羅斯已經在俄烏沖突中完全由優勢轉化為弱勢,為此各方都在分析猜測俄羅斯未來的走向。有的認為俄羅斯將解體,重走蘇聯解體的道路,分成若干小國家。有的認為俄羅斯將分成兩大塊,歐洲塊和亞洲塊各自獨立。這些分析中有一個很突出很吸引眼球,這就是近日國際戰爭研究所的一份分析報告。這個報告結論是,俄烏沖突大概以俄羅斯內部分裂結束。這是很有說服力的,因為它是從多個方面深入分析得出的結論。從目前俄羅斯的情況來看,也很符合客觀實際,因為北約歐盟本質上是對俄羅斯采取圍困戰術。圍困說穿了就是圍起來讓它內部變化,圍的時間長了它的內部必然分化瓦解。
國際原子能機構是如何分析的?
國際原子能機構分析俄羅斯軍隊中的腐敗問題十分嚴重。由于軍隊腐敗,導致俄羅斯軍隊的戰斗力不行,軍事現代化目標無法實現。平時怎么吹都看不出,一到俄烏沖突武器裝備就暴露出許多問題,精確制導武器短缺,不得不依靠傳統火炮,甚至用朝鮮的笨重火炮。電子戰系統也無法壓制烏軍的星鏈網絡,戰場信息遲緩,仿佛陷入迷霧之中,戰場態勢不能準確把握。雖然宣傳上有閃電戰?,鋼鐵洪流,但其實本質上就是人海戰術。因此和裝備現代化的烏軍比拼,好比用瞎子和千里眼對打,好比用人頭碰無人機,瞎子和人頭再多也最終將敗下陣來。所以烏軍越打越戰斗力旺盛,俄軍越打越處于被動挨打局面。加上俄羅斯發動俄烏沖突準備不充分,開始有氣勢,后來處處被動,搞得越來越狼狽。
相當重要的是烏克蘭的堅強抗爭和西方對烏克蘭的大力援助。這是俄羅斯沒有預料到的,烏克蘭有源源不斷的先進武器裝備和物資支持,俄羅斯不僅沒有幾個支持,反而受到全面制裁。凡是涉及金融、能源、技術等領域的都被嚴重削弱了,經濟實力和戰爭潛力被遏制,能源出口受阻,經濟增長無力,財政收入降低,這些都是無法支撐長期戰爭的因素。烏克蘭雖然比俄羅斯小許多,但樣樣都占強了,隨著戰爭的持續,當然戰斗力越來越強大,國內支持堅挺。相反俄羅斯越打越氣息奄奄,國內反戰情緒上升,國內支持率下降,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軍餉發放困難,軍營逃兵頻發,甚至還出現騷亂,陣亡士兵家屬缺少撫恤金,社會矛盾激化,民眾不滿情緒高漲。所以國際戰爭研究所認為,俄羅斯政權可能崩潰。
俄羅斯1917年是什么情況?
俄羅斯于 1917年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俄羅斯經濟陷入極度困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社會矛盾十分尖銳。1917年2月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宣布起義,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出現了臨時政府和工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臨時政府參加一戰,不解決俄羅斯的社會問題,反而使局勢更加動蕩。結果在1917年10月,在列寧領導下發動起義,攻占冬宮,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