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大家提到了身處權力中心或是時局的必然選擇中,影視劇中李朝的莊烈王后和張禧嬪身不由己、心不由己地被巨大的力量夾雜裹挾,陷入斗爭漩渦中不可自拔的事兒。
今天,繼續給大家盤點影視劇中的類似人物。
今天第一位來自電視劇《如懿傳》中,由董潔飾演的乾隆帝的原配—富察皇后(劇中名為富察·瑯嬅)。
與小說中陰險毒辣的形象不同,電視劇中的皇后耳根軟,容易被周圍的人挑撥,雖然自己也在針對如懿,但和其他人借著她的名義做的惡事相比是小巫見大巫,結果最后黑鍋全扣在她的頭上,也實屬冤枉。
相信她一開始和所有女孩一樣,都期盼著“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但是身為富察家族的女兒,她的婚姻幸福由不得她個人選擇,所以她聽從家族安排,參加四阿哥弘歷的選秀。
本以為勝券在握,弘歷快將只給嫡福晉的如意給她時,景仁宮皇后的侄女青櫻(后改名如懿)出現,弘歷興奮地將如意遞給青櫻,指青櫻為嫡福晉,她為側福晉,高晞月落選,這無疑是當著眾人的面讓她下不了臺。
巧的是景仁宮皇后在此時被幽禁,三阿哥被出嗣,如懿失去了庇護還有可能受牽連,所以富察·瑯嬅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嫡福晉,但是年少情深的弘歷還是求皇上將如懿賜給她做了側福晉,并且將第一次圓房給了如懿,這讓瑯嬅心里五味雜陳。
如果她們一直都是王爺的妻妾,那充其量只是宅斗,翻不了天,斗得也不會那么激烈,但偏偏弘歷繼皇上駕崩后成為了新皇上,她們也升格為皇后和妃嬪,除了恩寵,還要為子女掙前程、為家族爭榮光,斗爭也更加白熱化。
因為皇上對如懿的深厚情誼,瑯嬅一直戰戰兢兢,十分嚴格地以正妻的要求約束自己,生怕皇上覺得如懿比她更加適合,所以前期她對待妻妾可以說是寬容大度、盡顯國母風范的,除了因為忌憚皇上對如懿的情誼,忌憚高晞月的位分和家族勢力,給她們戴避孕鐲,故意將和如懿交好的海蘭分配給和如懿交惡的高晞月居住,還有為掌控圣心將貼身宮女蓮心嫁給皇上的貼身太監王欽外,其他基本沒有什么黑點。
但是,她的母親可不認為皇后只是這樣做嬪妃們就會安分守己。要確?,構玫幕屎蟮匚环€固,確保皇后的嫡子順利繼承大統,確保富察家的榮華富貴能延續千秋萬載,那所有潛在的威脅都必須鏟除。
所以,她吩咐皇后的貼身宮女素練要大膽一些,幫助皇后掃清障礙。再加上城府極深的金玉妍的誘導,素練便私下做了許多壞事,聯同高晞月也一直以為自己是幫皇后在做事。
如懿因被高晞月和阿箬陷害意圖謀害玫貴人和儀貴人的龍胎而被關進冷宮,皇后也以為如懿將在冷宮里了此殘生,便也沒有在意。但是二阿哥的驟然離世、冷宮附近未燒盡的紙錢以及高晞月的臆測,都讓皇后誤以為是如懿咒死了二阿哥,才對如懿起了殺心,于是聯同高晞月、金玉妍和阿箬數次欲置如懿于死地,不過都以失敗告終。
如懿知曉避孕鐲的真相后,誓要找皇后報仇,和海蘭里應外合出了冷宮,并和瑯嬅數次交手,都處于上風。
后來阿箬、高晞月和七阿哥相繼離世,皇上對瑯嬅的態度也有所轉變,她傷心憂慮加上急于受孕,傷了身子,給了如懿越俎代庖的機會,又加上阻止不了最疼愛的女兒和敬公主被迫遠嫁科爾沁,身體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秀遍g在南巡途中落水,還有皇上在她床塌前細數的那些她根本不知道的罪狀,一下子失去了生的希望,就此崩逝。
可以說,在劇中,富察·瑯嬅是活得最累的一個人。她不像如懿一樣有皇上最真摯的愛,時刻要擔心會被如懿取而代之;又要管理三宮六院的瑣事,生怕做的有一點不到位就會被皇上和太后揶揄為不稱職的皇后;還要照顧子女,既要關心他們的健康,也要關心他們的學業和婚姻,要讓他們也做出身為嫡子嫡女的表率;更要照拂家族,比如還未完全從喪子的悲傷中走出就拼命喝受孕的湯藥企圖再度懷孕,比如即使再不舍但科爾沁部落的實力會增強家族勢力所以依然不得不讓和敬公主遠嫁。
要說她自己愿意這樣,那我想是有失公允的。她也很累,想要休息,想要放下,但身為皇后、身為正妻、身為兒媳、身為母親、身為富察家的女兒,有太多的規矩準則、利益牽絆逼著她前進,只要稍微懈怠,她又會被評價為她最恐懼的“不稱職”。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想是對她相對來說比較貼切的形容吧。
今天第二位是來自莎士比亞風格的,由李少紅、曾念平執導的電視劇《大明宮詞》里,由歸亞蕾飾演的女皇武則天。
在大多數人中,武則天從一開始就有篡唐的野心,并且是主動追求權力、主動殺戮,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沒有任何感情的野心家。
在這部劇中,武則天圍繞權力展開的一系列做法,可以說有一部分的確是有她自己的主觀意志在,但更多是時勢在推動,她更多只是作為執行者而已。
以愛情而言,她可以容忍親姐姐和親侄女與丈夫尋歡作樂,但是當親侄女妄圖掌控權力,謀奪皇后之位時,為了保護自己,為了保護子女,她只能將侄女的生命聯同她的野心一起扼殺。
以親情而言,李弘的死更多是由于他的完美主義逼死了自己;
李賢被廢是因為他已經在計劃廢掉自己的親生母親,要強的武則天不可能坐以待斃、任人宰割,因為她太熟悉在皇室里失去權力就意味著死亡;
李顯被廢是因為她無法容忍自己苦心經營的朝政被不稱職的人糟蹋,一如她后面對太平公主說的那樣,執政幾十年,披星戴月、夙興夜寐,她失去了李治的愛情,但早已將朝政當成了她唯一的愛情;
李旦被廢則更多是因為時局。都說“時勢造英雄”,同樣的,此時的武則天通過二圣臨朝、垂簾聽政、平定叛亂等或活動,已經積累了牢固的權力資本,武家在她的庇護下也有壓倒李家的趨勢,在這種形勢下,武則天稱帝可以說是順應武家的需求,也順應時勢的需求。
李旦雖然身為皇帝,但卻無法掌控權力,更無法更改權力和時勢的走向,幾個哥哥的下場讓他明白到了個人主觀能動性在時勢面前的渺小,也看清了即使武則天對他還有母子情,但武則天背后的勢力也會不斷地逼迫他們斗爭,直到他們倆最終有一個人徹底倒下,而這樣也會毀了他們的母子情。
武則天也深知現在的她已無法回頭,只能趕鴨子上架,所以在了解了李旦的真實想法,看到大臣們逼迫她心愛的女兒太平公主代表李家同她斗爭時,她只能選擇稱帝,牢牢地將權力和時勢走向掌控在自己手中。
之后的酷吏時代、男寵時代、武家橫行霸道的時代,可以說是有武則天的授意和支持,但是它們瘋狂的長勢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卻早已不是武則天一個人救可以控制的。
立嗣問題、神龍政變、身后是帝號還是皇后名號等問題,都一再提醒她一個可悲的事實:無論是李治、她、她的孩子們還是任意一個處于權力中心的人,他們之所以得到權力,并不是因為他們是權力本身或者已經能馴服權力;相反的,是權力和時局選擇了他們作為現世的代言人,而時局一旦改變,曾經的輝煌也將不復存在,他們也就從權力的中心跌落下來,從門庭若市變得無人問津。
最后,以武則天稱帝前,她和太平公主關于權力的精彩對話為結尾:
武:我不喜歡你用這樣的眼神看著我,你在譴責我對權力的執迷。那好我告訴你,我熱愛權力,我害怕失去權力。我從來沒有告訴你40年前你有過一個剛出世就死去的姐姐,因為那時我沒有權力,而且隨時都會死于權力,我必須犧牲自己的女兒來獲得它。這件事使我痛苦到幾乎瘋狂,可是這瘋狂使我異常冷靜地看清了一個真理:在這個皇宮里,沒有權力就意味著喪失一切。首先是父母親人,我不能再失去你,所以我必須牢固地抓緊權力。
太:難道你失去的親人還不夠多嗎?
武:我的一個兒子死了,另一個兒子變成了我的敵人,也死了,死于他的偏執和仇恨,我的第三個兒子流落天涯,也許我永遠也見不到他了。我的丈夫,帶著對我的怨恨離開人世。為了權力,我失去了這么多,如果你現在要我放棄,你覺得公平嗎?
太:我不知道,權力也許真的很邪惡。
武:不!它一點兒也不邪惡!你看,這是你的曾祖父李淵,他為了權力成為隋朝的叛臣逆子;這是你的祖父李世民,他為了權力殺死了他的兩個兄弟。他們曾經被多少人詬病為邪惡,但是他們卻用這邪惡的權力拯救了天下百姓,建立了太平盛世,成為了難得的英君明主。
太:可你是個女人,所有人都反對女人做皇帝,為此流了很多血。
武:可我已經不是女人了!從政36年,為了選擇權力,我放棄了做女人的一切屬性!我等于沒有丈夫,每當我披星戴月批改奏章的時候,你的父皇跟我的姐姐和侄女在尋歡作樂。我的兒子們害怕我,甚至仇恨我,因為我沒有太多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我很少體驗一個做母親的幸福。甚至每天早晨別的女人都在梳妝打扮的時候,我卻在冥思苦想,為國事憂心忡忡。我做的哪件事是女人該做的?36年了,我犧牲了一切女人的快樂,把我的一切關注和體驗都傾注在朝政上,這甚至已經變成了我唯一的愛情。你說,我可以把它托付給一個不稱職的人嗎?
太:也許把顯接回來,你繼續垂簾聽政就能平息這場紛爭。
武:你錯了。從上官儀開始,宮里邊就在不斷地流血,到了徐敬業已經演變為尸骨如山的戰爭,這都是因為我沒有一個合法的名義。如果繼續下去,還會有無盡的流血紛爭?;饰皇鞘裁矗恐徊贿^是治國者的資格?,F在我要用我的能力賦予女人這樣的資格。女人不能稱帝?只不過是一個過時而不合理的傳統,我要廢除這樣的傳統!這也許是我一生之中最偉大的政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