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Lunar 電影改變生活。
《疾速追殺》系列已成為新時代的動作經典IP,獅門影業趁熱打鐵,積極拓寬整個系列向前邁進,于是就有了該系列最新這部《疾速追殺:芭蕾殺姬》。
“芭蕾殺姬”的相關設定最早出現在《疾速追殺3》中,但其項目開發早在2017年就已啟動。影片故事設定在《疾速追殺3》與《疾速追殺4》的時間線之間。
本片是一部外傳性質的電影,故事的主角并不是基魯·里維斯飾演的約翰·威克,而是由曾主演《銀翼殺手2077》的女星安娜·德·德瑪斯接棒。雖然影片含“基”量不算多,但殺戮盛宴的精彩程度卻毫不遜色。
故事架構相對比較傳統甚至俗套。
少女伊芙小時候親眼目睹父親被害,被殺手組織收養后接受著雙重訓練:白天在足尖鞋上演繹《天鵝湖》,夜晚在槍械庫淬煉殺人技。當她發現仇人線索時,一場融合優雅與暴力的復仇之舞就此啟幕。
影片塑造了一個與俄羅斯羅姆人組織關系微妙的殺手小鎮,雙方百年的和平狀態因為伊芙的復仇計劃而被打破。這座小鎮上的人們過著雙重生活,平日里看起來慈眉善目,但需要時每個人都可以隨時展開殺戮。
這個“全員惡人”的設定對《疾速追殺》系列而言不算特別新鮮,但依然帶給人不寒而栗的刺激感。
導演倫·懷斯曼留給人的印象是老派動作電影的匠人,曾執導過《虎膽龍威4》《全面回憶》等影片。但在《疾速追殺》系列的光環下,他將硬派動作戲碼設計的流暢而精準,所有的調度都進行了周密的設計,動作場面效率極高并富有節奏感。
考慮到伊芙作為女殺手力量感稍遜、但身手更加靈活的特點,很多殺招都進行了揚長避短的設計,隨機應變的動作反饋展現出角色的機智,比如用一箱手雷凸顯她的暴力美學,或是在短時間內就地取材,逆轉劣勢。
在影片高潮戲中,導演也安排了用視覺沖擊力極強的噴火器對飆來提升動作戲的破壞性與視覺刺激。
美中不足的是,標題中突出了“芭蕾殺姬”這一設定,但沒有過多芭蕾元素被融入到動作設計中。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對空間的利用。影片時常有種箱庭游戲推進的觀感,鏡頭跟隨伊芙的腳步來到一個又一個密閉空間,利用房間里的道具和武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過關、殺人,帶給觀眾一種游戲般的快感。
整體而言,《芭蕾殺姬》在動作場面繼承了系列的優點,迅速、精準、不拖泥帶水,它將每段情節簡化到幾乎一句話可以概括的程度,其他空間都留給伊芙。因此,影片的動作戲含量極高,從密集程度來評判,節奏強度完全不輸系列正傳作品。
約翰·威克在影片中所占篇幅并不大,但好在編劇和導演沒有將他作為一個純粹的客串式點綴,而是在高潮戲時作為解扣的關鍵人物登場,輔助女主角完成復仇,并在有限的時間里展現前作醞釀出的人物魅力。
作為一部系列電影,《芭蕾殺姬》用一整部電影塑造伊芙的故事背景與人物強度,并借此拓寬了整個殺手世界的世界觀,令人好奇在這個地下世界中還會有怎樣的故事曾經發生過,這無疑為整個系列未來的發展延展出了更多可能,如果下一部《疾速追殺》開啟“雙驕”模式大開殺戒,相信會更具看點。
相比之下,影片中沒有塑造出分庭抗禮的強大反派,這間接上令影片最終的宣泄感有所削弱。
伊芙的殺父仇人是遙控殺人的“首領”,他麾下似乎有源源不斷的殺手來替他完成殺戮任務,面對上門復仇的主角也并沒有拿出太多解決辦法,只是以人海戰術一波一波進行圍困,最終被輕易反殺。
的確,影片中殺人的數量可能超過今年所有的院線電影,但重復性的殺戮與超高的死亡率在最后的會令觀眾腎上腺激素多少有些透支。
客觀說,《疾速追殺:芭蕾殺姬》仍是一部值得在影院中觀看的電影。這部外傳豐富了"疾速宇宙"的版圖,用最純粹的方式延續了標志性的暴力美學,在保留系列精髓的同時,為這個暗黑世界注入了新鮮的女性視角。
雖然某些設定略顯套路,但酣暢淋漓的動作場面和獨特的視覺風格,依然能讓動作片愛好者獲得滿足。
你對這部系列外傳滿意嗎?是否期待接下來“殺手宇宙”的拓展?歡迎大家在留言中告訴我們。
注: 本文 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
【點擊往期回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