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澎湃浪潮中,一群年輕的身影正成為推動融合發展的生力軍。5月29日,世宏控股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和執行董事,26歲的青年港商黃頌堯(Samson)在東莞長安天工智谷接受了搜狐東莞產業園+頻道的專訪,分享其在推動產業升級與莞港融合方面的實踐和創新。
△黃頌堯(Samson)
金融精英回歸實業,打造產投融新范式
手握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優等成績,曾操盤路特斯科技de-SPAC合并上市、禾賽科技美國IPO等標志性項目的黃頌堯,一年前毅然離開德意志銀行,回歸家族企業。
“在根基深厚的行業推動變革,價值創造更具爆發力”,面對外界對其投身傳統行業的疑惑,這位26歲的執行董事目光堅定。他將跨境金融經驗注入集團轉型——推動東莞長安天工智谷形成“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生態閉環,助力世宏控股從傳統制衣商向“產投融一體化”跨越。
△長安天工智谷產業園
架起莞港協同橋梁,合作基因激活創新生態
“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青年的歷史機遇!”身兼東莞市外商協會副會長的黃頌堯深有感觸。依托協會平臺,他積極構建莞港企業協同網絡:“我們這代港商更注重合作共贏,這恰與灣區精神共鳴”。他特別呼吁香港青年突破金融業局限,擁抱灣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新機遇。
作為阿卡貝拉歌手,黃頌堯將合唱藝術融入商業實踐。在緊張的工作之余享受合唱藝術帶來的精神愉悅:“合唱的精髓不在獨唱技巧,而在于聆聽他人、創造和聲”。這種協作哲學被注入天工智谷的基因——園區設計專門設置跨界交流空間,定期舉辦行業交流論壇。正如他所言:“這里不是工廠集合體,而是讓多元主體共生的創新熱土”。
△黃頌堯(右)在長安天工智谷接受搜狐東莞產業園+頻道的專訪
“紅本”工改工的“產城人”答卷
作為東莞首個取得“紅本”的工改工標桿項目,投資22億、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的天工智谷承載著更宏大的愿景。“我們打造的是一個賦能企業的生態圈(ecosystem)。”黃頌堯介紹。除紅本廠房外,項目涵蓋總部大廈、人才公寓及運動公園等城市配套,并通過“科技+金融”雙引擎構建智慧園區。物聯網(IoT)技術融入管理,以數據驅動企業成長,真正實現“產城人”融合共生。項目預計投產后年產值超150億元,稅收貢獻逾12億元,創造2萬多個就業崗位。
面對全球市場變局,黃頌堯認為未來更要注重可持續發展(ESG)與數字化創新。在天工智谷,環保實踐體現于綠化建設、智慧物管及大數據能耗監控;社會責任聚焦人才培育與職場多元;企業治理則依托科技賦能決策。同時,集團通過業務地域多元化(如布局東南亞產業園)強化抗風險能力,以數字化工具開拓新增長點。
“黃總兼具國際視野與本土智慧,在傳承中開拓新局。”專訪主持人王毅如此評價。從跨境金融操盤手到實業革新者,黃頌堯正以新一代港商的獨特姿態,在繼承港商開拓精神的基礎上守正創新,在天工智谷奏響“產城人和”的灣區新樂章。
這座崛起于東莞長安廈崗社區舊廠區的新地標,已然成為東莞智造升級的生動注腳。
文字:王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