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哇,今天何包上線。
近段時間泡泡瑪特很火,大伙都想我們多聊聊。
剛巧。
今天泡泡瑪特創(chuàng)始人王寧,以203億美元超越牧原股份創(chuàng)始人秦英林。
我換算了下, 大約1467億元人民幣啊!
王寧也借此取代秦英林,成為河南新首富。
截止今天6月9日,泡泡瑪特股價250港元/股。
今年以來,已經上漲了180%。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從2024年初至今,股價漲幅已超過11.5倍。
堪稱吊打黃金投資。
要是之前買了,妥妥暴富的節(jié)奏。
鄧姐姐也買了,目前漲幅12%,但她說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不是薦股,大家別誤會哈)
而泡泡瑪特的核心業(yè)務是IP,目前最火的是Labubu。
許多人可能今年才有所耳聞,但其實去年它就已成為公司的當家“印鈔機”。
泡泡瑪特2024年報 披露 ,四大IP營收破10億元,13個IP營收破億元。
我做了張四大IP的圖:
Labubu所在的IP THE MONSTES營收達30.4億元 。
同比增長726.6% 。
成為泡泡瑪特旗下營收第一的IP。
/ 火遍全球,身價飆漲 /
Labubu現(xiàn)在有多火呢?
從國內到國外,從線上到線上都大受歡迎。
多位頂流明星如劉亦菲、迪麗熱巴、Lisa、蕾哈娜、貝克漢姆等紛紛上身帶貨。
在泰國還有編制,Labubu獲封“神奇泰國體驗官”。
陣仗大到連國家部長都親自接機,還出現(xiàn)在多位泰國公主包上。
在英國、印尼新店開業(yè),就因人潮爭搶限量Labubu爆發(fā)沖突。
在新加坡,政府為了遏制非法倒賣行為,出臺了相關法律:
明確規(guī)定攜帶Labubu入境必須進行申報,否則將面臨罰款。
有點抽象又有點搞笑。
但細想想,好似也挺合理。
因為倒賣Labubu的生意,可太有賺頭了。
在歐美市場,Labubu的價格在二級市場上能賣到594美元,價格翻了7倍多。
而在咱國內,更是夸張。
原本售價幾十塊的玩偶,有的被炒到上萬,溢價高達30倍。
職業(yè)黃牛線上利用軟件監(jiān)測,完成毫秒級搶購。
泡泡瑪特的線下門店及自動販售機,也儼然成為了黃牛大本營。
他們雇傭人員兼職排隊,線下門店包場。
再將搶到的 Labubu加價 賣到國內外市場。
二手平臺上的價格,被黃牛們炒得亂七八糟。
據說有人甚至能日賺兩三萬。
除此之外,Labubu還有許多商業(yè)跨界合作和聯(lián)名產品。
與運動品牌Vans,合作推出了聯(lián)名鞋款及服飾。
與瑞幸咖啡合作推出了聯(lián)名冰杯、紙袋、杯套和聯(lián)名貼紙等等。
進一步提升了在消費和商業(yè)層面的影響力。
/ 彰顯個性,營銷推波助瀾/
看到這或許很多人會納悶,Labubu因何爆火出圈?
甚至初代愛好者也會奇怪,為什么突然多了這么多狂熱愛好者?
因為這一IP形象,看似并不符合主流審美。
一口尖牙,一臉壞壞的小表情。
部分愛好者,他們也喜歡用「 丑萌 」來形容。
或許正是Labubu形象獨特,極具辨識度,才是吸引受眾的首要因素。
代表著反叛、非主流、個性。
最初它的性格設計定位,就是調皮有樂觀,愛搗蛋。
對任何東西和事物都會感到好奇,善良勇敢等。
另外它的創(chuàng)造者出生在香港,生活在比利時,很懂外國人喜好。
在這信息爆炸與社會快速變遷的時代,要面臨內卷、身份焦慮、虛擬與現(xiàn)實割裂等困境。
有人說——
“丑”是對抗審美霸權的武器,“萌”則是治愈精神創(chuàng)傷的良藥。
Labubu能夠彰顯自己不隨大眾,勇敢做自己的個性表達化身。
好比上班濃眉大眼、人畜無害,下班秒變橫著走的魔丸。
撞臉一位熟人了不是
當然,光有情緒價值還遠不夠。
Labubu已經是較為久遠的IP,但當時初代系列卻不溫不火。
熱度遠比不上其他甜美風的人形IP。
根本原因,是真的丑到受眾不多。
后來泡泡瑪特才在毛絨玩具上整起了花活。
搪膠+毛絨 的創(chuàng)新工藝,讓每個玩偶既滿足手感,又有生命力。
別小看這一點小改變,在千篇一律的潮玩里,恰恰就是用戶愛不釋手的理由。
不過。
如果光有產品的革新,沒有營銷打配合熱度也難以持續(xù)。
營銷策略上,沿襲泡泡瑪特一貫的IP本土化策略。
到了新加坡,就和國寶進行聯(lián)名,推出魚尾獅掛件。
闖入歐洲,就趁熱打鐵,發(fā)售地區(qū)特別款Zimomo。
一進入泰國,就有Lisa、泰國公主連發(fā)多條動態(tài)。
沖入歐美市場,也有貝克漢姆、蕾哈娜等巨星,加入曬娃大軍。
不惜血本的營銷,給大眾掛上了心錨。
這就好像你一聊到白酒,就會想到茅臺。
現(xiàn)在一聊到掛包玩偶,或者盲盒,第一時間想到的也許就是Labubu。
不但可玩可看,還有了一定的實用價值。
甚至有人說現(xiàn)在買愛馬仕不是買包,而是給Labubu一個體面的家。
/ 爆火后的商業(yè)迎合 /
當一樣東西爆火后,在商業(yè)上蹭熱度,總能分得一杯羹。
例如,廣州市中心的商場,基本都被泡泡瑪特承包。
左天河城,右天環(huán)廣場。
我跟朋友路過時,想到個問題:
究竟是泡泡瑪特花錢租的場地,還是商場邀請對方,亦或互利合作呢?
有懂行的小伙伴,可以回答一下。
前兩天,何包我還看到平安銀行西安支行,也靠Labubu拉存款。
只要存5萬,就可得一個盲盒。
但僅限平安銀行新客戶。
活動一經推出,立馬吸引了大量潮玩愛好者關注,紛紛表示想通過存款獲取。
Labubu盲盒 供不應求的局面,使得 它 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成了硬通貨 。
也 難怪 銀行會選擇 它 作為贈禮 吸引儲戶 。
以前那批人送雞蛋,現(xiàn)在這批人送Labubu。
然而,今天長三角某地金管部門,就發(fā)通知轄區(qū)內不得通過贈送實物禮品吸儲。
其他地方,這種方式恐怕也不會持久。
總的來說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臺。
猶如曾經的集郵、冰墩墩、炒鞋,都是 每個時代的Labubu。
就看它能否像迪士尼IP那般,經久不衰了。
PS.
喜大普奔,終于有打新啦!
攢足歐氣的小伙伴,調好鬧鐘。
點右下方“?”,錦鯉附體!
本文文字原創(chuàng),皆為交流探討之用。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點在看錦鯉附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