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跟孟羽童的618世紀和解,沒想到演變成了直播界的“職場霸凌”。
對格力來說,不僅沒撈到太多甜頭,反而進一步失去了年輕人的市場;對孟羽童而言,不僅小賺了一筆勞務報酬,而且再一次被董小姐捧紅。
如果講玄學,董明珠是孟羽童的貴人,孟羽童是董明珠的克星,一個報恩,一個報仇,前世恐怕有點什么糾纏。
如果講唯物論,董明珠活在過去,孟羽童擁抱當下,一個守舊,一個創新,而時代的車輪毫不留情地滾滾向前,誰輸誰贏,棋局開始時就已注定。
世事難料、人類健忘。小羊先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這兩人的恩怨。
2021年董明珠參加綜藝《初入職場的我們》,相中了浙大西班牙語專業的孟羽童。
兩人在節目中情同母女,海邊漫步環節,孟羽童挽起董明珠的手,說“跟董總這樣走一走,好幸福”。而董明珠公開表示希望未來的接班人,與孟羽童一樣。
節目結束后,孟羽童順利入職格力電器,成為董明珠的秘書。公司也順勢打造了“明珠羽童精選”直播矩陣,摩拳擦掌地要將孟羽童打造成直播網紅。
這一步,甚至比“東方甄選”相中董宇輝,還要早7個月。
2021年11月,孟羽童開始直播首秀,銷售額僅62萬元,遠遠低于預期。此后的戰績更是逐步走低。她頻頻露面直播間的大半年,總銷售額不到400萬。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是一個很高的數據,但對于董明珠的秘書、格力力捧的網紅來說,無疑算滑鐵盧。
與下滑的業績相比,孟羽童的個人知名度卻水漲船高。
22歲坐上董秘寶座,成為格力一姐的接班人,鐵娘子為數不多的柔情時刻都給了她……手握這幾張王牌,孟羽童的走紅勢不可擋。
孟羽童雖然依托格力而紅,她本人卻與格力的產品完全不搭。不僅氣質形象不搭,連粉絲畫像都不搭。與電器相比,孟羽童更適合帶貨護膚、化妝、服飾等美美美的產品。
粉孟羽童的,基本不買空調;買空調的,也不看孟羽童是誰。格力迫切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可惜他們選擇了去解決人。
不到一年,孟羽童就淡出了直播間。2023年4月,她被曝在格力市場部輪崗;5月,這位百萬粉絲大網紅宣布從格力離職。
之后關于孟羽童是主動辭職還是被格力開除,掀起了一輪血雨腥風的網絡大戰。
格力方面瘋狂爆料孟羽童曠工參加商務活動、接私活等問題。董明珠在格力2023屆大學生入職儀式上,更點名批評孟羽童“只想著用格力平臺當網紅,在公司中產生不良影響”,“不能再容忍這樣的人在格力電器,所以把她開除出去”。
然而這一波操作,卻反向助長了孟羽童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
離開格力的孟羽童轉戰自媒體,在音符平臺擁有220多萬粉絲,小地瓜上也有將近150萬粉絲,單條廣告報價達到20萬以上。保守估計一年收入接近千萬,僅小地瓜廣告就有400萬左右。
前董事長秘書、前500強總裁秘書,是孟羽童行走江湖的金字招牌。
格力的確成就了孟羽童,但同時格力也沒有用好孟羽童。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俞敏洪讓董宇輝在直播間賣新東方的課,我們也看不到今天的董宇輝。
網紅經濟既是一個產業,更是一門學問。如果僅僅只是把它當作傳統行業的補充,就難怪孟羽童覺得憋屈了。
一邊想要擁抱新時代,一邊堅持用自己熟悉的三板斧;一邊想擁抱年輕人的市場,一邊想讓年輕人去擁抱老觀念……
董明珠的強勢、正統、吃苦耐勞,曾經幫助格力和她本人站上時代的巔峰,然而此時代已非彼時代,如果不能為時代而改變,就會被時代而拋棄,是董明珠與她的格力所面臨的問題。
2024年,格力整體營收下滑,老對頭雷軍的小米空調,市場占有率達到了14.26%,眼看就要追上格力。
雖然董明珠對于雷網紅頗有微詞,但其實她本人正是企業家做個人IP的領頭羊。只是當年成就她的是雜志、電視等傳統媒體,網紅這個詞還沒用到企業家身上,但個人IP賦能企業成長的路子,是一模一樣。
平臺不同,大家做的卻是同一件事,讓董明珠對雷軍的攻擊,顯得多少有點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味道。
此次孟羽童放出與董明珠合體帶貨的消息,很多商界人士猜測董小姐終于越過了自己的山丘,沒想到在直播現場,董明珠還是那個董明珠,一番操作,在年輕人的市場中,輿論徹底翻車。
直播一開始,董明珠就摟著孟羽童的肩膀,說了以下這番話:
“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會有認知失誤的時候。
今天吃晚飯的時候,我還跟羽童說,你喪失了一次最好的機會,格力這個平臺很大,你要從長遠的目光來看,你的路很長。但是你經不住社會的一些表面現象的誘惑,所以你就為自己搞一個代言,給別人做個廣告,好像收入有一點,但是實際上呢,你失去的更多的是我們人生的價值。
所以人要講三觀要正,你不能說她(孟羽童)三觀不正,但是最起碼稍微打了一個……”
一直尷尬點頭的孟羽童聽到這兒,趕緊說:“我三觀挺正的。”可能怕董明珠生氣,馬上補了一句,我老板很包容我。
董明珠接下來說:“最后一次叫你離開的時候,確實是你犯了很大的錯誤。”
整體聽下來,的確有點老賬新算、公開處刑的味道。
有人甚至為董明珠創造了一個新名詞:直播霸凌。為啥不說是“職場霸凌”,因為孟羽童已經不是格力的員工了。
在格力小地瓜的官微下面,網友紛紛為孟羽童打抱不平。
也有人直言,格力此舉是諂媚中老年顧客,因為中年人最喜歡看年輕人被說教且無法反駁吃啞巴虧的樣子。
任何一個品牌都不可能主動放棄年輕人的市場。正如羅振宇所言,在商業領域,年輕人永遠是對的。
唯有抓住年輕人,才叫抓住市場,否則只能叫“掙扎”。在夕陽中掙扎著不想墜入漫長的黑暗,注定是一種徒勞。
表面吃虧挨嗆的孟羽童,既獲得了流量又獲得了同情分,而強勢的董明珠,在諸多爭議中,再添一條。
我個人非常欣賞和喜歡董明珠,她一路走來,是萬千女性上桌吃飯的勵志榜樣。即使今日,董姐這樣的企業家,也給了年輕女性很大的激勵,讓我們知道女人只要突破自己的處境,就能做得比男人更好。
然而互聯網正在加速拋棄老一輩企業家。企業家過去的輝煌,已經無法照耀當下年輕人迷茫而復雜的內心,像孟羽童一樣抓住每一次上臺的機會,快速走紅、快速收割,是當下年輕人默認的成功方式。
董明珠的強勢、鐵腕,看不慣一定要懟的個性,放于網絡環境中,注定要承受更多的非議。加上與熱烈擁抱互聯網、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雷軍之爭,使董明珠與格力,都被打上了“過時”的標簽。
雖然是非功過,要放置于更長的歷史環境中去考量,但僅就當下而言,董明珠如果繼續留在桌上,就要學習雷軍,適應新的飯碗;如果捧著舊的飯碗,可以考慮找個能捧起新飯碗的接班人。
下山與退場,是所有成功企業家所面臨的難題。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內心深處強烈的勝負欲,而當這種勝負欲已經無法產生推動企業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的能量,就會變成一種扭曲前進方向的阻力。
我很喜歡錢穆先生的一句話:過去未去,未來已來。
過去與未來,進與退,老與年輕,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分野,它們彼此糾纏,只在一念之間。
我們做事,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判斷勝負、進退,最好有一個模糊的標準。假如此番董明珠能以退為進、不爭對錯,大度地不念過去,只談未來,孟羽童就不會以負為勝,占盡人和。
這種智慧,是一路高歌向前的企業家,需要在網絡時代增加的修為;也是我們普通人,面對情感、工作、教育孩子等人生難題時,必要的解題思路。有時候,放下就是最大的收獲。
哈羅哈羅,我是你們的云閨蜜艾小羊
暢銷書作家、資深媒體人
喜歡我的文章麻煩點擊公號名片關注我——
公號改版后經常有讀者反饋收不到推文,為防止失聯,讓大家每天看到好文章,麻煩按下面步驟操作,星標公眾號,以后就能快速找到小羊啦?
往期爆文推薦
點『贊』和『在看』讓我知道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