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程東”要跳槽去“驍米”?
有這樣一部短劇,《裁員后我的美女總裁求我復職》,原本只是一部擠在抖音信息流里的32集豎屏短劇,名字帶著土味爽文味兒,播放量卻非常可觀——抖音平臺破80萬,紅果短劇平臺近150萬。
不過,起初這部短劇并沒有引起過多關注,直到“余程東”“蘇柒”等字樣開始出現在車圈和數碼圈博主的調侃中,它才終于被推到聚光燈下。
圖源:抖音
故事并不復雜:男主角余程冬,一個在騰遠集團搞無人駕駛系統開發的天才工程師。
圖源:抖音
在公司系統即將發布的關鍵時刻,他發現了一個致命的技術故障——車輛上路行駛超過30秒,系統就會崩潰,然后汽車直接自燃爆炸(這設定簡直逆天)。
余程冬為了修復問題,熬夜奮戰,結果因為白天補覺,被騰遠集團的總裁宋明珠以“曠工”為由開除了。
被開除后的余程冬,還想阻止公司繼續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路測,可公司根本不聽他的,堅持讓車輛上路,結果真就像他說的那樣,汽車失控自燃爆炸,還傷到了路人。
圖源:抖音
這邊騰遠集團出了事,另一邊它的競爭對手“驍米集團”卻看到了機會。
這個驍米集團也在研發無人駕駛技術,但是折騰了五年都沒啥進展。他們的董事長蘇柒認定余程冬是能突破技術壁壘的關鍵人物,于是大手一揮,用49%的公司股份和超高薪,把余程冬給挖走了。
圖源:抖音
最終,在余程冬的努力下,驍米集團成功研制出無人駕駛系統,還在汽車峰會上打敗了騰遠集團,余程冬更是直接收購騰遠集團,開除了宋明珠,來了個華麗逆襲。
圖源:抖音
整部劇爽點密集,反轉粗暴,彈幕稱為“打工人復仇模板”,直到有人把角色名、公司名、技術細節逐幀截圖放到脈脈、微博、小紅書,輿論瞬間變調——“這不是把余承東、小米SU7和華為智駕部直接搬進短劇了嗎?”
最先被發現的是名字:
“余程東”與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僅一字之差;
“驍米集團”則是把小米的“小”換成了“驍”,讀起來卻反而比正版更拗口;
董事長“蘇柒”與小米汽車SU7同音,連車型發布會上的“7”字尾標都被復刻成女主的胸針;
而“宋明珠”則跟與格力董明珠僅差一個姓。
更微妙的是劇情:
騰遠的新車因為系統缺陷“30秒必自燃”,直指如今新能源發展時代下汽車因故自燃的隱患;
而驍米用“49%股權+千萬年薪”挖余程東,又讓人想起小米在吉利挖人的故事。
最關鍵的是,整個短劇劇情皆圍繞著當下熱門的無人駕駛/智能駕駛行業展開,如此多相似之處,很難不讓人懷疑,這部劇是不是在故意碰瓷華為和小米等企業。
網友一邊吐槽“編劇把互聯網黑話和車圈梗玩明白了”,一邊@小米法務部、@華為品牌部,“這算侵權還是高級黑?”
圖源:抖音
爭議聲里,播放量繼續飆升,引發外界關注。
就在昨天,多家媒體先后向抖音官方求證,客服統一回復:“平臺無法直接判定是否違規,建議用戶通過舉報流程提交材料。”
看似“太極式”回應,卻在后續出現反轉——搜索“美光-戀愛劇場”賬號,主頁已清空,《裁員后我的美女總裁求我復職》已經被下架。
圖源:抖音
網友還沒反應過來,短劇出品方“廣州林陽文化傳媒”的企業微信已被扒出,注冊資本100萬元,法定代表人、董事、經理為栗芬。
該公司還制作過《你若無心我便休》《選個紈绔當爹,養成皇帝就好了》《婚禮上婆婆驚艷全場》等短劇。
而《裁員》這部短劇的備案號“(抖音)網微劇備字(2024)第18200號”也被發現是去年8月申請的“庫存號”,并非近期新拍,備案原名為《被裁員后女總裁上司后悔了》。
律師的解讀比劇情更犀利。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齊風敏在電話里直接用了“影射型侵權”五個字:“雖然名字做了諧音處理,但公眾一眼就能對應到具體企業和個人,這已經屬于法律上的‘可識別’。”
他舉了一個例子:早年某網劇把“微信”改成“微聊”,把“騰訊”改成“訊騰”,法院最終認定構成不正當競爭。
而在中國傳媒大學鄭寧教授看來,影射只是第一層風險,“把小米SU7寫成自燃、把華為智駕寫成BUG爆炸,已經超出戲謔范疇,屬于捏造虛假事實貶損競爭對手。”
100%安全的無人駕駛還要多久?
這部劇能引起這么高的關注度,除了那些疑似“碰瓷”大廠的設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劇中所提到的無人駕駛安全問題,正好戳中了當下很多人的關注點。
近年來,無人駕駛技術發展得如火如荼,各大車企都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能在這個新興領域搶占先機。
而在無人駕駛技術完全成熟之前,不少車企把這東西拿來做賣點并大肆宣揚,導致一部分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因過于信任汽車的輔助駕駛而出事,一度引發大批消費者的憤慨。
這一點,在前幾天華為余承東主持的一場享界用戶星享之夜上也有所體現。
活動上,余承東在公開回應了之前被網友拍到的“開車睡覺”事件。
圖源:快手
原來,當時他是在使用智能駕駛時看手機,結果被旁邊的人拍下來傳到網上,還被誤以為是開車睡覺。
事后,余承東主動到公安局自首,交了罰款,還被扣了3分。
他自己也調侃說,開了快30年的車,沒違過章沒搞過罰款,結果第一次進局子竟然是因為看手機。
圖源:快手
余承東在回應中也提到,真的希望法律法規能夠盡快出臺,讓L3級別的智能駕駛能夠真正落地。
因為只有這樣,大家在使用智能駕駛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到解放雙手,甚至可以睡覺、看手機。
要是出現問題,車子還能自動靠邊停車,通過收緊安全帶或者座椅按摩等方式提醒駕駛員。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真正安全的“自動駕駛”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呢?
就在近日,中汽中心、清華大學、華為聯合發布了《汽車智能駕駛技術及產業發展白皮書》。這份白皮書對當前汽車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圖源:財聯社
其中提到,雖然智能駕駛技術在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要實現真正的 100% 安全的無人駕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方面,技術上還需要不斷突破,解決諸如復雜路況下的感知、決策和控制等難題;另一方面,整個行業也需要建立起統一的標準和規范,讓消費者能夠更加放心地使用智能駕駛產品。
對此,財聯社評價,以智能化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下半場”,不僅僅是技術的發展競賽,更需要全行業以客觀公正的視角去謹慎定義、理性看待。
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不能忽視安全和用戶體驗。畢竟,汽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
只有當技術足夠成熟,法律法規足夠完善,消費者的認知足夠到位,我們才有可能真正迎來100%安全的無人駕駛時代。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無疑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但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之前,我們必須要確保它是安全可靠的。
這需要車企、科研機構、政府部門以及消費者等各方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真正實現輕松愜意的無人駕駛出行。
作者 | 劉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