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任正非在華為總部與人民日報記者面對面交流,采訪文章以《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對話任正非》為題,刊發在《人民日報》6月10日頭版,堪稱重磅。
在交流中,任正非談到了華為面對困難、面對批評的心態,也談到了他對于人工智能、民營經濟和中國未來發展的看法,毫無疑問這些都是社會關注度很高的問題;但除此之外,任正非還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談到了如何看待基礎理論研究的問題。
在公眾看來,這個問題相對而言似乎并不那么重要,特別是在中國科技產業在芯片、AI等領域展現出矚目的成就的當下。但從所占三分之一篇幅的比重來看,任正非個人是非常重視這個話題;而且從他言談中對于“要理解理論科學家”的反復強調來看,這個話題似乎更具緊迫性。
比如,任正非說“大家更多要去理解搞理論研究的人,他們曲高和寡,老百姓不了解”,說“我們要理解他們的胸懷,他們偉大的默默無聞,才是我們國家的希望”,說“理論科學家是孤獨的,我們要有戰略耐心,要理解他們”,又說“對理論科學家要尊重,因為我們不懂他的文化,社會要寬容,國家要支持”...... 其對于理論科學家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循著記者的提問,任正非也一次又一次地強調著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比如,他說“搞理論研究的是國家未來的希望”,說“如果不搞基礎研究,就沒根。即使葉茂,欣欣向榮,風一吹就會倒的”,又說“沒有理論就沒有突破,我們就趕不上美國”,而且還舉了羅登義、屠呦呦、黃大年的例子來說明基礎研究有什么用,能產生什么效益,其全心全意地為基礎理論研究“正名”和“站臺”的執著之意躍然紙上。
而任正非之所以如此不惜篇幅地強調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其背后或與前一段時間以項某剛之流為代表的“網絡噴子”大肆攻擊數學家丘成桐、科學院院士何祚庥以及以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學術界等所掀起的網絡輿情有關。
因為丘成桐在一次講座中說中國的數學還沒有達到20世紀40年代美國的水平,因為何祚庥在社交媒體上說中國科技實力不如美國,項某剛之流為蹭流量就開始在網上對丘成桐和何祚庥展開個人攻擊,并且為了“抓眼球”還將其攻擊延展到以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科學界、學術界,誣蔑學術界鼓吹中國基礎科學落后是“為了國家多投錢給他們,為的是弄經費”,造謠“科學界的基礎研究對于科技發展并無幫助,只不過是一種向國家要錢的話術”,丑化科學界為“他們只是一個圈子自娛自樂,相互發獎”“喝著咖啡,拿著高工資,享受著特權,還影響產業的正常發展”。
為了調動更多的網絡噴子攪渾科技輿論場,項某剛之流還刻意將“科學界”與“產業界”對立起來,將華為作為“產業界”的代表,以其產品領先和技術突破的產業成就,妄言“產業的強大,基本可以不需要科學研究”,鼓吹“中國的高科技發展不能寄希望于科學界,要由產業界主導”,攻擊“靠科學界,我們只能舉手投降;靠產業界,我們就撐住了,而且變得也越來越強”。
項某剛之流為制造流量,不僅人為地制造科學界與產業界的矛盾,而且還拿華為工程師作為其對科學家進行人身攻擊的武器,稱“我就相信華為海思幾千個工程師,如果都變成何祚庥老師這樣的院士,中國的科技發展就完全沒有希望了”。
或許正是因為項某剛之流打著華為的旗號攻擊科學界的做法,激怒了以曾經參加過全國科學大會為榮的任正非,所以他才會在這次的記者訪談中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堅定地為基礎理論研究站臺,除了強調“要重視理論特別是基礎理論的研究”之外,也直陳“科學的突破,世界上理解的人本來就少,不理解的人就不要去評價”,“無端指責他們,是不利于國家長遠發展的”,對于項某剛之流不懂裝懂的恣意妄為給與了毫不留情的批評。
特別是“不要捧一個壓一個,搞理論研究的是國家未來的希望”的勸誡,更是對項某剛之流人為制造科學界與產業界矛盾的嚴厲抨擊,不啻是打在項某剛那張洋洋得意于流量收入的肥臉上的一記響亮耳光。
華為“一年1800億投入研發,大概有600億是做基礎理論研究,不考核”的長期主義戰略,任正非對于“搞理論研究的人,他們曲高和寡,老百姓不了解,而且他們要幾十年、上百年才看得見貢獻”的理解,對于被項某剛之流污染得烏煙瘴氣的科技輿論場而言,無疑是一股撥亂反正的清風,更體現了任正非作為科技界領軍人物的遠見卓識與責任擔當。
任正非尊重基礎理論研究的呼吁,不僅是對那些網絡噴子的有力回擊,更是對全社會的一種深刻教育:在這個信息爆炸、流量為王的時代,不被短期的利益和虛假的流量所迷惑,尊重每一位致力于基礎理論研究的科學家,理解他們的孤獨與艱辛,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耐心,營造一個尊重科學、支持創新的良好環境,才能在未來的科技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實現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