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今年最熱鬧的還是咖啡圈,好多品牌都開始搞抽象。
就最近Manner新推出了“超超超大杯加濃冰美式”,一看這名字,一連3個“超”,直接讓人拉滿期待。
見過1L的奶茶挺多的,這“超超超大杯”,該不會是搞出了2L的咖啡了吧?
但是點開一看,就有點閃到了腰。是的,你沒看錯,590ml,沒有1L,然后售價是25元。
不少網(wǎng)友調(diào)侃,有一種套路,叫manner咖啡,城市套路深,快點放我回農(nóng)村~
在評論區(qū),網(wǎng)友的第一反應(yīng)是:“不到1L你就自己超超超了?”
當(dāng)然,這其實是一種心理預(yù)期作祟而已,其實這種中杯、大杯、超大杯沒有很嚴(yán)格的界定,一般都是每個店自己規(guī)劃的,A店的中杯跟B店的中杯是不一定一個量的。
但是這里有個心理預(yù)期,manner寫了“超超超大杯”,就下意識的會讓人有很高的預(yù)期,畢竟平常中奶茶店的那種超大杯,都是1L:的量,很符合“超大杯”的概念。
然后這會來了個“超超超大杯”,難免就會想著該不會2L以上了吧,也有網(wǎng)友直接曬出了5L的,油桶一樣那確實很大了。
也就是這種心理落差引發(fā)了不少網(wǎng)友討論,但是單純論manner咖啡里的產(chǎn)品,其實算是挺大的了。
就比如manner里面的超大杯加濃冰美式,是473ml,價格是20,然后這次的這個“超超超大杯加濃冰美式”是590ml,然后價格是25元,貴五塊,各位覺得值不值?
然后順帶去挖了一下星巴克的大杯和超大杯的規(guī)格,也是一樣是美式咖啡。星巴克的大杯是473ml,超大杯是592ml,也就是其實manner的這個“超超超大杯”,就相當(dāng)于星巴克的“超大杯”。
又再挖了一下瑞幸的,瑞幸的有加濃美式,不過只有大杯的選項,是16oz,換算過來就是差不多是473ml,然后沒有超大杯的選項,不知道其他地區(qū)有沒有,或者說之后不知道會不會出個超大杯的選項。
從某種程度上說,manner的“超超超大杯”其實有點像是玩了一個小機(jī)靈,不過這應(yīng)該也和濃縮的量有關(guān),加濃冰美式,如果加濃多那也不是很虧。
當(dāng)然也有網(wǎng)友說就比超大杯粗了一圈,并沒有大很多點完才看到是四份濃縮,入口太苦,后面咖啡味會彌漫在嘴巴里,一直都有咖啡味。
還有說羅老師來了又該自打兩巴掌了,笑死,這個梗是過不去了,中杯、大杯、超大杯,咱就是說,為什么沒有小杯,是歧視小杯嗎(bushi
對于茶飲品牌來說,其實難免會發(fā)生大家用放大鏡來看東西,之前其實瑞幸也發(fā)生過類似的事。
之前就有很多網(wǎng)友吐槽和投訴瑞幸,原因是瑞幸咖啡的飲品中加冰塊過多,導(dǎo)致去冰后茶飲不滿杯的情況比較明顯。
本身加入的冰塊就會占有空間容量,大眾能夠理解去冰后不滿杯的情況,但關(guān)鍵在于不滿杯的程度,結(jié)果僅剩半杯多一點,也就是說,花十多塊買一杯飲品,其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基本上沒什么成本的冰塊。
那會就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說“好像明白了為什么瑞幸這個財年能扭虧為盈”,直指瑞幸咖啡給的飲品量較少,還有表示“瑞幸的生椰拿鐵就是冰里找拿鐵喝”。
回歸到這次Manner推出的“超超超大杯加濃冰美式”,其實更多是做了一種話題性,畢竟如果只是“超大杯”,就沒啥話題性,就比較俗氣。
但是來了一個“超超超大杯”,就瞬間讓人可感可知了,直接就感覺這個很大杯,不只是更有話題,會引起大眾討論,而且還會有一種滿足感。
圖源:小紅書@陽陽
特別是在現(xiàn)在這種大夏天,就像快樂水一樣,拿手里冰冰的簡直是夏日救星。
作者 | 張小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