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1995年,退役已經一年多的美國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一句“I am back”不僅震驚了整個美國籃壇,更是讓美股翻著滾的上漲。可是,當俄羅斯能極限下潛的潛艇即將“王者歸來”之時,很多人似乎并沒有感到威脅。
這艘被外界稱之為“洛沙里克”號的潛艇,在俄羅斯嘗嘗被稱為210項目,10831項目或 AS-31。其實,“洛沙里克”號潛艇 早在1988年蘇聯時期就已經開工,只是由于開工不久之后“紅色巨人”轟然倒地,建造經費和諸多子系統都得不到保障。導致“洛沙里克”號的工期不斷拖延,所以原本應該在1995年就服役的潛艇,拖延2003年才下水。問題是,這艘隸屬于俄羅斯國防部深海研究總局(GUGI)負責運營,似乎自誕生以來就充滿了神秘色彩,服役的具體時間無從查詢,潛艇的具體指標也只能被估算。
根據媒體判斷,“洛沙里克”號長約70米,寬為7米左右。雖然是一艘核潛艇,但是水上排水量不過1600噸左右,下排水量也只有2100噸左右,但是所能容納的成員僅有25人。而且配備了一座E-17核反應堆(15兆瓦)得“洛沙里克”號,航速也不過10-11節左右。可以說,作為艘潛艇來說,“洛沙里克”號的各項指標完全可以用一無是處來形容。甚至因為自身的弱點,使得“洛沙里克”號根本無法承擔作戰任務。
只是“洛沙里克”在執行任務時,需要由改裝的“德爾塔III”級潛艇或“別爾哥羅德”前提供攜帶。但由于“洛沙里克”號擁有極限的下潛能力,所以由于“洛沙里克”號采用的是,所以西方國家也送給他另外一個綽號“深水核電站”。當然,與其他國家和俄羅斯別的核潛艇不同,“洛沙里克”號并不執行作戰任務,而是執行著特別任務,所以屬于極為罕見的“工程潛艇”。而GUGI則對外宣稱,該潛艇“洛沙里克”號是用于研究、救援和特殊軍事行動。
那么什么叫“特使軍事行動”呢?根據西方國家判斷,“洛沙里克”號所執行的“特使任務”,包括“竊聽海底電信電纜”或直接切斷這些電纜,而這些電纜用于傳輸互聯網流量和其他信息。所以,這些電纜不論是被竊聽還是被切斷,都將對西方國家形成巨大的威脅。除此之外,“洛沙里克”號還能執行包括水下打撈、在海床上安裝傳感器和其他設備等任務。“洛沙里克”號之所以能有如此的大的能耐,是因為它擁有極限的下潛能力。
根據各方的資料可知,“洛沙里克”號的作業水深在1000米左右,而在2012年北冰洋的一次測試中它更是下潛到了2000-2500米的深度。但這是否就是“洛沙里克”號的極限深度呢?答案顯然非常含糊,至少有資料認為它的下潛深度能達到19700英尺,也就是6000余米的深海區域,當然這個下潛深度目前并未得到證實。其實,不管2000米也好,6000米也罷,這對于西方國家的水下安全都足以形成致命的威脅。
可是,“洛沙里克”號為什么能有如此極限的下潛深度呢?是因為在流該艇線型的外殼內,由七個相互連接的鈦合金耐壓殼組成,而這些耐壓殼都被設計成為球體的形狀。因為這種特殊的設計,使得這型潛艇與蘇聯動畫電影《洛沙里克》中,由小球組成的玩具馬“洛沙里克”
極為相似,所以也就成為被稱之為“洛沙里克”。
只不過,這只“球形小馬”命運多舛,2019年“洛沙里克”號俄羅斯領海進行海底水下測量時發生火災,結果艇上14名官兵因吸入煙霧或有毒氣體而死亡。不過據說此次火災是因為潛艇電池艙發生了爆炸,而電池爆炸則是因為來自烏克蘭拒絕銀鋅電池,俄羅斯不得不更換自行研制的鋰離子電池,結果就出現了爆炸事故。如此看來,俄烏結怨之后,各種“矛盾”都隨之發生。
此次火災之后,“洛沙里克”號就進入長期大修階段。由于,俄羅斯無法從烏克蘭再獲得子系統,再加上資金和技術上存在缺陷,所以維修時間非常長。此次維修,除了火災爆炸的區域外,還更換核反應堆的燃料,并安裝新的艇載系統。
如今,“洛沙里克”號排除了種種困難,終于完成了大修,即將重新投入現。那么這艘可以深藏于水下的“球形小馬”,會給西方世界帶來怎樣的威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