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間,廣汽、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賽力斯、吉利汽車先后在官微上公開「承諾60天付款計劃」,承諾向供應商的付款賬期不超過60天。
截至6月11日15時,除上述六家企業外,比亞迪、奇瑞集團、小鵬汽車、小米汽車、長城汽車、零跑汽車、北汽集團、理想汽車、蔚來、上汽集團也陸續在官方渠道發文跟進。
在此基礎上,北汽集團和上汽集團還相繼加碼表示,不使用商業承兌匯票等增加供應商資金壓力的結算方式。
經過一晚的發酵,該事件在網上除了引發諸多供應商企業高呼「天亮了」之外,還引發了很多網友關于后續行業發展的思考的擔憂:
第一,「60 天」如何定義,是按照「開票日期」還是「交付日期」?
第二,車企有沒有可能采用拉長驗收等方式變相拖延賬期?
第三,車企是否會利用行業地位施壓,要求供應商接受超出60天的賬期?
第四,主管部門要求車企壓縮賬期,是否會造成部分本就在鋼索上跳舞的企業遭遇經營危機,主機廠經營斷裂將同樣對整個供應鏈造成打擊。
盡管上述擔憂大概率會在操作層面繼續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本次「60天」承諾事件必將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這要求整條汽車產業供應鏈中的企業采用更加合規合法的競爭模式,同時規范那些不太合規的企業加速整改、兼并重組、甚至有序退場。
另附:智駕網整理,6月11日各企業具體聲明如下:
11日凌晨1時28分,比亞迪宣布跟進,承諾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
7時58分,奇瑞集團跟進,承諾將賬期統一至60天內。
8時54分,小鵬汽車宣布,將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
10時6分,小米汽車承諾,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
10時7分,長城汽車宣布,承諾將支付賬期統一到60天內。
10時18分,零跑汽車表示,將一如既往地堅持「60天付款」原則,以零拖欠為標準,精簡審批流程。
10時29分,北汽集團表示,對所有符合付款條件的合作伙伴,嚴格履約執行60天內結算,全面取消商業承兌匯票等增加供應商資金壓力的不合理結算方式,緩解中小供應商現金流壓力。
10時33分,理想汽車表示,將持續貫徹60天以內的支付賬期。
11時59分,蔚來表示,將持續貫徹60天以內的支付賬期。
12時2分,上汽集團宣布,除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外,還不采用商業承兌匯票等增加供應商資金壓力的結算方式,以實際行動踐行國企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