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墩路地鐵口,110畝空地要變“麥田CBD”?白洋站A口北側,古墩路與棕櫚路交叉口。大片空置地剛改造完,梅雨季一泡,已有田園樣。
周邊全是住宅、學校,數萬居民天天路過。東邊在建小區,南邊才棲名居、杭二中余杭學校。
西邊是地鐵站、締壹城、星匯悅城等小區。北邊還有空地、和塘悅府,人多著呢。
網友說這地可能種莊稼,總面積110畝可不小。但這里規劃是TOD綜合體,住宅、商業都在藍圖上。
C地塊要建4萬方住宅,約350套房;E地塊是商業+公交站。
現在空置沒掛牌,圈圈想:種麥、種稻會不會更“香”?世紀城“麥田CBD”火過,麥浪配高樓成網紅打卡點。良渚要是復刻,高鐵從北邊過,麥浪、高樓同框,能不火?
按輪作模式,上半年種水稻、高粱,下半年小麥、油菜。110畝地,夠不夠周邊居民看“風吹麥浪”?夠不夠拍美照?
但問題也來了:這是臨時過渡,還是長期保留?
規劃里的住宅、商業啥時候動工?種莊稼會影響后續開發不?
有居民說:“空著也是空著,種點莊稼至少不荒,看著舒服。
”也有人愁:“要是過兩年要拆,現在整地、播種不是白費力氣?
”“芒種前后,種谷種豆”,這時候整地正當時,種啥有講究。
水稻喜水,梅雨季剛過,地塊里水足,種下去容易活。小麥秋天種,冬天長,開春抽穗,三四月份正好賞麥浪。
要是輪作好了,四季有景:春麥綠、夏稻青、秋油黃、冬麥萌。
城市里的農田,不是倒退,是給鋼筋水泥添點煙火氣。孩子能認莊稼,老人能憶鄉愁,年輕人能拍短視頻。但管理是個坎:誰來播種?
誰管澆水施肥?收了糧食歸誰?110畝地,按畝產算,水稻能收八九萬斤,小麥也差不多。
這些糧食咋處理?
送周邊居民?
還是集中售賣?留個懸念。未來幾天,可能會公布具體種植計劃,咱先盼著。
不管咋說,城市里有片農田,總比荒草灘強。麥浪、高樓、地鐵、高鐵,這畫面,想想都美。后續種啥、啥時開種,值得盯著。
具體規劃以官方為準,咱先盼著麥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