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藝術,自古以來便是人類情感與思想的載體,它如同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穿越歷史的長河,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與文化的演進。在中國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上,藝術家們始終肩負著探索與創新的使命,他們以獨特的視角、敏銳的感知和無畏的勇氣,不斷突破藝術的邊界,試圖在時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場場未完成的藝術革命。
“破界”一詞,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國藝術家們在藝術創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們打破傳統與現代的界限,跨越東方與西方的文化隔閡,融合不同藝術形式與媒介的壁壘,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詮釋藝術的內涵與外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挑戰了既有的藝術規則,更引發了觀眾對于藝術本質、社會現實以及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這場藝術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持續演進、不斷深化的過程,充滿了未完成的探索與未知的可能性。藝術家們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對未知的好奇與敬畏,他們深知藝術的邊界是無法窮盡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點。正是這種未完成的狀態,賦予了藝術永恒的魅力與活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后繼,投身于這場偉大的藝術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國藝術家未完成的藝術革命線上特別展”,旨在通過線上展覽的形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中國藝術家們的創新精神與獨特魅力。在這里,你將看到來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們的作品,它們或以傳統技法為基礎,融入現代元素;或以數字技術為手段,展現傳統意蘊;或以跨學科的方式,探索藝術與科技、哲學、社會學等領域的融合。這些作品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藝術的夜空,也為我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能夠激發觀眾對于藝術的熱愛與思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藝術的力量與魅力。同時,也期待更多的藝術家能夠加入到這場未完成的藝術革命中來,以他們的智慧和才華,為中國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書寫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華章。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場“破界”的藝術之旅,在未完成的藝術革命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
北京墨真書畫院編輯
姜寶林題《破界》
姜寶林 山東平度人,1942年生。1962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由潘天壽、陸維釗、陸儼少、顧坤伯親授。197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研究員,李可染畫院副院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藝術哲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獲獎:曾榮獲“1992第26屆蒙特卡洛現代繪畫世界大獎賽”大獎---大公政府獎;獲1999年美國佛爾蒙特國際藝術創作中心富瑞曼國際藝術基金會藝術創作一等獎;2017年瓷板畫作品《東方之韻》獲英國劍橋大學徐志摩詩歌藝術節大獎—終身成就獎“銀柳葉獎”;2024年榮登首屆福布斯中國·文化人物——杰出藝術家榜。國內獲獎及其重要活動: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2016年9月,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筆墨語言的現代性進程:從黃賓虹到姜寶林”高層國際專題研討會暨姜寶林筆墨語言特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皴法新解·大斧劈皴 紙本設色 35×35cm 2012年?????
皴法新解·披麻皴 紙本設色 35×35cm 2012年
皴法新解·豆瓣皴 紙本設色 35×35cm 2012年
皴法新解·亂柴皴 紙本設色 35×35cm 2012年
皴法新解·解索皴 紙本設色 35×35cm 2012年
皴法新解·荷葉皴 紙本設色 35×35cm 2012年
?????
皴法新解·卷云皴 紙本設色 35×35cm 2012年
?????
皴法新解·小斧劈皴 紙本設色 35×35cm 2012年
天公 213×520cm 2019年
????
黑白灰系列 2016.3號 70x138cm
?????
黑白灰系列 2016.12號 70x137cm
2018.14號 紙本設色 69×138cm
?????
2018.19號 紙本設色 69×138cm
????
西域暮色 145×367cm 2011年
寂 紙本設色 123×247cm 2001年??????????
賀蘭山一截 紙本水墨117×64cm 1990年
北京墨真書畫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專注于學術研究,組織開展大型書畫展覽、全國采風、公益事業以及國際交流活動的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