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隔一段時間,“狗咬人”事件都會上一次熱搜。
流浪狗攻擊孩子、遛狗不牽繩、傷口不大卻還是發病了……每則新聞的背后,都藏著那個讓人聞風喪膽的疾病——狂犬病!
因為,狂犬病一旦發病,病死率無限接近100%,可以說是必死無疑。
不過,雖然我國每年被貓狗咬傷抓傷的人高達4000萬(可能依然被低估),但近年來狂犬病病例數卻逐年下降,已經低于200例/年。
這說明:
1. 絕大多數被貓狗咬傷和抓傷,并沒有感染狂犬病病毒的風險;
2. 及時、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確保遠離狂犬病。
但是,同樣是狂犬病疫苗,為什么醫生讓你打5針/4針,有的人卻只要打3針、2針或1針呢?
首先明確一點,根據最新國內外指南,暴露(受傷)等級達到了II級和III級,才需要打狂犬病疫苗。
然后——
什么時候打5針?
情形:首次暴露(受傷),并達到II級和III級。
程序:第0天(受傷當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打1針,共5針,跑5次門診。
注意事項:
我國內地幾乎所有的狂犬病疫苗,都支持“5針法”;
每一針都按嚴格按時接種,最好不要推遲,尤其前3針;
某一針推遲了N天,后續每針也要推遲N天,確保間隔;
即便采用“十日觀察法”,10天后還剩最后2針,建議打完。
什么時候打4針?
情形:首次暴露(受傷),并達到II級和III級。
程序:“2-1-1法”,即第0天(受傷當天)打2針(左右胳膊各1針)、第7天和第21天各打1針,共4劑,跑3次門診。
注意事項:
并非所有狂犬病疫苗都支持“2-1-1法”;
有效性和安全性和“5針法”無差別;
首次劑量加倍,產生抗體相對更快;
少數人出現發熱、乏力等常見反應的概率也更高;
(按程序規范完成5針或4針,都屬于完成了“全程接種”)
什么時候打3針?
情形:沒有受傷,預防性地打。
程序:第0天、第7天、第21天或第28天,共3針,跑3次門診。
注意事項:
依舊視為完成“全程接種”,效果類似暴露(受傷)后的“5針法”或“2-1-1法”;
狂犬病高暴露風險者才有必要預防性地打狂犬病疫苗。比如從事狂犬病研究的實驗室工作人員、接觸狂犬病病人的工作人員、獸醫、動物收容機構工作人員、接觸野生動物的研究人員、獵人等,以及計劃前往狂犬病流行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的人員。
什么時候打2針?
情形:已經完成“全程接種”,3個月后再次暴露(受傷)。
程序:第0天(受傷當天)和第3天各打1針,共2針,跑2次門診。
注意事項:
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再次受傷才需再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否則不用打;
已完成“全程接種”3個月以內的再次暴露,無需打狂犬病疫苗。
什么時候打1針?
情形:已經完成“全程接種”,也一直沒有被高危動物咬傷或抓傷。
程序:1年后加強1針,以后每隔3至5年加強1針。
注意事項:這樣打可產生持久保護,一旦暴露(受傷)只需打2針(按“0-3天”程序)。
最后提醒:
什么情況一定要打:被活動史和免疫史不詳的狗、貓、蝙蝠、狐、豺、狨猴、貓鼬、鼬獾、紅狐、貉、狼、浣熊等“高危動物”抓咬傷。
什么情況可以不打:豬、馬、牛、羊、駱駝、羊駝等,傳播狂犬病風險較低。如果本身沒有被上述“高危動物”抓咬傷,可以不打。
什么情況不用打:被禽類(如雞鴨鵝)、魚類、昆蟲類、爬行類(蜥蜴、蛇、龜鱉)、嚙齒類(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倉鼠)、兔形目(家兔和野兔)以及人類抓咬傷。
參考資料:
1.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范(2023年版). 國家衛健委,國家疾控局
2.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范(2021年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3.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 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4.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專家共識[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9,07:668-679.
5.WHO Position Paper-Rabies Vaccines. April 2018
歡迎來到醫食參考新媒體矩陣
2023年疫苗接種攻略
陽過了,該怎么打疫苗?最全接種指導手冊來了
撰寫| 包包聊疫苗
校稿| Gddra編審| Hide / Blue sea
編輯 設計| Alic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