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閘村 豆豐民富,“蔬”寫新篇
時下正值四季豆采摘季節,走進望江縣楊灣鎮楊閘村的蔬菜基地,成排的藤蔓架搭起綠色長廊,飽滿的豆莢垂掛枝頭,工人們穿梭在藤架間,快速地采摘著成熟的四季豆。
據了解,該基地總面積10畝,畝產四季豆近2000斤,預計能為種植戶帶來6萬元的收入,同時帶動周邊群眾臨時用工,增加群眾收入。(黃志敏)
新嶺村 芡實遍芳塘,村民管護忙
時下,在望江縣太慈鎮新嶺村的1200畝芡實種植基地里,綠意盎然的芡實葉鋪滿水面,村民們穿梭其間,忙著除草、調控水位、防治蟲害,精細化管護為冬季芡實豐收筑牢根基。芡實生長期長達9個月,從6月陸續開花到12月采收,每一個環節都需悉心照料。
當前,基地通過科學管理確保植株健康生長,預計畝產量穩定在200至300公斤,每畝產值可達4000元。基地常年帶動30余名村民就業,讓大家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從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田間忙碌的身影見證著芡實成長。當冬風掠過田野,飽滿的芡實將帶著盛夏的耕耘,化作村民手中的“致富果”,為新嶺村的產業振興畫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全媒體記者 吳園園 方亞群 通訊員 高圓圓)
朱家下屋 茭白采收忙,“茭”出豐收卷
近日,望江縣雷陽街道鶴莊村朱家下屋的雙季茭白種植基地迎來豐收。新鮮采收的茭白,當天就能通過冷鏈運輸,快速抵達九江、合肥等地的農貿市場和商超。
據悉,該基地畝產茭白達8000斤,畝產值1.5萬元。歷經七年深耕,這片100余畝的茭白田,已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聚寶盆”。(全媒體記者 葉磊 朱宏強 方亞群)
豐大村 西瓜搶“鮮”上市, 農民收獲“甜蜜”
近日,安慶市望江縣楊灣鎮豐大村的西瓜迎來“甜蜜豐收季”。走進豐大村標準化瓜棚,渾圓飽滿的西瓜掩映在藤蔓間,瓜農們穿梭在大棚內忙著采摘、裝筐,一派豐收景象。
據了解,豐大村西瓜種植面積約10畝,2025年預計產值可達11萬元,除去地租、人工、肥料等成本,每畝凈利潤約5000元。西瓜產業的發展不僅讓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也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通過“產業+就業”的模式,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目前,西瓜產業已帶動了周邊5名村民就業,人均年增收8000元左右。(朱洋帆)
長嶺鎮 生態循環種養助增收
2025 年,安徽安慶望江縣長嶺鎮在南臺村創新農業模式,將辣椒基地旁 60 畝閑置荒塘改造成魚塘,形成 “養魚 + 灌溉” 生態循環,既解灌溉難題又增收入。
此前辣椒基地距水源遠,灌溉成本高。改造后的魚塘深近 3 米,蓄水 12 萬立方米,通過智能系統直連 100 畝椒田。塘水經魚類活動成為天然有機肥,可改善土壤、提升辣椒品質。
魚塘養殖的鰱魚、草魚等不喂飼料,以浮游生物和有機廢棄物為食,肉質受市場歡迎。該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形成良性循環,降低成本的同時,從塘堰開挖到辣椒采摘,帶動周邊村民就業。
副鎮長詹慶華稱,此模式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探索,解決了灌溉難題、優化產業結構。下一步將推廣該模式,探索 “農業 + 生態 + 文旅” 融合路徑,為鄉村振興助力。(檀春紅 許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