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長江漢水滋養的“魚米之鄉”邂逅山綠海藍的“海絲門戶”,湖北糧油以米為媒、以糧會友,在鷺島廈門掀起了一股“荊楚風味”的熱潮。
6月11日,一場連接長江經濟帶關鍵樞紐與“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糧油產業盛會——“江漢大米 鷺島飄香‘荊楚糧油中國行’”走進廈門品牌推介活動火熱開啟。
三大品牌齊聚,閃耀鷺島舞臺
“江漢大米 鷺島飄香——荊楚糧油中國行”走進廈門品牌推介活動由湖北省糧食局、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主辦,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廈門市糧食行業協會、廈門市湖北商會、廈門市餐飲行業協會協辦,湖北長江壟上傳媒集團承辦。鄂閩兩地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糧油企業及渠道商代表200多人共赴盛會。
活動現場,“荊楚糧油”“江漢大米”“湖北菜籽油”三大湖北糧油省域公用品牌領銜登場,京山橋米、潛江蝦稻米、孝感香米、高油酸菜籽油等近200種優質產品驚艷亮相。一款款獨具特色的糧油優品,展示了湖北新時代“魚米之鄉”的硬核實力。
湖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易俊東化身“首席推薦官”,現場分享了一組硬核數據:2024年“荊楚糧油”“湖北菜籽油”兩大省級公用品牌價值分別達到608.9億元和90.7億元,多次榮膺“中國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中國糧油最具影響力品牌”。“江漢大米”作為湖北優質大米的金字招牌,以“長粒、優質、好吃”的鮮明特色,成為“中國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的嶄新名片,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湖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易俊東)
“希望廈門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品嘗到來自‘魚米之鄉’的美味,感受‘江漢大米’的魅力”。易俊東熱情洋溢的致詞,既道出了湖北糧油的品質和品牌自信,又展示了鄂閩兩地糧油產業合作共贏的美好藍圖。
揭秘品質密碼,盡顯硬核實力
湖北素有“魚米之鄉、千湖之省”的美譽,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全省糧食總產量連續12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水稻總產量穩居全國第五位,油菜籽產量位居全國第二位。長江漢水滋養的江漢平原,孕育出品質卓越、適合南方人口味的中高端大米——江漢大米。
活動現場,紀錄片《稻田的奏鳴》為大家揭曉江漢大米的“品質密碼”。北緯30°黃金種植帶、長江漢水雙水滋養的地理優勢、弱堿性富硒黑土地,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江漢大米的卓越品質奠定了基礎。而“七道嚴選”標準化生產流程,更是展現了湖北糧油對品質的極致追求:90%成熟度收割確保營養積累,色選、拋光、智能倉儲等精細化加工流程嚴格把控,再加上“掃碼追溯”的全鏈條品控體系,讓每一粒大米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證”,真正實現了“從田間到舌尖”的全鏈條可追溯。
湖北省糧油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劉堅詳細解讀“江漢大米”七大團體標準,覆蓋種植、加工、儲運全環節,將湖北糧油“從種子到筷子”的品質承諾落到了實處。自2024年3月品牌發布以來,江漢大米已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立營銷中心,并獲評“中國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成為南方中高端大米市場的新銳力量。
美食跨界碰撞,閩南風味甜香
如果說產品展示是視覺與嗅覺的享受,那么現場的美食烹飪秀則是一場味覺的狂歡。閩菜大師以江漢大米、湖北菜籽油為核心食材,上演了一場“荊楚食材添香閩南風味”的創意烹飪秀。
當江漢大米遇上魚頭湯,雪白的米粒吸飽了鮮美的魚湯,顆顆裹著濃郁湯汁,久煮不爛,越嚼越香,湖北經典的“魚頭泡飯”剛端上桌就被品嘗一空;當湖北菜籽油邂逅廈門海鮮,瞬間就激發出食材的極致鮮甜,清爽的口感為海鮮撈飯、山茶油蒸龍巖河田雞等海鮮料理注入了新的靈魂;當軟綿的海蠣煎碰撞香糯的江漢大米,“海洋綿長”與“土地厚重”在白瓷碗中交織出中華美食的本真之味。
全谷物主食、大米面包、塔塔酥、葛根酥、米汁、西米釀、房縣黃酒等湖北糧食加工零食,展示了大米輕食的創新,現場嘉賓不禁感嘆:“江漢大米72變,能吃能喝五花八門。”
產銷對接火熱,閩南市場火爆
在產品展示區,“荊楚糧油天團”吸引了眾多目光。工作人員捧著透明的玻璃罐,邀請嘉賓“看米、聞香、摸質感”,沉浸式體驗江漢大米的品質魅力。而在產銷對接環節,現場熱度爆表,廈門客商提出創新合作模式:“大米+菜籽油+海鮮禮盒”……一個個即將落地的合作計劃,將助力江漢大米成為廈門人民消費的首選。
湖北新布局、明喬科技、鑫欖源3家糧油企業代表信心滿懷地走上推介舞臺的中央,向現場嘉賓展示湖北糧油的優良品質,叫響“荊楚糧油”“江漢大米”“湖北菜籽油”三大省域公用品牌。
廈門市糧食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將依托當地“鮮食文化”優勢,推動湖北糧油深度融入區域餐飲供應鏈,實現“從貨架到餐桌”的精準觸達。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鷺島廈門的大街小巷、尋常百姓家,都能品嘗到來自湖北的優質糧油。
點亮品牌地圖,開啟“雙循環”新篇
從鷺島出發,向大海遠航。
錨定海峽西岸經濟區,輻射更為寬廣的海外市場。當現場嘉賓共同按下“江漢大米品牌地圖”的啟動鍵,瞬間點亮大屏幕上東南沿海宛如金錨的廈門地理坐標,湖北將以此次合作為起點,構建“立足福建、輻射東南亞”的市場網絡,推動糧油產品通過海絲通道走向國際市場。
截至目前,“江漢大米品牌地圖”已經點亮了國內13個城市。而隨著地理坐標的延伸,更是帶來產業格局的升級,也進一步促進湖北糧油從“區域品牌”向“國家名片”跨越。
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通過“內陸生態資源+沿海開放平臺”的協同,鄂閩兩省正在書寫中國糧油產業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的時代篇章。接下來,“荊楚糧油中國行”還將走進福州等沿海城市,持續深化“湖廣熟”與“閩商通”的產業共振。
從編鐘古樂到海鮮米香,從生態稻田到煙火街巷,江漢大米的“鷺島之旅”,展示了一粒大米的“詩和遠方”,這既是一次品質與美味的邂逅,又是一次文化與產業的交融,更是一次內陸與沿海的雙向奔赴。
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站福州,“荊楚糧油”帶給大家更多的驚喜!
來源:湖北衛視《天氣預報》、湖北壟上、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