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天賜材料發布公告稱,近日,天賜材料及其全資孫公司Tinci Materials Jorf Lasfar SAS(簡稱“項目公司”)與摩洛哥王國簽署投資協議,擬通過項目公司在摩洛哥投資建設電解液與原材料一體化生產的綜合基地,規劃年產15萬噸電解液產品及其關鍵原材料。該項目總投資額預計為25.76億摩洛哥迪拉姆(折合人民幣約20.3億元)。
資料顯示,天賜材料成立于2000年,主要產品為鋰離子電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
天賜材料表示,該項目旨在通過與摩洛哥當地政府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充分整合優勢資源,進一步完善其海外布局,推進其全球化戰略。同時,摩洛哥擁有豐富的磷礦資源,與歐洲隔海相望,地理和成本優勢顯著。
同時,該項目有利于該公司推進其在摩洛哥當地實現電解液及其它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的進程,并覆蓋歐洲地區相關需求。
實際上,不僅是天賜材料,近年來我國多家鋰電材料企業都在加速海外建廠,其中包括當升科技、容百科技、湖南裕能、德方納米、萬潤新能、龍蟠科技、新宙邦、貝特瑞等頭部材料企業。
從天賜材料摩洛哥電解液基地項目來看,呈現出中國鋰電材料企業全球供應鏈布局新策略:
一是資源導向型選址。
磷礦是電解液關鍵材料六氟磷酸鋰的重要資源來源,因此,摩洛哥憑借其豐富的磷礦資源,成為海外市場一大戰略要地。天賜材料此次項目落地,將有助于中國企業在當地實現從礦產到電解液生產的垂直整合。
二是構建海外市場“區域化”供應鏈網絡。
天賜材料該項目規劃年產15萬噸電解液,未來將可以更好地滿足歐洲地區電池生產對配套電解液的需求,形成“中國材料技術+摩洛哥資源+歐洲供貨”的供應鏈體系,從而可以有效規避相關貿易壁壘,縮短物流半徑和時間。
整體看,在全球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重構背景下,中國頭部材料企業正在加速構建,更具彈性和多元化的海外供應鏈體系,進一步鞏固中國鋰電產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