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改版,推送不再按時間順序,未加星標將錯過最新的推送。設為星標?,多點在看,才能第一時間收到“物業制度大全”的精彩內容。
資料制作不易,還請各位戰友多多幫忙分享、收藏、點贊。
一、編制依據
為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61號)及《物業管理條例》相關要求,結合《XX物業集團消防安全管理手冊(202X版)》,針對本項目建筑特點(高層住宅/商業綜合體/老舊小區等,需根據實際填寫)、業主構成(常住/租戶比例、老年/兒童占比等)及季節性火災風險(如冬季用電高峰、夏季燃氣隱患等),特制定本演練方案,旨在通過實戰化演練提升項目整體應急處置能力,筑牢安全防線。
二、活動目標
強化意識:通過“理論+實操”雙軌教育,實現業主/住戶消防安全知識知曉率≥95%,自救互救技能掌握率≥85%。
檢驗體系:驗證項目消防設施(火災報警系統、自動噴淋系統、防排煙系統等)聯動有效性,評估《XX項目火災應急預案》可操作性,完善應急響應流程。
提升協同:強化物業內部(安保、工程、客服、環境)與外部單位(消防、社區、醫療)的聯動機制,確保火災事故“1分鐘響應、3分鐘處置、5分鐘疏散”目標落地。
品牌賦能:通過規范化、透明化的演練展示物業服務品質,增強業主信任度與滿意度,塑造“安全社區”標桿形象。
三、基本信息
項目名稱:XX小區(XX期/XX苑)
活動時間:202X年XX月XX日(周X) 9:00-11:30(分兩批次實施,第一批次9:00-10:30,第二批次10:40-11:30,覆蓋全小區業主)
活動地點:
主會場:小區中心廣場(含疏散集合點、知識講解區、實操演練區)
演練區域:1號樓(高層住宅)、5號樓商鋪(商業綜合體場景)、地下車庫(車輛火災場景)
參與規模:約500人(業主/住戶300人、物業全員80人、外部單位20人、媒體/志愿者100人)
四、組織架構與職責分工
(一)應急指揮中心
總指揮:項目總經理 張三(聯系電話:138-XXXX-XXXX)
全面統籌演練進程,下達啟動/終止指令,對接外部救援單位。
副總指揮:安全主管 李四(聯系電話:139-XXXX-XXXX)、客服經理 王五(聯系電話:136-XXXX-XXXX)
協助總指揮協調各小組,負責現場信息匯總與業主溝通。
組別職責成員構成負責人應急處置組 火災報警、初期撲救、疏散引導、被困人員搜救 安保部(15人)、工程部(5人) 安保主管 趙六 醫療救護組 傷員急救、轉運,配合120開展后續救治 物業醫護崗(2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人) 醫護主管 陳七 后勤保障組 物資調配(滅火器、水帶、急救箱等)、場地布置、秩序維護 環境部(10人)、客服部(5人) 環境主管 周八 宣傳記錄組 演練拍攝、圖文直播、新聞稿撰寫、業主互動(知識問答、問卷反饋) 品牌部(3人)、客服部(2人) 品牌主管 吳九 外部協調組 對接消防支隊、社區居委會、120/119等單位,協調演練流程與資源 項目總經理、安全主管 項目總經理 張三
五、活動流程(分階段執行)
階段一:前期籌備(演練前7天-前1天)
需求調研與方案優化:
通過業主問卷(線上+線下)、樓棟訪談收集業主關注點(如“高層疏散路線是否清晰”“老人兒童如何逃生”),針對性調整演練場景(增加“行動不便人員疏散”“電動車充電火災”等模擬環節)。
聯合消防支隊專家對預案進行評審,重點驗證“報警-疏散-撲救-醫療”全流程合規性。
物資與場地準備:
物資清單(按兩批次配置):
消防設備:干粉滅火器(50具)、二氧化碳滅火器(10具)、消防水帶(20條)、水槍(10支)、煙霧發生器(5臺)、強光手電(20支)、擴音器(5臺)。
醫療物資:急救箱(5個)、擔架(3副)、止血包扎包(10套)、AED除顫儀(1臺)。
宣傳物料:消防知識手冊(500份)、疏散路線圖(樓棟單元門口張貼)、演練流程海報(廣場展示)、安全提示牌(危險區域標識)。
后勤物資:一次性雨衣(100件,防天氣突變)、急救口罩(200個)、礦泉水(300瓶)。
場地布置:
主會場:設置簽到區(掃碼登記+發放物資)、知識講解區(舞臺+投影)、實操演練區(劃分滅火器/水帶操作區)。
演練區域:1號樓1層設置“起火點”(模擬電動車充電引發火災),5號樓商鋪設置“燃氣泄漏火災”場景,地下車庫設置“車輛自燃”場景;各樓層張貼疏散指示標識,樓梯間清理障礙物。
人員培訓與彩排:
物業內部:開展2次專項培訓(消防知識、應急處置流程、業主溝通技巧),組織1次全流程彩排(重點檢驗疏散引導速度、設備操作熟練度、多場景協同能力)。
業主參與:通過業主群、公告欄招募“業主志愿者”(50人),提前2天開展培訓(疏散引導配合、急救知識學習),明確演練注意事項(如“勿乘坐電梯”“濕毛巾捂口鼻”)。
宣傳預熱:
線上:通過業主群、公眾號推送演練通知(含時間、地點、流程、注意事項),發布“消防知識小課堂”系列短視頻(如“高層逃生黃金3分鐘”)。
線下:客服管家入戶發放《演練邀請函》(重點提醒老人、兒童家庭),樓棟公告欄張貼演練海報,電梯屏循環播放演練宣傳片。
環節1:簽到與啟動儀式(9:00-9:20)
簽到分組:業主在主會場簽到,掃碼錄入信息(姓名、房號、聯系方式),領取“演練任務卡”(含疏散路線圖、急救包、號碼牌);物業員工按工作組領取職責胸牌。
啟動儀式:
主持人(客服主管)介紹到場嘉賓(消防支隊參謀、社區主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長)。
項目總經理致辭,強調“生命至上、預防為主”理念,宣布演練紀律(禁止拍照錄像、聽從工作人員指揮)。
消防支隊參謀講解演練目標與流程,提示“模擬煙霧無害,請勿驚慌”
環節2:消防知識與技能教學(9:20-9:50)
理論講解(投影+互動問答):
消防支隊參謀授課:火災分類(固體/液體/氣體火災)、本項目常見火災風險點(電動車充電、燃氣泄漏、電器老化)、報警正確方式(“119”+地址+火勢+有無人員被困)。
物業工程主管演示:滅火器“提拔握壓”四步用法、消防水帶“拋-接-開”操作技巧、防煙面罩佩戴方法。
情景互動:
播放“錯誤逃生案例”視頻(如乘坐電梯、盲目跳樓),邀請業主分析隱患;
邀請小朋友參與“模擬撥打119”游戲(道具電話機),鞏固報警流程。
場景1:高層住宅火災(1號樓1層)
觸發條件:9:50,1號樓1層電動車充電處冒煙,煙感報警器啟動,監控室同步收到警報。
處置流程:
監控室值班員立即通知安保部:“1號樓1層發現火情,坐標B區3單元入口”,同步撥打119(說明地址、火勢、有無人員被困)。
應急處置組:安保人員30秒內抵達現場,使用滅火器壓制初期火勢;工程部切斷1號樓電源,啟動防排煙系統;客服部通過廣播引導1號樓住戶:“請B區3單元業主沿樓梯向中心廣場疏散,勿乘電梯!”
疏散引導:樓棟管家、志愿者在樓梯口引導業主用濕毛巾捂口鼻,低姿前行;重點協助3戶行動不便老人(提前標記),由2名安保人員攙扶撤離。
清點確認:疏散至廣場后,樓棟管家手持名單逐戶核對,確保無滯留人員(模擬1名業主“被困”,由搜救組通過緩降繩營救)。
場景2:商鋪燃氣泄漏火災(5號樓1層)
觸發條件:10:10,5號樓1層餐飲商鋪燃氣軟管泄漏引發爆燃(模擬聲響+煙霧)。
處置流程:
商鋪員工發現異常后立即按下手動報警按鈕,物業安保部5分鐘內抵達,關閉燃氣總閥,疏散周邊商戶。
醫療救護組:對“燒傷”商戶進行傷口處理(涂抹燙傷膏、覆蓋無菌紗布),用擔架轉運至臨時醫療點。
工程部:啟動商鋪區域噴淋系統降溫,配合消防人員排查燃氣泄漏源。
場景3:地下車庫車輛自燃(B2區)
觸發條件:10:30,B2區1輛私家車引擎蓋冒煙,觸發車牌識別系統警報。
處置流程:
車庫安保發現火情,立即使用推車式滅火器壓制火勢,引導周邊車輛駛離危險區域。
環境部:關閉B2區通風系統,防止煙霧擴散;客服部通過業主群通知車主移車(模擬3輛車主未到場,由工程部聯系拖車移離)。
總結點評(10:50-11:00):
消防支隊參謀:從專業角度評價演練效果(如報警響應時間、疏散效率、設備操作規范性),指出問題(如部分業主未低姿前行、滅火器取用不夠熟練)。
項目總經理:通報演練數據(疏散完成時間8分20秒,較去年縮短2分鐘;業主參與率85%),宣布“優秀志愿者”“最佳協作班組”并頒獎。
環節4:體驗與互動(11:00-11:30)
實操體驗:設置“滅火器挑戰區”(模擬不同類型火災場景)、“水帶接力賽”(物業員工與業主組隊比賽)、“急救小課堂”(AED使用、心肺復蘇演示)。
意見反饋:發放《演練滿意度問卷》(掃碼填寫),收集業主對演練形式、內容、服務的建議(如“增加夜間演練”“增設兒童疏散標識”)。
合影留念:全體參與人員在“安全社區”背景板前合影,業主志愿者獲贈“消防紀念禮包”(含滅火器模型、急救手冊、定制鑰匙扣)。
六、保障措施
(一)安全保障
演練前3天,工程部全面檢查消防設施(報警系統、應急照明、疏散指示牌),確保完好率100%;安保部清理演練區域障礙物(如堆積的快遞、電動車)。
演練當天,安排2名秩序維護員在電梯口值守,禁止業主乘坐電梯;在廣場、樓梯間設置警戒線,防止無關人員進入演練區域。
醫療救護組全程待命,臨時醫療點配備AED除顫儀、氧氣袋,與120急救中心建立“5分鐘響應”機制(急救車停在小區東門,隨時候命)。
(二)應急備用方案
如遇暴雨/大風天氣,主會場轉移至1號樓大堂(室內),疏散演練調整為“樓道模擬+視頻直播”;地下車庫演練改為“車輛自燃桌面推演”。
若演練中出現業主身體不適(如低血糖、中暑),由醫療組立即轉移至陰涼處,進行初步救治并聯系家屬。
(三)疫情防控
參與人員需出示健康碼/行程碼,測量體溫(≥37.3℃者禁止入場);發放一次性口罩,要求全程佩戴;演練場地配備免洗消毒液、消毒濕巾。
七、后續跟進
整改提升(演練后3個工作日):
物業安全部整理演練問題清單(如“部分滅火器壓力不足”“疏散路線圖未更新”),制定整改計劃(責任部門、完成時限),7日內完成閉環。
針對業主反饋(如“希望增加消防演練頻次”),調整年度安全計劃(原每半年1次改為每季度1次,重點場景專項演練每月1次)。
成果固化(演練后7個工作日):
制作演練紀錄片(剪輯精彩瞬間、業主采訪),通過業主群、公眾號推送;在小區公告欄、電梯屏展示“演練優秀業主”照片與事跡。
編制《XX小區消防安全手冊》(含演練照片、應急流程、物業24小時服務電話),挨家挨戶發放。
長效機制:
將消防管理納入“物業服務質量考核”,每月檢查消防設施、每季度開展“消防開放日”(邀請業主參觀監控室、消防控制室)。
聯合社區居委會建立“消防安全共建機制”,定期組織“樓棟消防標兵”評選,推動業主從“被動參與”轉向“主動維護”。
附件:
XX小區消防演練疏散路線圖(分樓棟標注)
消防設備操作培訓記錄表(含責任人簽字)
演練滿意度問卷模板(線上+線下版)
XX物業集團XX項目管理處
2025年XX月XX日
熱文【閱讀人數多】推薦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免責聲明:本文的圖文素材來自網絡,若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