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焦點訊(文/彭小偉)20公里內的不合規車輛一目了然,官方首次公布了移動執法APP的技術原理。
6月13日,大眾網發布《威海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支隊運用移動執法APP精準查處非法網約車》的新聞,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威海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組織研發的移動執法APP得到廣泛應用。
01快速核查,重要信息全顯現
執法人員利用手機上的移動執法APP,對著車牌拍照或者輸入車牌號,程序毫秒間可反饋該車輛的詳細備案信息、是否持有“雙證”、所屬平臺、是否列入監管“黑名單”等核心要素。原本煩瑣耗時的線下核查,瞬間轉變為高效的線上即時驗證,單輛車的現場檢查時間平均縮短3分鐘,執法效率實現質的飛躍。
02精準定位,執法靶向更清晰
打開手機定位功能后,移動執法APP的地圖上會清晰顯示執法人員1-20公里范圍內有哪些不合規的網約車在行駛。執法人員可以根據地圖上的提示,直接去風險高的區域進行重點檢查,變大海撈針式的巡查為精準靶向式的檢查,大大提高了路面執法的效率和精準性。
03訂單溯源,精準布控查現行
APP的核心突破在于實現了與主要網約車平臺訂單數據的實時對接。執法人員不僅能核查車輛資質,更能直接調取該車輛當前執行或近期完成的訂單詳情,特別是精確的目的地信息和預計下車時間。依托此功能,執法力量可以提前在訂單目的地布控守候,變“被動響應”為“主動布控”,實現對非法營運行為的源頭追蹤和終點攔截。同時,實時調取的訂單信息構成完整、確鑿的電子證據鏈,極大提升了現場查處成功率和案件證據效力,實現執法閉環。
這也是官方首次透露移動執法APP的技術原理,已經與主流網約車平臺訂單數據實現對接,讓不合規網約車一目了然。
在此之前,信陽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透露已經成立科技執法大隊,通過實時采集分析車輛動態數據,大隊建立了“監測—布控—查處—反饋”的閉環管理機制,實現了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治理”的轉變。
從官方公布的圖片可以看出,執法部門可以看到非法營運車輛的訂單編號、出發時間、預計到達時間、預計到達的目的地。
5月21日,吉林當地媒體《霧淞融媒》的記者,跟隨吉林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現場查處非法網約車,同時也解密了主管部門查處非法網約車的新工具。
執法人員打開微信執法小程序,就可以看到實時在線的網約車的持證情況,包括是非法的還是合法的,包括乘客的上車地點和下車地點都能看到。當一輛閃著綠色標識的網約車出現在屏幕上時,執法人員立即識別其是一輛無證的網約車,從吉林站到濱河家園北門,大約11:20抵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