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憨爸在美國(ID:hanhanusa),作者:理工男憨爸
前段時間兒子家長群里,有一條消息刷屏了。
之前美國大學的放榜季,一個好消息接一個好消息地傳出來,每每某個孩子拿到了某某名校的offer,群里都會響起一片贊嘆聲。
可是這條消息和那一片片的贊嘆聲比起來,顯得如此的格格不入。
因為有個同學媽媽發了一條消息,就是下面這個:
她說的那個學校非常牛,是全美排名第一的頂級私立高中,想考進去很難,學費也很貴。
學校里有一位韓國裔的男孩,因為沒能考上好大學,一下子就崩潰了。
他給父母發了一條信息,說“I’m sorry”,然后就跳樓自殺了!
看到這樣的悲劇心里很難過,可是看到群里家長的留言,心里更覺得不是滋味。
因為群里很多家長都在說:
“肯定父母給孩子壓力太大了,應該給孩子減壓!”
可是我覺得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當你現實帶娃學習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減壓”這件事有多難。
首先學校對娃的要求高,每天作業那么多,隔三差五的考試,壓力怎么可能小?
其次爸爸媽媽對娃也有要求,給娃報幾個興趣班吧,小升初上個好學校吧,至少考個好大學吧,這些想法一來,這壓力也跟著來了。
你看,一方面想給孩子減壓,另一方面父母、老師又對孩子有很多期望,這就讓人很擰巴。
那到底怎么破呢?
我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可是有一天,我帶女兒看書時,看到了“獵豹”這個動物。
而就是在獵豹身上,我收獲了很多啟發,悟出了一個育兒的心得。
我管它叫做:獵豹法則
你看非洲草原的獵豹,奔跑速度很快吧,捕食也很兇狠,它的捕食速度每小時能達到110公里,跟汽車一樣快。
AI生成
可是你知道嗎?
獵豹的高速跑步最多只能持續3分鐘,因為一旦超過3分鐘,獵豹體內的熱量將無法散發,會直接導致它生理機能紊亂而死亡。
因此你看獵豹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草原上慢悠悠地散步,如果尋找到獵物,它會悄悄走到獵物身邊10~30米的地方,之后再瞬間用風的速度向獵物發起沖擊。
圖源pexels
但是這種奔跑一般就持續個1分鐘左右!
如果在這1分鐘內無法捕捉到獵物,它就會放棄。因為它體內的能量不足以支撐長時間的高速奔跑。
而一只獵豹每天捕獵的次數是多少呢?
一般也就6次左右!
因為這種捕獵特別耗費體力,為了一次捕獵,它需要養精蓄銳很久才行。
你看,這就是獵豹的生存法則!
它特別注重勞逸結合,大部分時間都在休息,但是在找準目標的那一刻,它會發起沖刺,全力一擊。
自從憨憨上了中學,他的學習壓力陡然增大。
學校的課程難度升高,作業量增加,娃還想打競賽,再加上課外活動……
這一下子事情全壓在了他身上,有時候作業都要做到凌晨1點鐘,早上6點多就要起來上學,再加上每周都會有考試,這對娃無論是身體還心理,都是極大的消耗。
有一次,我就找兒子談了次話,我給他講講這個“獵豹法則”。
我跟憨憨說:你不要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千萬別把目標就盯著那幾所名校。
其實大學能不能上名校不重要,只要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堅定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即便沒有上名校,后面的人生也不會差!
所以你得好好學學獵豹!
不要把自己時刻緊繃著,該玩的時候就玩,該休息的時候就好好休息,留足放空的時間,做到張弛有度。
等需要沖刺的時候就用自己最大的努力,這樣才能捕捉到心儀的獵物。
那具體怎么做呢?
我還是觀察獵豹,看看它是怎么既能放松自己,又能捕捉到獵物呢?
1、獵豹的目標
你看獵豹捕獵的動物很有意思,你最喜歡抓的是羚羊,而且是60公斤以下的中小型羚羊。
因為它發現這種動物最好抓,而且肉也多,足夠它飽餐一頓了。
AI生成
所以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于是我做的第一步,就是——
給娃做減法,選擇合適的目標!
憨憨在9年級的時候,一下子整了十來個活動。
光是興趣班就有鋼琴、擊劍、國際象棋、化學奧賽、辯論……
這還不算完,他在學校的社團里也有很多活動。
有參加科學競賽,有組建象棋社團,他還給學生做義工,教低年級孩子化學……
再加上兒子學校里還有那么多課,那么多作業,這就搞得他時間完全不夠用,人就很壓抑。
所以,我給娃陸續統統把那些活動、興趣班減掉了好多,只留下他最感興趣,也最容易出成績的部分。
后來他把國際象棋、辯論、科學競賽啥的都停了,只一心一意地專攻化學,最后人一下子就輕松了好多,有更多的時間專注于自己的目標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因此,要放低對孩子的期望,不要給娃搞那么多興趣班,定那么多目標。
我們可以帶著孩子設置目標,但目標要是那種像羚羊那樣的,他跳一跳、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夠得著的,不是那種遙不可及的。
這樣孩子才有能力、有時間去完成,也才會有成就感。
2、獵豹捕獵的成功率
我們再看獵豹捕獵的成功率,你覺得獵豹每次沖刺都能抓到食物嗎?
當然不是!
理論上它的捕獵成功率只有58%,也就是狩獵兩次,才能成功一次。
可是現實卻很骨感,它還必須面對其它競爭對手的壓力,比如草原上的獅子、鬣狗等等,都會跟它搶食物。
圖源pixabay
因此獵豹捕食的成功率不高,有時候甚至一天都捉不到食物,就只能餓肚子。
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給娃做的第二步,就是——降低孩子的得失心!
憨憨曾經有點輸不起。
記得有一次帶他參加國際象棋比賽,娃贏了3局后,第4局卻輸了。
這下子小家伙情緒繃不住了,當場趴在桌上痛哭流涕,還說“我再也不比了”,我怎么勸都勸不住。
果真,在這種負面情緒下,后面兩局比賽,他一股腦地都輸了。
后來等娃情緒平復后,我給他講了獵豹的故事,我就給他看獵豹捕獵的成功率。
我告訴他:不是你每次努力都能獲得成功,外面厲害的人很多,你的努力有可能換來的是失敗。所以平常心,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只要今天的你比昨日的你進步一點點,這都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因此,別信什么“努力就一定成功”之類的話,放在現實環境里,就像獵豹一次次向獵物發起沖擊,被獅子、鬣狗搶奪食物一樣,努力真不一定成功,而且很可能是失敗。
我們得明白:成功是偶然的,而失敗卻是必然的。
所以不要把結果看得太重,重要的是享受過程。
憨憨從曾經的學習壓抑,到現在性格逐漸開朗,我們前后經歷了1年多時光。
在這過程中,我最大的領悟就是:孩子的學習要像獵豹一樣,目標不要選的太多,也不要設的太高,只聚焦于那些它可以實現的目標。
然后學的時候呢,該放松的時候就放松,該沖刺的時候就沖刺,做到張弛有度。
最后對結果,不要太看重得失,而是享受努力的過程。
這就是育兒中的“獵豹法則”,你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
憨爸,一位硅谷工程師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資源,專注于英語、數學、科學啟蒙,一定讓你腦洞大開喲!原創公號“憨爸在美國”(ID:hanhanusa)
-每日教育新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