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4日,2025年邵陽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邵舉行。來自邵陽本土極具代表的35個國家、省、市級非遺項目集中亮相,以賞非遺、觀非遺、品非遺及非遺巡游等多種形式,讓群眾沉浸式暢享非遺盛宴。
本次活動由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主辦,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所、邵陽縣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承辦。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讓市民游客零距離了解非遺、感知非遺、體驗非遺、共享非遺,沉浸式體驗邵陽非遺的獨特魅力,營造全社會關注、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濃厚氛圍。
開幕式上,城步苗歌《苗家姑娘愛紡紗》、隆回花瑤山歌《清晨溜溜歌》、崀山峒歌彈唱《竹子歌》、祁劇折子戲《掛畫》、藍印服裝走秀《藍之韻》等非遺節目表演輪番上演,充分彰顯了邵陽非遺的深厚底蘊與澎湃活力,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國家級非遺邵陽布袋戲表演現場,鑼鼓聲聲響起,唱詞古樸高亢。木偶隨著傳承人手指在空中翻飛、跳躍,鮮活的人物形象躍然臺上,小小的方寸“戲臺”瞬間吸引了市民群眾駐足觀看。觀眾紛紛舉起手機、相機記錄精彩瞬間,人群中不斷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表演結束,傳承人邀請觀眾上臺進行互動,親身體驗布袋戲的魅力。“剛看了這個布袋戲,一個人就能完成一臺戲,好厲害!非常敬畏他能堅守這么久,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希望能一直傳承下去。”邵陽縣石齊學校高二學生唐一鳴觀看表演后,如是感嘆。
非遺集市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寶慶竹刻、花瑤挑花、藍印花布、寶慶刻瓷、都粱盤扣、新邵剪紙等非遺絕活輪番上演,各類非遺文創產品琳瑯滿目,展示了非遺傳統技藝的精湛和傳統美術作品的精美;武岡米花、五峰鋪綠豆粑粑、洞口神仙豆腐、城步油茶、綏寧萬花茶等美食匯聚,令人垂涎,讓市民盡享舌尖上的“非遺”。
“好熱鬧,沿著這條街一路逛,有看有耍又有吃的。這些非遺好多都沒見過,有一些生活中經常見過的,今天才知道原來是非遺,邵陽非遺值得被更多人知道。”市民唐靚說。
五峰鋪扎故事、白倉高蹺巡游展演,一亮相便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白倉高蹺表演素以“高”“險”“奇”等特點聞名遠揚,表演者身著傳統服飾,踩著3米高的高蹺,在空中與地面交織出震撼人心的立體畫卷;緊跟其后的是五峰鋪扎故事,女童、男童們扮成《西游記》《劉海砍樵》《白蛇傳》等劇中的各種戲劇人物,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贏得眾人連連喝彩。
五峰鋪扎故事演員劉子鑫扮演《劉海砍樵》中的胡大姐。巡游時,她毫不怯場,還面帶微笑向觀眾揮手致意。“我五歲第一次表演的時候,上去都嚇哭了。現在八歲了,已經不害怕了。今天這么多人來看我表演,心里很自豪、很開心。”劉子鑫說。
邵陽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多民族文化的交融碰撞,孕育了邵陽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邵陽市扎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積極推動非遺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快促進非遺保護與鄉村振興、文旅發展等深度融合,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
目前,全市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6項,省級非遺項目53項,市級非遺項目158項,縣級非遺項目211項;有國家級傳承人13人,省級傳承人50人,市級傳承人174人,縣級傳承人131人。
來源|邵陽日報
編輯|美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