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慶余年》到《慶余年第二季》,從2020年到2025年,張若昀帶著劇王再次“殺”回白玉蘭,我想說:張若昀,白玉蘭視帝“非你莫屬”。
#慶余年 劇王# 是的 戰績可查
從數據到口碑,張若昀帶著《慶余年第二季》“殺回”白玉蘭憑的是實實在在的戰績。
未播先火,播前預約量1819萬,創歷史最高記錄;播出即王炸,開播57分鐘站內熱度值突破30000,創歷史首個開播進入爆款俱樂部劇集紀錄……
2024全網唯一集均破億劇;酷云全端熱度榜、播放量TOP1;豆瓣年度最佳劇集;古裝CVB史冠;站內彈幕互動總量破1.28億……
日冠、周冠、年冠、爆劇,《慶余年第二季》是劇中“銷冠”。
范閑“權謀名場面”成全網熱梗,話題討論度一時無兩,無人不識張若昀飾演的“小范大人”;廣告總時長居年度榜首,商業價值不言而喻。
不僅國內火,《慶余年第二季》的影響力還跨越國界,被翻譯成14種語言,覆蓋五大洲海外觀眾,迪士尼流媒體平臺Disney+有史以來播出熱度最高的中國大陸劇,實現了一波強有力的文化輸出與傳播。
白玉蘭提名雙連擊 張若昀就是天選“小范大人”
時光回溯到2020年,張若昀憑借《慶余年》提名白玉蘭最佳男主角,雖遺憾未能捧杯,卻以一條“會努力,會回來”的微博宣言,向觀眾許下承諾。2025年,他憑借《慶余年第二季》再獲提名,成為這個獎項歷史上唯一“雙季男主”入圍男演員。
提名不是終點,而是對“演員與角色共生”的認可。
張若昀演繹的范閑,融合了“現代價值觀”與古代權謀的沖突,哭戲、隱忍戲中,通過微表情傳遞復雜情緒,甚至為角色設計標志性“小動作”,讓范閑的形象更加立體飽滿。他用“去標簽化”的表演,真正“演活了”范閑。
如他所言,“我真的把這幾年的真心貢獻給了這個角色”,拒絕“范閑化”,卻成為“范閑本身”。這種精神在流量時代尤為稀缺,不愧是官方認證的“男頻霸主”。
從范閑到多角色“無縫”切換,張若昀憑啥圈粉?
張若昀可以是范閑,又不只是范閑。
在《慶余年》里,他是玩轉權謀、智計百出的范閑;《警察榮譽》里,是說著一口方言的基層民警李大為;《雪中悍刀行》里,又成了瀟灑不羈的徐鳳年……無論男頻劇、正劇還是諜戰劇,張若昀在不同題材中都有不同的出圈角色,網友感嘆“張若昀的履歷全是爆爆爆”。
然而“劇拋式”表演的背后,是演員對角色塑造的深度投入。為貼合角色,張若昀增重20斤改變體態;學習方言讓角色更接地氣。不得不說,85后男主還是太權威了。
“我想讓觀眾記住我的角色,而不是我的臉。”張若昀長著一張偶像臉卻沒有偶像包袱,一心撲在角色塑造上。這種“去偶像化”的表演太圈粉了,難怪網友評價他:年紀輕輕卻有種“德藝雙磬”的感覺。
今年白玉蘭,為何張若昀被看好?
今年的白玉蘭視帝提名中,張若昀呼聲格外高漲,并非偶然。
張若昀主演的《慶余年》系列以精品化破局,劇中獨具魅力的“東方權謀美學”契合當下影視行業“現實主義”創作潮流以及“文化輸出”的趨勢,張若昀塑造的“小范大人”扭轉了“男頻劇”不爆人的低迷局面。
現象級劇爆、人爆,作品口碑與人氣熱度雙向奔赴。
從觀眾層面來看,范閑已經成為“國民級角色”,張若昀的“觀眾緣”無可替代。“張若昀”“范閑”“慶余年”的話題熱度無論在社交媒體還是日常交流都居高不下。
在業內,導演王倦、編劇貓膩多次公開稱贊張若昀“演技炸裂”“角色適配度100%”,備受認可。
平臺方面,騰訊視頻、央視等平臺力推《慶余年》系列。
在2024年電視劇品質盛典上,張若昀獲“年度卓越品質之星”殊榮,該獎項被業內稱為“白玉蘭預演”,既是對他演藝成績的肯定,也讓他在今年的白玉蘭獎評選中更有底氣。
“小范大人實至名歸,小范大人眾望所歸”,前哨獎能否化作最終加冕?再度沖擊白玉蘭視帝,張若昀能否拿下榮譽獎杯,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