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的雙航空母艦戰斗群正在西太平洋活動,日本方面對于這件事情高度關注。6月11號,日本防衛省對外發布消息。聲稱自衛隊的一架p3c反潛巡邏機在西太平洋執行任務的時候,被山東號航空母艦上面起飛的殲15重型艦載機強硬的驅逐。
日本聲稱,當時這架戰斗機最近的時候距離日本偵察機只有45米(沒有高度差),雙方在飛行過程中,殲15還一度快速飛到日本偵察機前方大約900米處,進行橫向切入。嚴重影響了日本偵察機的安全飛行。
對于這種情況,日本方面表示嚴重關切,并且還用警告的語氣說“這種情況有可能引發偶發性沖突”!
而且日本方面表示,對于這件事情已經向中國提出交涉,希望中國能夠給自己一個解釋。
那么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解放軍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動作呢?6月12號當天我國權威單位對于日本方面發布的這個消息進行了正式的回應。
我國明確指出:中國海軍航空母艦戰斗群,赴西太平洋展開訓練是根據年度計劃組織的例行訓練,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不針對特定國家和目標。日本自衛隊的飛機闖入了中方艦隊的訓練區域,嚴重干擾了中國的正常訓練活動。中方依法依規進行專業規范的現場處置。日本的戰艦和戰機對中國正常的軍事活動進行抵近偵察時,造成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中方要求日方停止干擾中國訓練活動的危險行為,避免發生不測事態。
在我國的回應中,對于日本飛機的這種抵近飛行動作用了“闖入”這樣的一個罕見詞匯。通過這一個詞,就可以給日本飛機的飛行定性了——對方根本不是進行正常的飛行,而是想要對中國的航母戰斗群進行跟蹤和監控。
中國航空母艦在遠洋活動的時候,相應的路線和具體的操作都是屬于軍事機密,日本方面不可能不知道這種情況,但仍然派出可以探測300公里的偵察機進入我們的訓練區,這屬于典型的明知故犯。他們就是打著所謂的“自由飛行”的幌子,想要對中國航空母艦戰斗群進行機密的竊取。
要知道日本派出的那架p3c,具有多重的監控手段,可以對航母戰斗群的雷達和通訊等電子信號進行收集,還可以利用聲納浮標,對水下的目標進行相應的探測。這些在和平時期收集到的相關內容和信號,可以讓日本方面進一步的研究中國的先進作戰艦艇以及一些設備的工作性能和特征。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我們的軍事安全。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殲15重型艦載機快速起飛,近距離的對日本飛機進行攔截和驅逐,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日本方面提到的所謂的“偶發性沖突”這樣威脅性的詞語對于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的航空母艦戰斗群出現的海域是公共海域,我們進行的各種航行和訓練都是符合國際規定的,如果日本真的想用挑釁的方式與我們爆發所謂的偶發性沖突的話,相信我們的一線作戰單位和相應的人員絕對不會退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正如我們在回應中所說的那樣,是日本的軍用飛機闖入了我們的訓練范圍,是日本造成了海空安全風險,真正要有一個解釋和交代的,其實是日本而不是我國。如果日本的這種危險的軍事活動繼續進行的話,如果引發一些不測的事態,那么最終的責任也應該由日本方面來負責。
在筆者看來,日本方面對于中國航空母艦戰斗群在太平洋的這種活動之所以會如此的敏感,并且進行相應輿論的炒作,無非是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把中國當做對手
這個國家雖然是我國的鄰國,但是目前無論從軍事還是從經濟方面,一直都把我國當做一個潛在的對手。面對中國雙航母戰斗群在太平洋的活動,日本急切的想了解具體的部署和航行路線,他們獲取到的一些數據極有可能后期會運用到他們的一些軍事訓練和相應的部署中,從而盡可能的模擬和我國開戰的狀態。
第二,不適應
日本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在軍事領域其實對我國一直保持明顯的優勢領先地位。不過這種情況在過去20年里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海軍,目前中國海軍無論是戰艦的先進性還是整體的規模,都已經遠遠超越了日本海自。尤其是面對這種遠洋的戰略行動,日本方面明顯不適應。所以總會時不時的跳出來,強調自己的存在感。
而對于我國來說,無論日本方面是否適應,無論他們把我們當做怎樣的對手,都不會影響我們的整體國防力量的快速發展。像是派遣軍用偵察機闖入我們的航空母艦訓練區域這種事情如果再有下次的話,解放軍還會采取同樣的強硬手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