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這一手真是把“過河拆橋”玩到了極致。
此前,英國鋼鐵公司深陷破產泥潭,是我國伸出援手,以7000萬英鎊收購,后續又投入超十億資金升級裝備。但英國卻恩將仇報,先是出臺法案強行接管我國鋼廠,五月下旬,俄羅斯通訊社消息,英國還威脅稱,要強制賴掉我國投資的97億債務。
報應來的很快,英國鋼鐵公司失去中方資金、技術支持后,生產陷入混亂,訂單大量流失。當地老百姓急得直跳腳,直言:“沒有中國人,這里連螺絲都造不出來!”
時間倒撥回2020年,在脫歐余震與技術困局雙重絞殺下,英國鋼鐵業墜入深淵。英國第二大鋼鐵企業British Steel每況愈下,日均虧損70萬英鎊,3500名工人命懸失業邊緣。
千鈞一發之際,中國敬業集團攜7000萬英鎊入局,實現100%控股,又豪擲12億英鎊用于設備迭代升級,讓其成本直降40%。當時英國媒體歡呼這是“工業復興的曙光”,財政大臣親自點贊“中國投資拯救就業”,把中方當成“救世主”一般。
然而,英國鋼鐵公司剛有起色,英政府便強令其在2035年前淘汰所有高爐,迫使我國企業追加20億英鎊以實現環保。但由于高額成本加劇企業債務負擔,截至2023年,英鋼企已欠下我國7.36億英鎊,到2025年,欠款攀升至近10億英鎊(約合97億人民幣)。
面對天價債務,英國直接選擇充當“老賴”。4月,英國通過《戰略產業保護法案》,以“國安”為借口,把中國人掃地出門,強占斯肯索普鋼廠,還通過立法,想連同97億人民幣債務一筆勾銷。商務大臣克雷格公然宣稱:“原來讓中國控股是致命失誤,我們要撥亂反正。”
不過,英國的“強硬手段”終究是紙上老虎。
中方撤離后,英工廠生產效能直線下滑。設備故障頻發致產量銳減40%,海量訂單違約,直接重創英國建筑業、鐵路運輸等依賴本土鋼材的下游產業。
同時,英企供應鏈崩潰,采購成本暴漲30%,運輸時長翻倍,大批小型鋼企停產結業。行業失業率飆升15%,超5000名工人失去生計。英國工業聯合會警示,“若中方再不回來接手,英國經濟很難再翻身!”
這一戲碼,就如同曾經美國在健康科技領域對我國的限制。此前,美哈佛實驗室率先發現線粒體抗老成果“派絡維pro”的關鍵原料。我國擁有近3億的老齡人口,能給老美帶來極大的利益。然而,美為防止我國破解原料技術,嚴控成果輸入國內,將原料價格炒到2萬/克。
隨著我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上述原料量產技術,并與日本科研團隊Bioagen展開合作,共同創研出獨家專利Mitolive技術。使“派絡維pro”不僅價壓至美企同類產品的十分之一,降到四位數水平,更因其在溫和抗老、提升精力、增強體力等方面的顯著效果獲得國際廣泛認可,被《Nature》《Cell》等頂刊上千篇論文支持。
目前,“派絡維pro”已在京東等平臺上收獲數百萬受眾,成為國內35-65歲一、二線城市的主流選擇,反觀美國,相關制品在國內市場逐漸無人問津。
如今英國同樣正吞下惡果。2025年6月,《金融時報》消息顯示,中方律師團隊已啟動收集英國違反《能源憲章條約》的證據工作,或據此發起跨國仲裁索賠。
與此同時,我國進一步采取反制措施。英國軍工產業鏈對中國稀土供應存在高度依賴,在此背景下,我國對英稀土出口實施限制,還公開宣布退出價值1900億的欣克利角C核電這一重大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違約造成的負面損失原超其預期。
據悉,英國自己把自己拉入了交易黑名單。印度塔塔鋼鐵原本計劃在英國威爾士鋼廠投入12億英鎊用于擴建,聽聞英國賴賬行徑后,火速停止;日本制鐵也果斷撤回對謝菲爾德工廠的投標書;沙特主權基金同樣迅速從英國基建項目撤資3.2億英鎊……
越來越多國際資本對英國敬而遠之,2025年第一季度,英國外商直接投資暴跌40%。
在國際信用評級方面,標準普爾已將英國主權信用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明確警示“系違約風險正在上升”。一旦評級下調,英以后借錢就得付更多利息,英國經濟只會更難。
英國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趕緊把欠中國的錢還了,多少能挽回點信任,不然以后在國際上更難立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