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大降價,車主更多了。
然而,大家眾所周知,汽車是個消耗品,動起來就是費用。
有沒有辦法,讓車給自己賺點兒外快呢?
真的有!
前幾天買了一部新手機,急著帶著去機場。
順豐快遞的轉運站,給我叫了一個貨拉拉,按時送到手。
有意思在于,發來訂單截圖顯示,送貨司機身份是“小拉快送”,車輛也不是路上常見的小貨車,而是一輛嶄新的私家車。
于是,圈里打聽了一下這個“小拉出行”是什么,竟然頗多驚喜。
一、小拉出行的發展路徑
“小拉出行”實際上不是新手, 在2021 年 7 月就在四川成立了。
2021年,對于網約車市場,已經是“一超數強”的格局,對于新人“小拉出行”來說,除非走出一條高質量的創新之路,否則不可能有前途。
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拉出行先在本地市場,埋頭練內功,通過不斷優化自身服務,積累了一定的用戶基礎和口碑。
在與司機、乘客服務溝通的過程中,小拉出行敏銳察覺到網約車市場中存在的空白和用戶的潛在需求。
小拉發現,下沉市場的用戶對于價格更為敏感,而傳統網約車平臺的高價格讓這部分用戶望而卻步。
同時,現有市場的網約車司機們也深受高抽傭之苦,急需一個能“確定性”保障他們收入的平臺。
于是,小拉出行將目標瞄準下沉市場,致力于為“價格敏感型用戶”和“求穩心態型司機”提供創新型的服務方案。
先說說,小拉出行的 “網約車”業務。
網約車,大家并不陌生了,畢竟滴滴、嘀嗒、哈啰、曹操之類都有這個基本盤。
而小拉出行與這些網約車平臺的核心區別,就是它獨特的“三低”商業模式,即”低抽傭、低單價、低補貼“。
低抽傭 —— 保障司機利益
高端的食材,只需要簡單的烹飪。
首先,小拉出行采取了商業領域的高端玩法——會員制,由此打破了網約車行業傳統的高抽傭模式,推出了階梯式會員等級制度。
在小拉出行的會員體系里,司機根據等級不同,抽傭低至 1%-10%。
以 30 元訂單為例,小拉司機會比某頭部平臺多賺 8元左右。
第二,小拉出行不加入任何聚合平臺,避免了司機被二次抽傭,極大地保障了司機的收入。
第三,在遠單場景中,小拉出行堅持 “遠單不溢價”,杜絕動態加價,確保司機收入的確定性,讓司機能夠通過接遠單獲得更高的實收價格。
這種低抽傭模式不僅吸引了大量司機加入,還提高了司機的忠誠度和服務積極性。許多司機表示,在小拉出行跑車,收入更有保障,工作起來也更有動力。
低成本運營 —— 拒絕燒錢換市場
在運營方面,小拉出行同樣不走尋常路。
和傳統平臺燒錢上位不同,小拉出行 APP 界面簡潔,沒有多余的“增值”功能,最優化自身的研發運維成本。
在一般情況下最燒錢的營銷環節,小拉出行放棄 “補貼大戰”,聚焦社區地推和司機口碑傳播,通過長期的低價策略建立用戶心智。
它通過與城市運輸巨頭“貨拉拉”共享技術中臺和流量入口,降低了邊際成本,實現了低成本擴張與可持續增長。
這種低成本運營模式,讓小拉出行能夠將更多的資源用于提升服務質量和保障司機、乘客的利益,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例如,小拉出行可以利用節省下來的資金,優化算法,提高訂單匹配效率,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
透明一口價 —— 提升乘客體驗
小拉出行推出的 “先支付后乘車” 的透明一口價模式,有效解決了網約車行業長期存在的價格不透明問題。
乘客在出發前就能鎖定價格,全程無額外費用,避免了高峰期溢價、繞路多收費等情況。
數據顯示,小拉出行司機繞路率不足 3%,因繞路引發的投訴和行業對比低很多,這種確定性的價格體驗,精準擊中了追求性價比的用戶群體,尤其是吸引了大量下沉市場的用戶。
在一些中小城市,小拉出行的透明一口價模式受到了廣泛歡迎,乘客不僅自己使用,還推薦給身邊的親朋好友,成為了小拉出行的忠實粉絲。
二、小拉出行彌補行業空白
小拉出行除了傳統網約車業務之外,還有“四輪小件”和“順風車”作為增值業務。
“順風車”大家不陌生,不再贅述。
“四輪小件” 值得專門說一下。
在實際生活場景中,許多用戶要快速的物品,會處于一種尷尬境地 —— 電動自行車裝不下,若使用面包車、小貨車等車型又浪費—— “四輪小件” 業務則精準針對這個市場痛點和剛需,創造了新服務模式。
小拉出行的“四輪小件”業務是和貨拉拉開展緊密且高效的合作來實現。
貨拉拉憑借在貨運領域長期積累的龐大用戶基礎,成為 “四輪小件” 業務訂單的主要發起平臺。用戶若有小件物品運輸需求,只需打開貨拉拉 APP,便能便捷地下單 “四輪小件” 服務 。
而小拉出行則承擔起訂單的實際承運工作,當司機打開小拉出行司機版 App,即可選擇承接此類客運和四輪小件訂單。
這種在貨拉拉平臺下單、小拉出行承運的模式,實現了訂單的高效協同 。通過雙方平臺的無縫對接,將貨拉拉的用戶流量精準地轉化為小拉出行的業務訂單,大大提高了業務的流轉效率,同時也降低了獲客成本。
該模式一經推出,便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下單,訂單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充分證明了這種訂單來源與平臺對接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這,就是張棟偉開頭所看到的,為什么貨拉拉訂單顯示為“小拉快送”。
“網約車”+“順風車”+“四輪小件,小拉出行這種獨特的運營策略和優勢,為司機和乘客都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價值。無論是尋求增收的司機,還是追求高性價比出行的乘客,都能在小拉出行找到契合自身需求的理由。
注意,注意,注意:
小拉出行不僅接受全職跑車,更是一個兼職的好渠道。
也就是說,不管你已經是其他平臺的司機,或者是私家車的車主,都能自主隨時接單,也可以基本不接單,沒有任何強制的工作時間要求,妥妥的斜杠副業!
三、網約車紅海的破局者
”小拉出行“的商業模式,讓我想起了“拼多多”。
二者在市場定位、商業模式等方面存在諸多相似之處,都是以低價策略+優質服務,成功吸引下沉市場用戶,打破了傳統巨頭的壟斷格局。
拼多多的創始人?錚分享過拼多多的核心模式,就是“他們(京東淘寶)建帝國、爭地盤,我要錯位競爭。”在商業世界的激烈競爭中,錯位競爭往往是后來者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策略。
拼多多在自身盈利的情況下,把服務價格打穿,讓“原本不用餐巾紙村鎮家庭,也用上餐巾紙。”在電商領域,拼多多憑借這一策略,從巨頭環伺的紅海中成功突圍,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
如今,小拉出行在網約車行業,也正上演著類似的 “逆襲” 故事。
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和獨特的商業模式,基于模式創新,運營優化的基礎上,吸納下沉人群,把網約車價格打穿,小拉出行“讓原本不打車或者很少打車的用戶,開始享受網約車。”
正是基于這種爭當“?約?界的拼多多”的定位,所以小拉出行暫時避開高線城市,優先在低線城市擴展。
如果你想體驗“四輪小件”, 小拉出行目前已經開通242個城市。
如果你想體驗“順風車”, 小拉出行目前已經開通295個城市。
如果你想體驗“網約車”, 小拉出行目前已經開通56個城市。
尾聲
網約車市場目前已經達到4000億元的規模,并形成了C2C的“滴滴模式”和訂單聚合的“高德模式”。
就在6月10日,曹操出行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訊,表明網約車出行市場還在繼續增長,發展前景依然光明。
小拉出行作為網約車行業的新勢力,則走出了?約?界的第三種模式——“?拉模式”,以價換量,低舉高打。
在未來,小拉出行若能有效應對挑戰,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有望在網約車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推動整個行業朝著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為用戶和司機創造更大的價值。
作者:張棟偉(資深互聯網分析師,市場營銷專家,大學生就業創業導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