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通信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中國移動近期再次因多起亂收費事件而備受關注。這不僅暴露出企業在運營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更凸顯了在轉型過程中,如何平衡業務拓展與用戶權益保障這一重要課題的重要性。
亂象頻現的同時,中國移動的業績也在承壓。近幾年,中國移動的營收和利潤增速持續放緩,移動業務客戶數和移動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的增長也陷入瓶頸。
亂扣費 “套路”,讓用戶防不勝防
近期,中國移動多起亂扣費事件再次引發關注,多位用戶陷入話費被莫名多扣的困境。
據澎湃新聞報道,2025年5月,付先生發現自己的月度話費比以往多了不少,聯系移動客服后得知,是因套餐被升級增加了千兆寬帶服務,該服務之前免費試用,現在開始收費。付先生雖知曉“升級”,但在免費試用結束前已致電取消,移動卻未取消并持續扣費。
5月15日,中國移動工作人員來電承諾取消千兆寬帶服務,返還多扣除的費用,并補償100元。然而,6月付先生的話費賬單中依舊包含了該項服務費用。他再次撥打 10086,工作人員卻稱這是5月份的費用,付先生對此感到困惑和不滿:“我之前打電話,他們承諾的取消千兆寬帶費算什么?”
類似亂扣費情況并非個例。今年3月,天津的彭女士查賬單發現,過去一年中國移動每月多扣她幾十元。賬單上有兩個不明收費項目,一個是“騰訊視頻隨心看”,但彭女士壓根沒開通也沒使用過該權益;另一個是“移動看家”業務。
據她回憶,去年9月移動工作人員聯系她免費升級寬帶業務并送攝像頭,但未提及攝像頭業務還要收費,“如果說了收費我就不會辦理。況且我都沒有激活使用,現在設備在哪里我都不知道,費用倒是按月扣?!?/p>
(彭女士的投訴信息。圖源:小紅書)
不僅如此,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輸入“中國移動扣費”關鍵詞,會出現27863條投訴,問題多樣,涵蓋“收費不合理”“違規亂扣費”“私自開通其他業務”等。
北京市縱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付星利分析稱,中國移動的這些亂扣費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該法規定消費者有權知悉接受服務真實狀況,自主選擇服務類型,獲得公平交易條件。同時,運營商的行為也違反了工信部關于電信資費營銷行為的相關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應遵循合法、公平、誠信原則,充分尊重用戶自主選擇權等。
營收、利潤增長“失速”
電信行業收費亂象早已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并多次要求整改。早在2015年,工信部就在電信行業行風建設暨糾風工作會上明確兩條“紅線”:嚴控電信用戶申訴率,嚴厲打擊不明扣費。2018年,針對手機不明扣費等問題,工信部督促電信企業糾正錯收費行為,并要求以短信方式按月向用戶推送通信賬單。
然而,盡管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作為通信行業領頭羊的中國移動,亂扣費現象依舊頻現。對此,付星利律師認為,盡管國家相關部門對惡意扣費等行為有規定,但實際執行中,對違規運營商的處罰力度可能不夠,不足以對其形成威懾力,使得部分運營商仍心存僥幸,為了利益不惜違規操作。此外,消費者維權成本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違規收費行為的發生。
當前,中國移動正在面臨一系列挑戰。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主營業務收入2224億元,同比增長1.4%;歸母凈利潤306億元,同比增長3.5%。雖然中國移動業績目前仍在增長,但若將時間線拉長,營收和利潤增速整體卻呈放緩趨勢。
(中國移動近幾年營收增長走勢。圖源:Wind)
(中國移動近幾年利潤增長走勢。圖源:Wind)
從細分指標看,近幾年中國移動的用戶增長也在放緩。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其移動業務客戶數分別為9.67億、9.83億、9.96億和10.03億,對應凈增客戶數分別為975萬、775萬、463萬和-94萬。盡管中國移動用戶總數已跨越10億大關,其全球最大移動通信運營商的地位較為穩固,但今年第一季度用戶數卻出現了負增長。
與此同時,關鍵的個人業務指標——移動ARPU值也顯現出頹勢。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該指標分別為47.5元、47.9元、47.9元和46.9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一趨勢是人口紅利消失、個人用戶流量見頂,再加上宏觀經濟環境和行業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相比之下,中國聯通和電信則是另一番景象。2025年一季度,中國聯通移動用戶凈增478萬戶達3.49億戶,融合套餐用戶ARPU保持百元以上;中國電信移動用戶凈增495萬戶達4.29億戶。
核心指標的變化也導致近幾年中國移動個人市場業績的不穩定。2024年,中國移動個人市場收入4837億,較2023年減少65億,這是該集團近幾年來在個人市場業務領域業績的首次逆勢下滑。個人市場是中國移動業務的基本盤,其下滑無疑會引發外界對中國移動的擔憂。
如今曝出的亂扣費現象,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和品牌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加劇中國移動的業績壓力。
轉型之路:機遇與挑戰并存
在傳統業務市場逐漸走向飽和,增長面臨瓶頸的困境下,中國移動也在積極探索轉型之路,尋求打造業務的 “第二增長曲線”。中國移動曾表示,未來幾年將錨定 “創建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這一發展定位,圍繞 “兩個新型” 升級計劃、“AI+”行動計劃、“BASIC6” 科創計劃三大計劃穩步推進工作。
然而,轉型之路并非坦途。觀察人士指出,通信行業競爭激烈,中國移動需要應對諸多挑戰,如技術更新換代的壓力、市場競爭的加劇、用戶需求的變化等,需要在轉型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優化策略,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的動態變化。中國移動應堅守初心,將用戶權益放在首位,以合法合規的方式推進轉型,通過不斷優化服務品質、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打造完善的生態系統,為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從而實現轉型升級與用戶權益保障的雙贏局面。
來源:
特別聲明:大浪智庫(內容有刪減)
1、易話隴原內容文章旨在文化傳播,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由于條件所限,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所有權利人聯系授權,可能出現部分原創圖片或者文字未署名,請聯系添加。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