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2025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成果發布會上,中國聯通旗下面向汽車和交通的科技服務子公司—聯通智網科技發布了兩項車聯網最新成果:“中國聯通汽車出海智能服務平臺”和“中國聯通汽車工廠無人駁運系統”。
作為市場上唯一一家具備通信集成服務、平臺建設、企業運營、用戶運營等全面智能網聯服務的公司,聯通智網科技不僅提供車聯網聯接服務,還提供數智運營、創新應用及智慧交通等服務。
聯通智網科技的布局,一直備受行業關注。
去年7月,聯通智網科技重磅發布了三大車聯網創新產品和“聯通人車家生活全生態平臺”,明確了整體的戰略布局。而此次大會上發布的兩項成果,正是瞄準當前汽車行業持續關注的核心熱點,基于自身核心優勢,為行業提供的強力支撐與賦能。
出海,是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最重要的一個發展主航道。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到585.9萬輛,同比增長19.33%。2025年1-4月,出口量為193.7萬輛,同比增長6.02%。
毫無疑問,乘著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東風,中國汽車正在席卷全球,并從早期以“產品輸出”為主體的扎堆出海,向“技術+標準+生態輸出”為主體的高質量出海升級。
作為車聯網數字信息運營服務“國家隊”,聯通智網科技一直為中國車企“走出去”提供著全面的產業鏈支撐。
此前,聯通智網科技已于2023年聯合一汽、東風、奇瑞、長城等23家車企及產業鏈公司成立“中國聯通汽車出海聯盟”,與覆蓋全球伙伴開展跨國合作,賦能中國車企從“產品出海”到“產業鏈出海”。
本次發布的“中國聯通汽車出海智能服務平臺”,則是聯通智網科技為了解決中國車企出海痛點需求,聯合產業伙伴,為中國汽車出海和全球化戰略落地打造的信息服務平臺。
當前,中國車企出海的主要挑戰則在于,越來越多國家都正在不斷出臺個人隱私數據保護法規(GDPR)、個人數據保護法(PDPL)等日益嚴格的產業本地化政策和信息管控法規。
“中國聯通汽車出海智能服務平臺”的優勢在于,一方面,充分發揮運營商的通信和云業務優勢,為車企提供云網一體和算網融合的信息服務,為車企在海外的本地化服務和大規模全球化協同訓練夯實基礎。
另一方面,通過“一國一策”的詳細規劃和布局,幫助中國汽車企業滿足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策與市場要求,做好本地化的研發、產線、信息服務、運維和銷售。
目前該平臺的服務全面覆蓋通訊、云網、算力、平臺開發、集成運營、合規過檢、座艙定制、AI應用、安全服務、運營運維等各個層面,以全球一體化布局覆蓋68個國家,面向國際市場需求已形成5大產品系列和13個解決方案,服務22個汽車品牌,以“一點對接,跨境互聯,本地服務”構建起了中國汽車出海的“信息高速路”。
當前,聯通智網科技在國內已為92家車企提供包括通信、平臺、運營等全面的技術產品和服務,這些成熟的產品和經驗,可以為中國車企的全球化一體運營和產業鏈協同出海做好支撐。
中國聯通作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在41個國家擁有本地化的團隊和服務交付能力,這些能力和聯通智網科技在國內的車聯網服務優勢結合,可以更加快速地幫助中國車企完成海外技術和服務體系的構建、對接和本土化。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平臺,為中國車企提供一個快速適配本地,快速對接,并能保障長久合規和服務指標的體系,解決車企在海外面臨的安全合規、本地化和統一管理等矛盾痛點。”聯通智網科技副總經理、首席安全官許文敬說。
許文敬透露,聯通智網科技已完成升級,將產品體系從車聯網擴展至泛IT化,包括生產、研發和營銷等領域,將服務從IT基礎設施和平臺擴展至2C運營和服務,為中國汽車的產能出口以及本地化路徑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除了出海服務,聯通智網科技基于車路云協同,幫助車企做好、做強智能智造。本次大會上發布的“中國聯通汽車工廠無人駕駛駁運系統”,正是以“5G+AI+云控駕駛”技術融合為核心,幫助車企建設智能工廠,助力產業提質增效的“中國方案”。
“中國聯通汽車工廠無人駕駛駁運系統”以中國聯通的算網調度能力和低時延高可靠的網絡保障能力,匹配汽車自身的輔助駕駛能力,幫助車企實現了車輛的自動駁運,有效解決了新車下線后,需要依賴人類駕駛員駁運的問題。
基于中國聯通車路云一體化的云端融合感知、路徑規劃、安全監控等優勢,該系統可以同時調度超過100臺車輛自動找尋停放位置,動態選擇最優路徑,自動避障,并實時監控車輛的位置、狀態和運行情況,自動檢測和處理駁運過程中的異常情況。
這意味著,每一臺智能網聯汽車,從新車生產開始,就可以實現無人化和智能化,有效提升了車廠的運營效率和運營安全。
據聯通智網科技車輛智能網聯研究院院長、中國聯通數智應用科學家周光濤透露,目前該系統能夠支持汽車工廠從生產線到入庫區、出庫區的全時段作業、全領域監管、全路徑調度,幫助車企實現綜合成本降低20%,運轉效率提升10%。
與主要對產品和設備進行監控和統計管理的大多數5G+AI工業應用不同,該系統充分復用新車自身擁有的5G車載通信能力,并通過車路網云協同技術對新車進行直接調度和控制,并全面對接工廠的生產執行系統(MES),更加深入的賦能了工業生產。
高精度的路側感知能力,是這一系統攻破的核心技術難題。聯通智網科技通過長期以來對場景的理解,對特定場景進行了算法的特殊優化,提出創新型的工程化解決方案,突破了路側感知定位精度不高,穩定性差的難題,為無人駁運系統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與此同時,聯通智網科技的云控智駕技術也利用云網能力,支持實時的感知、監控、調度和控制,為配合生產調度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
更值得注意的是,伴隨技術與市場升級,這一系統未來還可以進一步走出工廠,在更多的半開放園區甚至是開放道路逐步推廣,為更多的企業乃至普通用戶提供更具想象力的輔助駕駛場景。
作為車聯網數字信息運營服務“國家隊”,聯通智網科技正在不斷為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快速發展提供行業的專屬數字基礎設施保障、平臺能力支撐及運營服務賦能。
聯通智網科技副總經理王劍飛向科技雜談透露,公司自2015年正式成立至今已經深耕行業十年,伴隨行業共同成長,形成了三大優勢:
1、車輛聯網市場的主導優勢。截至2025年6月,已累計服務92家車企,聯網車輛數8600萬,市場份額長期保持行業第一。
2、數智運營能力領先優勢。累計已服務61家車企,4300萬車主,以運營、座艙、交通AI大模型服務客戶22個。
3、國際運營比較優勢。汽車出海服務車企品牌22家,涵蓋海外平臺、座艙、用戶運營等多個產品,簽約海外聯接車輛數超120萬臺。
同時,聯通智網科技也在不斷牽頭構建開放共享的產業合作生態,以科技創新引領,建強生態推動行業發展。
目前,聯通智網科技已建立開放科技創新平臺,建設5G OpenLab車聯網實驗室,聯手合作伙伴成立“智能網聯機器通信”“交通數字孿生”等十余個聯合實驗室,并牽頭組建中國聯通車聯網創新聯合體和中國聯通汽車出海聯盟,加入CAICV、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車路協同創新聯合體等10家主流行業聯盟。
聯通智網科技總經理張然懋透露,面向未來,聯通智網科技還將重點聚焦三個融合方向,持續賦能汽車和交通的產業新躍遷:
一是技術融合。著力推動5G通信、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打造低時延、低成本、高可靠、廣覆蓋、場景化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以技術交叉滲透突破行業邊界,催生面向場景的智能體創新應用。
二是產業融合。重點推進垂直產業鏈的橫向耦合發展,形成“制造-服務-運營-出海”的良性循環生態。從汽車工廠無人駁運系統到汽車全球化服務平臺,以創新成果為抓手,促進全產業鏈的“數實深度融合”。
三是要素融合。強化數據、算力、算法等新型生產資料的價值釋放。基于新一代算力智聯網AINet,打造車聯網算網一體化調度平臺、汽車可信數據空間等,通過新要素協同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助力產業價值鏈升級。
“我們將積極順應行業數智化大潮,充分融合中國聯通在云、網、數、智、安等領域的優勢資源與能力,加大面向行業的聯網通信基礎設施和算網數智創新應用的能力鍛造和服務輸出。”張然懋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