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6月16日,由中共虞城縣委宣傳部、虞城縣融媒體中心、虞城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虞城縣教育體育局、虞城縣社會科學聯合會聯合主辦,商丘工學院、虞城縣文化館承辦的傳承中華經典,弘揚民族文化——虞城縣十大群眾文化活動“中華傳統文化(戲曲·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在商丘工學院倉頡書苑報告廳成功舉行。
下午15時,活動在歡快的樂曲聲中拉開帷幕。商丘工學院校領導首先致歡迎辭,對虞城縣相關部門及藝術家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強調此次活動對豐富校園文化、增強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隨后,縣領導致辭,介紹了虞城縣近年來在戲曲和非遺傳承和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宣布活動正式開始。
非遺展示區(qū)吸引了眾多師生駐足體驗,20余項虞城縣特色非遺項目集中亮相,包括民間多層剪紙、劉氏本草佩香傳統制作技藝、木葉畫、武氏傳統果蔬雕刻技藝、解樓垛子羊肉制作技藝、種記燒雞傳統煮制技藝、麥仁辛家五香驢肉制作技藝、湯都紅粘谷酒傳統釀造技藝等。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精湛技藝,并與學生互動交流,讓師生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15時30分,戲曲表演專場在報告廳隆重舉行。虞城縣戲曲劇團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豫劇演出,演員們以優(yōu)美的唱腔、細膩的表演和生動的舞臺呈現,展現了豫劇藝術的深厚底蘊。在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們踴躍上臺,在專業(yè)演員的指導下學習戲曲動作,體驗戲曲表演的樂趣,現場氣氛熱烈。
此次活動不僅讓師生們深入了解了戲曲藝術的歷史、種類和表演形式,更通過沉浸式體驗激發(fā)了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同學們表示,通過近距離接觸非遺技藝和戲曲表演,深刻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了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虞城縣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縣將繼續(xù)推動傳統文化進校園,挖掘和培養(yǎng)青年傳承人才,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中華傳統文化(戲曲·非遺)進校園”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生動的文化傳承實踐,為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貢獻了力量。(王溫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