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華人街》2025年6月11日消息:
—— 在意大利,若公共土地上樹木倒塌砸毀汽車,根據《民法典》第2051條,負責管理樹木的公共機構(如市政府、ANAS)通常需承擔賠償責任。專家解析了維權要點及例外情形。
核心法律原則:
- 公共機構責任:作為樹木“保管人”,公共機構對由其管理的樹木造成的損害承擔客觀責任(無需證明其過錯)。
- 索賠要件:受害人需證明損害事實(車被砸壞)及因果關系(由公共機構管理的樹木造成)。
- 例外免責:公共機構僅當證明“不可抗力”時可免責。“不可抗力”需同時滿足:
- 異常性(極其罕見事件)
- 不可預見性(無法合理預測)
- 不可避免性(采取所有措施仍無法阻止)
- 惡劣天氣≠不可抗力:單純強風、暴雨通常不足以免責,需證明天氣極端異常且樹木本身健康完好仍必倒。
其他情形:
- 私人樹木:若樹在私人土地上,業主承擔主責。但若公共機構明知危險卻未干預(如設警示、封路),也需擔責。
- 違規停車:若車輛停放在禁停區或已知危險區,受害人可能因“共過失”被減賠甚至拒賠
公共機構義務:必須定期檢查、維護樹木(尤其高危樹木),否則難逃責任。
維權步驟:
- 收集證據(現場照片、樹的位置、車損、天氣、目擊者、維修單)。
- 向責任方(公共機構/私營業主)發送正式索賠通知(掛號信或PEC郵件)。
- 遇拒賠或拖延,考慮聘請律師
- 若對方主張“不可抗力”,可申請官方氣象數據反駁
總結:公共樹木致損,公共機構默認擔責;成功索賠關鍵在于證明損害因果關系,并反駁其“不可抗力”主張。
——華人街網站 alexzou編譯 消息參考:laleggepertutti.it網,此篇圖文報道只按原新聞網站對此事件的說法編譯,并不代表譯者和本網站觀點。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