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為什么就火起來了?現在它在什么階段?從資本市場來看,瘋狂還會持續多久?
大家好,我是老丁
每一個時代的潮流都是由年輕人引領的,小孩子喜歡的東西可能是小眾的,但是當這群人長大了之后,他們掌握了話語權,具備了消費能力,他們喜歡的東西就會從小眾變為主流!盲盒,就是這樣。
一、泡泡瑪特為什么火?
泡泡瑪特的走紅,大概是在2016年前后,那時候Molly盲盒在年輕人的小圈子里意外爆火,開啟了整個“潮玩”賽道。
我們今天談的年輕人,通常指00后。八零九零已經不算是什么年輕人了…
盲盒這個產品在小圈子內的流行,和我們小時候收集水滸卡和玻璃球是一樣的心理。但是它除了收集、社交的功能外,還多了個陪伴的情緒價值,所以盲盒的受眾中80%都是女性。
這種消費現象背后,是經濟進入低增長社會后,中產階層精神文化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
換個角度看,日本在90年代泡沫破裂后,社會同樣經歷了一輪“低增長+高壓抑”的階段。在那個環境下,日本年輕人也開始追求輕資產、中價格、高情緒價值的產品,Hello Kitty、初音未來,千與千尋,那些“可愛經濟”背后,其實也是對傳統大件消費一種替代,大家不買房、不買車,但是買手辦、買文具、買優衣庫、買情緒寄托。
盲盒手辦是玩具,但是也不完全是同一種東西,主要是受眾不一樣,而且價值點不一樣。盲盒機制的發明是這個行業增長的轉折點。過去賣玩具是一錘子買賣,但盲盒的機制的出現讓這行業多了更多的“重復購買”。
買一個盲盒,有時候不是為了得到某個特定玩具,而是為了賭一個“隱藏款”的概率。然后,一些特殊的隱藏款可以在二手市場上被大家認可,甚至被高價搶購。
所以,盲盒在它最初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屬性:“金融屬性”
泡泡瑪特的爆火,主要是還是因為它的股價在資本市場上上演了一通神話般的上漲(如圖)。成年人并不關注這個東西本身,大家更關注賺錢、關注商業。它的股價漲得很高,給很多人帶來了資本利益,大家才愿意去持續討論它、傳播它。所以社會主流媒體才有了更多的宣傳,很多平時接觸不到盲盒的人就也接觸到了。
其實一點都不莫名其妙,在2020年的時候,我也親眼見到過幾個房地產、電商的老板喊著要做自有白酒品牌的,而那時候,也是白酒的股價漲到高點的時候….
二、高股價炒作與大股東減持
今年以來,泡泡瑪特的股價又經歷了新一輪上漲,且愈發猛烈。但另一邊,公司高層卻在頻頻減持(如圖)。董事會成員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股份、通過配售釋放流動性,股東減持的信息越來越多。
市盈率也已經到了100倍以上了。根據我們過往遇到過的其他案例,這種被賦予過的炒作,就是要到不死不休,現在的股價大多數都是依靠市場情緒在推動,基本面,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但是市場需要有一個故事,一個能支撐炒作情緒延續下去的故事。市場現在就在找這個故事當中….
這個行業,最難的就是持續孵化爆火IP的能力。目前泡泡瑪特除了Molly之外,其他的都還沒有形成長期護城河。IP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而開發成本卻越來越高。
根據公司公布數據,泡泡瑪特的核心用戶復購周期在2022年后也已經出現明顯放緩。也就是說,原本的那批“盲盒中毒用戶”開始冷靜了。但是因為近兩年泡泡瑪特聲量很大,開的店也越來越多,所以新用戶也越來越多,所以就彌補了這個缺點。
最后是門店的效益邊際遞減。公司雖然在不斷擴張門店,但欲速則不達,新店在坪效和轉化率等指標上也開始出現下滑。
資本市場是講故事的地方,一旦故事講完了、增速見頂了、主力資金也就會開始撤退了。雖然不容易找到最高點的那一刻,但是只要是個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過的人,都能看出來,現在的泡泡瑪特,已然進入了泡沫時期。
三、未來泡泡瑪特的股價還能繼續上漲嗎?估值邏輯與增長動因分析
未來泡泡瑪特的股價還能不能繼續漲?我們就看故事是否還能講下去,那就得要看這幾個核心變量:
第一,IP的持續孵化能力能不能突破。能不能再做出一個Molly,甚至做出“中國版的Hello Kitty”,決定了它有沒有可能再走一輪增長。
第二,看是它能不能從“賣盲盒”升級到“運營內容+IP平臺”。也就是說,從賣東西,到賣生態。它自己的slogan不是一直在說自己是中國的迪士尼嗎?如果他真的做成了,那它的估值體系或許就有資格對標迪士尼、萬代了。
第三,就是看它能不能在國內外繼續把線下店的規模再擴的更大,泡泡瑪特的線下店對于品牌的宣傳和產品的銷售作用是很直接的,如果門店還能再增加一倍,那市值炒作的空間確實就還會更大。
但是,資本是逐利的,而且資本是短視的。如果王寧順著資本的意圖做了這些事,股價可能中短期還可以炒,但是對于企業經營就未必是好事….企業經營更需要細水長流。
如果真的把它比作年輕人的茅臺,那么我們在兩方做個對比。
茅臺在過去的十年前,一度出現過10倍的增長,如果復盤茅臺的核心競爭力屬性,那就是“實用屬性“+“稀缺屬性”+“社交屬性”+“金融屬性”。
泡泡瑪特的盲盒,從某種層面,其實也具備一定的稀缺屬性,不管是隱藏款,還是爆款,因為IP被泡泡瑪特買斷了,所以人為地控制了供給;很多人會覺得盜版的玩偶不也一樣么,其實不是的,正版對于有收集癖的人來說是極為關鍵的一環。
社交屬性現在泡泡瑪特也是具備的,很多人在包上掛一個labubu的玩偶掛件,其實就是在表明自己的喜好和品味;
金融屬性目前只是少量產品具備,媒體常報道有的labubu價格被炒作起來多少倍,其實那都是少數,大多數產品都沒有什么溢價的;
至于“實用性”,就比較眾說紛紜了。
我們剛才說茅臺過去十年漲了十倍,但是這個背景并不是茅臺多強大,而是整個白酒行業在資本市場漲了十倍。這是重要的地方…行業趨勢的增長和資本認同,是更為關鍵的一環。
所以從這里面,我們也能大概推算出泡泡瑪特的未來。
短期可能看企業業績、市場情緒和資金,它已經出現了泡沫,但是長期看下去,泡泡瑪特為首的新消費趨勢,一定不會就這么結束….
就如同茅臺在過去的上升期中,在2012年中到2014年,茅臺的股價也是跌了50%的,但是這并不妨礙它在后續的十年中又漲了十幾倍。
結尾:
泡泡瑪特是一家好公司,從資本層面來看,當人們開始拿它跟茅臺做對比的時候,它就已經贏了。
可是,近期越來越多的媒體報道,股價越來越兇猛的上漲,估值指標嚴重偏離合理區間,也都說明了它當下處在嚴重泡沫里,這一場短暫的泡沫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冷靜下來。
對,是冷靜下來,不是破裂,如果它是個泡沫的話,也還不會這么快就破裂。
因為,它所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開端,是低增長社會里的又一種產物。這些所謂的新消費,新業態的東西,正在陸陸續續地出現在資本市場的路上了….
我是老丁,朋友們,下期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