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殺傷人員地雷公約》締約國會議中期審議會議將于當地時間6月17日在日內瓦召開。在會議前夕,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米里亞娜·斯波利亞里茨發表如下聲明。
如果國際社會允許全球禁雷承諾破裂,平民將付出代價
曾將殺傷人員地雷視為非人道武器象征的全球共識正在開始破裂。經過數十年的進步,我們正在目睹一個危險的轉變:那些曾倡導裁軍的國家,現在正在考慮退出《禁止殺傷人員地雷公約》(下文簡稱《禁雷公約》)。這不僅是紙面上的法律倒退——更可能危及無數的生命,并有可能逆轉經數十年艱辛而取得的人道進步。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就殺傷人員地雷發出警報,當時我們的醫療隊救治了越來越多因這些可怕武器而受傷的平民。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當時稱這一問題為“世界范圍的流行病”,并估計每年約有24000人被地雷炸死和炸傷,而其中大部分是平民。
1997年通過的《禁雷公約》標志著一個轉折點。迄今為止,已有165個國家加入了該公約。公約取得的成果毋庸置疑:超過5500萬枚儲存的地雷被銷毀,大片土地得到清理,這些致命武器的生產和轉讓大幅減少。這些努力使傷亡人數從上世紀90年代末的峰值下降了75%以上。
《公約》形成的勢頭也有助于讓人們關注地雷幸存者以及這些濫殺濫傷武器所造成的令人震驚的長期人道后果。80%以上的受害者是平民。幸存者往往遭受終身殘疾且需要假肢等服務。而且許多受害者是兒童。
例如,去年在柬埔寨,到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支持的兩家假肢康復中心就診的患者中,有近一半是地雷事故幸存者——而敵對行動已經結束二十多年。在阿富汗,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團隊也目睹了類似情況:2024年,我們為7000多名地雷受害者提供了假肢、理療和其他治療服務。
在阿富汗喀布爾市,奧馬爾和父親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假肢康復中心。2023年,7歲的奧馬爾在家附近的田地里被炸傷,他的哥哥不幸遇難。
并沒有所謂“安全的”地雷。即使是自失效的所謂“非持久性”地雷,在活躍期間仍有致命危險,它們往往不能自毀,且需要進行大量的排雷工作。非持久性地雷在《禁雷公約》通過之前就已存在,并被有意納入該公約的禁止范圍。任何地雷都無法區分士兵和兒童。
廉價、快速排雷的承諾也具有誤導性。在沖突結束近30年后,波斯尼亞仍被地雷問題所困擾。盡管我們有能力識別雷區,但全面清除的工作仍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禁雷公約》是迄今為止通過談判達成的最成功的裁軍條約之一。削弱或放棄該公約不僅會危及生命,還會破壞國際人道法的完整性。
本周,各國將齊聚日內瓦,參加《禁雷公約》中期審議會議。這是一個正視這些令人擔憂的趨勢、重新對公約做出承諾,并堅決反對重新使用曾造成巨大不分皂白傷害的武器的關鍵時刻。
“現在不是退縮的時候,而是重申我們保護平民、維護我們的人道原則的集體承諾的時候。”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米里亞娜·斯波利亞里茨
01
●中東|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呼吁緩和緊張局勢并保護平民
02
●國際地雷日:地雷和未爆彈藥造成的傷亡人數激增
03
●剛果民主共和國| 戰爭遺留爆炸物再度威脅生命
04
●活動預告| 關于國際人道法下受保護的物體國際研討會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